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语文高三上学...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三上·城区模拟) 论述类文本阅读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词,都展现出了鲜明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两人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有诸多相通共鸣之处,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品性的陶塑,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一心想振兴楚国,无奈的是,怀王并非知人善任之君,后来听信一些奸佞之臣的谗言,弃屈原而不用。到了顷襄王,则干脆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之后便不在诗歌中放纵自我,这在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多有提及。而在当时多“绮罗香泽之态”与“闺门淫媟之语”的小词,恰好成了他寄寓情感、抒发自我的不二选择。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这首词的主旨,众人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诗中应有政治寄托,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而不似屈原那样苦苦挣扎和自我煎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始终以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就是把某种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性生命,把无限寓于有限,在这种价值担当中,个体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与巫卜沟通,与神灵对话,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

    苏轼满怀治世理想,入仕后却屡遭小人排挤,多次被贬。他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苏轼没有选择剑拔弩张式的抗争,而是于当下的生活中寻求生命本真的意义,个人的宠辱、政治的得失全都在烟霞雾霭、清风明月的审美境界中化解于无形。苏词中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其实是洒脱旷达,是面对风雨来袭的坦然淡定,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借冒雨徐行,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有此胸怀,自然“觉从前皆非今是”“我今忘我兼忘世”,在物我两忘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豪放词的开拓者,苏词中的“自我形象”自然也有一些雄豪的气息在,“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一个“浑”字将悲愤之情化为磊落之气。苏轼之狂,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摘编自李菲、韩伟《〈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他们各自人生理想与美好追求的化身。 B . 与屈原相比,苏轼的词也常常弥漫着伤感与寂寥,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从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C . 屈原之迷狂源自以“价值自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苏轼之狂放则是一种意气风发,一种跳出生活外的淡定洒脱。 D . 苏轼与屈原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宋人所推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比较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的同与异。 B . 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如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说明苏轼抒写孤寂之情含蓄灵动。 C . 文章引用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的话,意在说明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 D .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与苏词中“自我形象”同中有异,怨愤之中,前者不屈、迷狂,后者洒脱、旷达。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这种巨大的心灵创伤也弥漫在《离骚》的整个作品之中。 B . 屈原把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苏轼将政治得失化解于无形,两相比较作者并未厚此薄彼。 C .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后便多以小词寄寓情感、抒发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苏词的内容,拓展了意境。 D . 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屈原大胆的批判、严厉的斥责,怨愤不屈;苏轼虽然没有放弃抗争,但却能够胸怀旷达。
  • 2.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电影《红海行动》众多好评之中,也有几条比较扎眼的。比如说有人问:“有点假吧,现实中真的会为了救一个不太重要的中国人牺牲几个中国军人?”类似的问题在1982年曾经引发一场全国大讨论。当年,24岁的大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位69岁坠入粪池的工人献出生命。那个年代,大学生有多金贵众人皆知,于是“金子换石头,值不值”的论题就显得更加扎眼。

    虽然提出疑问的人在争论中始终不是主流,但是,这个话题能绵延近40年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倾向,它事关我们对“英雄”的定义和价值认同。

    “本事大”往往是“英雄”的第一概念,最直接的表现是“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但是英雄并不是一个技能概念,而是一个行为概念——学会七十二变之后的孙悟空并不能立即成为英雄,直到他用七十二变的能力降妖除魔后才成为了英雄。

    由此就可以看出“值不值得”论调的一个逻辑偷换:把行为偷换为技能。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张华们去“换”一个知识或者技能不如自己的人“亏”了?因为在这场交换中,他们把“人”视作了可以估价交换的商品,在这场交换中,“人”的价值只表现为自身的技能,而完全罔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摘编自新华日报《以英雄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材料二:

    从逆行出征的医务工作者,到不辞辛劳的社区工作者,从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到竭尽所能的爱心志愿者……在抗疫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为阻断疫情蔓延、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摘编自人民日报《书写新的英雄故事,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材料三: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表示,中方媒体刊发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报道,公布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事实真相,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经纬和是非曲直,也是对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应有敬意。

    华春莹说:“有关报道出来之后,我反复地阅读了好几遍,心中非常感动。这些戍边英雄官兵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震动。”

    华春莹举例说,陈红军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另外还有肖思远憧憬着要娶上他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而把生命和青春永远留在了高原。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献出了生命。

    华春莹说,她读到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非常感动。“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摘编自《解放军报》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

    材料四:

    习总书记指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特别是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在无字丰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摘编自半月谈新媒体《致敬!引发网友泪奔的扶贫英雄!》)

