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945年7月从美国传来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时远东的日本继意、德投降之后依然顽强抵抗,不肯无条件投降……直到9月2日日本政府于美国“密苏里”号上签订正式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苏永旭《试论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任务一:[线索梳理]
任务二:[图表归纳]
任务三:[史料解读]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一:1918年9月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軌道……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一一现代史编》
材料二: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在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原来的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新经济政策: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等。
——摘编自《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I》(人民版)
材料三:1929-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罗斯福总统.上任后,为了应对危机,兴建了大量公共设施……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工程不仅发展了水电、增加了就业,还减少了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
——摘编自《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一战中)飞机、坦克、连发武器、重型机枪,毒气弹等新式武器的出现,成为20世纪的战争工具,在1916年7月1日索姆河战役刚刚打响之时,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有2万军人阵亡。随着现代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信息技术占优势的一方常常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以较小的代价、较短的时间达到战争预期的目的。
——摘编自金钰、胡海波、武军编著《世界战争简史》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