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存至今。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24首。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是批评史价值。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是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毕竟是40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较少。2013年出版的刘学锴先生《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选本,该书集逸、注、评、鉴为一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文选》《宋文选》等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学者的挖掘、整理、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B . 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C . 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的材料更丰富,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义。 D . 《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不足。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时,既角度不同又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B . 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例,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 C . 文章从学术和文化两方面阐释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 D . 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更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B . 唐宋诗文选本序跋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文坛。 C . 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D . 唐宋诗文选本极大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
  • 2.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新冠疫苗究竟是怎样研发出来的?从立项获批到研发、建设、生产、上市,何以只用了330 多天时间?近日,带着一系列焦点热点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度对话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

    问:《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这本书告诉人们,疫苗研发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这次新冠疫苗研发也是这样吗?

    答:是的,我是去年 3 月 23 日最早接种我们研发疫苗的人。作为最早一批“以身试药”者,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就是打针的地方稍微疼一点。因为接种后要定期检测抗体,我在九个月时间里已经被抽了约 60 管血。因为要定期观察的血液指标比较多,打第一针后的第二个星期就能检测到抗体,打第二针后两周左右就能检测出较高的抗体水平。一百年来,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不断传承延续。其中,“以身试药”就是一个传统。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累计有几万名入组受试者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生物制品人。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当然,同时也是基于对我们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

    问:此次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用了多久?有哪些关键节点?

    答:疫苗从立项获批到研发、上市,总计用了330多天的时间,从科学的角度看,可以说前所未有的短。

    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有几个主要节点:一是2020年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进入I/Ⅱ期临床试验,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进入I/Ⅱ期临床试验。

    二是2020年6月23日阿联首国际临床试验,也就是Ⅲ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

    三是国内紧急使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2020年6月30日获得了紧急使用许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7月23日获得许可。

    四是国外紧急使用,阿联酋2020年9月14日首先批准紧急使用,紧接着巴林于11月3日、埃及于2021年1月2日也批准紧急使用。

    五是国际上注册上市,阿联酋2020年12月9日批准正式注册上市,巴林12月13日批准正式上市。

    六是在国内第一家附条件上市,时间是2020年12月30日。

    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启动科技攻关到获批临床试验,我们用了98天;从进入临床到武汉、北京两个所先后都做完I/Ⅱ期临床试验,用了78天;再从Ⅲ期临床试验入组启动,到附条件上市获批,用了168天。

    问:在疫苗的诸多技术路线中,中国生物为什么最终选择灭活这一技术路线?

    答: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具有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储运便捷性和产能可及性等特点,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数据超过了临床研究预设的目标,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国情,产能充足,能够满足大范围的接种使用。

    同时,有别于过去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中国生物采用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纯化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控制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冠灭活疫苗将全病毒进行培养,然后通过灭活和纯化,制备成灭活疫苗,其抗原成分完整,保护性更加全面。2020年7月中国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累计完成数百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其中7万多人赴海外100多个国家有发病的疫区工作,在同一工作生活环境下,接种疫苗者中没有病例报告。

    此外,疫苗的可及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可及性方面,灭活疫苗有着自己的储运便捷性优势,储运条件是2℃至8℃,这与我国以及许多国家现有的疫苗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一致,不需要重构冷链体系设施,可大规模降低成本。

    问:中国有近14亿人,需要怎样的覆盖率,才能通过注射疫苗构筑起免疫之墙和保护屏障?

    答:在新冠病毒来袭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我们借鉴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的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查和认证后,已投入规模化生产。今年预计产能可达到10亿剂以上。

    根据以往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结合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的保护率,理论上需要有70%至85%左右的人群接种疫苗,才可能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以此来算,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人。

    (摘编自《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吗?有效吗?够用吗?》)

    材料二:

    最近,中国新冠疫苗成功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也为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而如何科学认知接种疫苗,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类抵御新冠病毒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强调,人类在与形形色色的病毒斗争中,形成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我们称其为免疫力。当我们认识接种新冠疫苗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举措时,切不可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理”乃人体生存之本,否则,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人们仍难以最终赢得

    这百年未遇新冠大疫的胜利。

    那么,如何栽种生理健康疫苗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机体器官的生物功能、免疫机能、生活技能,这“三能”可谓是栽种生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体这一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根苗”。笔者在《免疫力就是好医生》中曾倡导,良好的免疫力是人类化腐朽为神奇的正能量,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积极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这四大健康基石来获取。同时要重视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如何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呢?就要把握好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这“三程”可谓是栽种心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体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的“心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就会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消化这些情绪,“既来之则安之”的正确心态是播下心理健康疫苗种子的土壤。