    1. (1) 下列对“英雄”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功或者法术高强不是衡量英雄的标准。抗疫、戍边、扶贫中涌现的大量英雄,都证明了英雄的定义不是技能概念而是行为概念。 B . 只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还不足以成为英雄,他利用自己的技能降妖除魔后才成为了英雄。 C . 在抗疫斗争中,普通人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也应该算作英雄。 D . “时代造就英雄”的意思是说英雄都是在一定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所以没有扶贫政策,也就没有扶贫英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华救人引发的讨论,实质是部分人把人的自身价值简单理解为自身的技能。 B . 全国抗疫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的奉献与牺牲,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C . 中方媒体公布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事实真相,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经纬和是非曲直,击破各种谣言和中伤,从而维护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形象。 D . 扶贫攻坚是伟大的壮举。许多扶贫工作者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他们的感人事迹就是这个壮举的“壮”之所在。
    3. (3)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请结合材料分析,我们现在需要英雄的理由有哪些?
  • 3.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B . 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 . 小说以“暮鼓”为题,富有艺术魅力,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使文章情节紧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结束部分以此点明主旨。 D . 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喻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出人生启悟。
    2. (2) 从“她”眼中的“老头”到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设计十分巧妙。试结合全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 (3) 最后三段呼应标题,着意写“暮鼓”。请结合全篇,从不同层面探究“暮鼓”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文言文阅读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语皆在《西域传》。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欣以骞言为然。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是岁,骠骑将军破匈奴西边,杀数万人,至祁连山。其秋,浑邪王率众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于幕北。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B . 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C . 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D . 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元,每年纪历的开始,也指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文中指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 B .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文中张骞虽被匈奴扣留仍不失符节。 C . 蛮夷,古代泛指周边少数民族。东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蛮,而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夷。 D . 庶人,指无官爵的平民,文中张骞按军法当处以斩刑,后用财物赎为平民得以保命。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骞作为郎官,当仁不让。得知朝廷有意与月氏联合以攻匈奴,在明知出使月氏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响应征募,后从陇西出发出使月氏。 B . 张骞作为使节,忠心耿耿。他在出使月氏途中被匈奴人抓获,被扣留了十余年,在已娶妻生子的情况下,仍保持着从汉朝出使的符节而未丢失。 C . 张骞作为汉使,尽忠职守。因被扣留期间住在匈奴的西边,便趁机与部下向月氏方向逃去,向西逃了数十天,到达大宛,最终联合月氏共反匈奴。 D . 张骞作为臣子,建言献策。他向汉武帝讲述出使期间的见闻,描述异域国家的地形物产,分析异域地区的气候风俗,推断出使大夏的安全道路。
    4. (4)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②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 5. (2022高一下·农安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秋 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 , 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 . 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 . 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 . 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2. (2)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6.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 (2) 《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的是:
    3. (3)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之后的表现来看,(  ①  )。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来报恩的,带着许多特意挑出的新鲜瓜果,“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虽然穷,但受人之恩,也要尽力回报。这次报恩,也为她带来了好运。

    在贾府,           一般的贾母无意中听见了刘姥姥的名字,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两人见面后,气氛相当融洽。(  ②  ),和她坐在一起聊天。刘姥姥也很会           , 专门捡着那些贵族太太、小姐爱听的故事说,很受她们的欢迎。刘姥姥察觉了对方的友好和善意,所以在游览大观园时,不介意为她们取乐而扮丑;也会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恶作剧,逗大家开心,宴席上喊了一句“食量大如牛”,结果全体笑场。

    在尴尬和无奈中,能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角色,也懂得           , 从而受到众人的欢迎,对刘姥姥来说,自己也得到了好处,可谓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众星捧月    见微知著    人情世故    大快人心 B . 众星捧月    察言观色    人情世故    皆大欢喜 C . 烘云托月    察言观色    世态炎凉    大快人心 D . 烘云托月    见微知著    世态炎凉    皆大欢喜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B .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C .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D .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食量大如牛”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B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暖心给我们脑补了中国古文化的一课。 C . 2020年,是我们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拼”出来的,‘搏”出来的。 D . “天问一号”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
  • 8.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例如,将氧化铝称为“陶土”,氧化钙称为“碱土”等,事实上,稀土是镧、钪、钇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因为当时冶炼提纯难度较大,用于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比较稀少,而且获得的氧化物难以熔化,也难以溶于水,也很难分离,且外观酷似“土壤”,, 这一名称从18 世纪沿用至今。

    现实中,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它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在分类上,。两者的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离子半径皆不同。在应用上,轻稀土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虽然存量大、应用广,但价值相对低廉;而重稀土资源稀缺,可用于航天、军事、国防及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领域,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

  • 9. (2021高三上·洮南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手指出现倒刺时,长辈总会说是平时蔬菜吃得少,缺维生素了。那事实果真如此吗?缺乏维生素确实会引起皮肤问题。但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绝大多数人只要正常进食,就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性疾病。

    如果发现手指上有倒刺,切不可撕扯,这可能会导致皮肤撕裂和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先浸泡,等指甲周皮肤变柔软后,再用指甲钳从根部将其剪除。因为干燥的倒刺在剪除时可能会形成皮肤微小的撕裂,导致出现更多的倒刺。另外,在剪除倒刺时有可能会发生感染,因此在剪之前,指甲钳或小剪刀需先用酒精消毒,倒刺在剪掉前与剪掉后也需涂上碘酒。而当剪掉后,如果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则很可能是出现了感染,最好到医院就诊。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出现倒刺的主要原因,并用四个关键词概括正确处理“倒刺”的做法。

四、 写作(6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