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猴嘴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24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毛主席曾经评价东汉开国皇帝是一位“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这位皇帝是 ( )
    A . 刘邦 B . 刘彻 C . 刘秀 D . 司马炎
  • 2. 下列各项不属“光武中兴”的是( )
    A .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C .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 3.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 )
    A . 秦朝末年 B . 西汉中后期 C . 东汉初期 D . 东汉中期以后
  • 4.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使者一路历经磨难不忘使命,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此行”指的是(   )
    A . 蒙恬北击匈奴 B . 张骞出使西域 C . 卫青出击匈奴 D . 班超出使西域
  • 5.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____,管理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
    A . 御史大夫 B . 刺史 C . 伊犁将军 D . 西域都护
  • 6. 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西汉“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
    A .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 . 长安→西域→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C .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D . 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 7. 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B .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C . 提出了望、闻、问、切 D . 介绍了“麻沸散”
  • 8.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著作

    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③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④秦始皇、陈胜、汉武帝、华佗都被记载在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9.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造的纸称为“蔡侯纸”,其优点是(   )
    A . 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B . 利用水力,节省人力 C . 工艺简单,制作容易 D . 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 10. 秦汉时期文化气势恢弘,居世界先进行列。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 B . 吸取了各族的优秀文化

    C国家政府高度重视   D.先秦文化基础雄厚

  • 11. (2020七上·会宁期末) 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指挥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方式,以少胜多战胜了曹军,该战役(    )
    A . 促成西晋的短暂统一 B . 奠定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C . 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D .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 1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B . 曹丕称帝建魏国 C . 刘备称帝建蜀国 D . 孙权称王建吴国
  • 13.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230年,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
    A . 台湾 B . 夷洲 C . 流求 D . 琉球
  • 14.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   )
    A . 匈奴、羯、氐、羌、鲜卑 B . 匈奴、蒙古、氐、羌、鲜卑 C . 匈奴、羯、氐、羌、蒙古 D . 匈奴、羯、氐、满、鲜卑
  • 15.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与此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有(    )

    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②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③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 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江南战乱少相对安定
  • 1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留下了许多璀璨的科学和艺术瑰宝。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王羲之成就的是(   )
    A . 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多有异趣 B . 流传下来的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C .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洛神赋图》 D . 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集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题10分,第19、20题各13分,共36分。
  • 18.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兴盛篇】

    材料一: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租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他统治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衰落篇】

    材料二:东汉和帝及其以后各帝的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
    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4岁 9岁

    材料三:“父子低首,奴事富人。”

    ——《政论》

    (富人)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罪不容赦)也。

    ——《太平经》

    1. (1) 材料一中的刘秀的谥号是什么?“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什么?
    2. (2) 材料一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 (4)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导致了什么后果?
  • 19. 阅读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1)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时间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3. (3) 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 (4) 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 (5) 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 (6)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丁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 (4) 综上所述,你认为给我们今天的国家发展提供了什么启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