    还要栽种伦理健康疫苗,即在把握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准则中体现天理、地理、人理道德准则,这“三理”可谓是栽种伦理健康疫苗、借以维系人伦道德之理的“仁苗”。我应该推崇“从我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无疆”的社会风尚,在病毒传播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上做足功课。让我们撒下伦理健康疫种子的养料,构筑起抵御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防护林。

    值此新冠疫苗接种之际,重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典故,告诫世人,任何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呼吁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

    (摘编自《接种新冠疫苗同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告诉我们疫苗研发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B . 我国许多生物制品工作者有着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有着对我国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因而敢于以身试药。 C . 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安全性极好能够满足大范围的接种使用,该疫苗生产技术与以往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有所不同。 D . 免疫力就是好医生,良好的免疫力是一种正能量,只要膳食合理、运动适量、心态积极、睡眠充足就能有良好的免疫力。
    2. (2)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研发的相关情况例如疫苗的安全性等,使人们对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 B . 材料一关于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交代得非常清楚,尤其重点介绍了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节点。 C . 材料二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形象而有力地解释了接种新冠疫苗同时要关注人体生存之本——生理、心理、伦理的道理。 D . 材料二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典故告诫人们,任何事物失去其生存基础就不复存在,人们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勿忘栽种“三理”疫苗。
    3. (3) 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要怎样才能打赢这场新冠疫情仗。
  • 3.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

    忆韦素园君

    鲁迅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记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记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一开笔就用了一个“鲁迅式”比喻:将自己的“记忆”比作“被刀刮过了的鱼鳞”,且“中间混着血丝”。这带血的记忆,激发了阅读兴趣,为什么鲁迅的用笔如此沉重?他要“忆”的这位“韦素园”是什么人?对于他有什么意义? B .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跌宕起伏,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同时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C .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鲁迅身边不乏这样的青年,刘和珍也是其中的典型。 D . 鲁迅认为,注目于楼尖和美花者是“观赏者”,而“建筑者和栽植者”必定倾心于“泥土”,鲁迅属于前者,而素园属于后者。
    2. (2) 结合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3. (3) 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文言文阅读

    癸未,元张弘范乃四分其军,自将一军,相去里许。令诸将曰:“宋舟西舣厓山,潮至必东,急攻之,闻吾乐作乃战,违令者斩。”时黑气出山西。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张世杰以淮兵殊死战。至午,潮上,元军乐作,世杰以为且懈 , 不设备。弘范以舟攻其南,世杰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复战。俄有一舟樯旗仆,诸舟之樯旗皆仆。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大溃,翟国秀、凌震等皆解甲降元。元军薄中军,会日暮风雨,昏雾四塞,咫

    尺不相辨。世杰遣小舟至帝所,欲取帝至其舟中,旋谋遁去。秀夫恐来舟不得免,又虑为人

    所卖,或被俘辱,执不肯赴。秀夫因帝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先驱其妻子入海,谓帝曰:“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即负帝同溺,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夺港,乘昏雾溃去。余舟尚八百,尽为弘范所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元卒有求物尸间者遇一尸小而衣黄衣负诏书之宝取宝以献弘范弘范亟往求之,已不获矣,遂以帝报,年九岁。杨太后闻之,抚膺大恸曰:“我忍死间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世杰将赴占城,土豪强之还广东,乃回舟舣南恩之海陵山,散溃稍集,议入广。飓风大作,将士劝世杰登岸,世杰曰:“无以为也。”登舵楼,露香祝曰:“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风涛愈甚,世杰堕水溺死。史臣曰:“宋建炎而后,土宇分裂,犹能六主百五十年而后亡。岂非礼义足以维持君子之志,思惠足以固结黎庶之心欤?”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二王之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元卒有求物尸间者/遇一尸/小而衣黄衣/负诏书之宝/取宝以献弘范/ B .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元卒有求物尸间者/遇一尸小而衣/黄衣负诏书之宝/取宝以献弘范/ C .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元卒有求物尸间者/遇一尸小而衣/黄衣负诏书之宝/取宝以献弘范/ D .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元卒有求物尸间者/遇一尸/小而衣黄衣/负诏书之宝/取宝以献弘范/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军,古代军事概念。前军,负责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即主力大部队;后军,运输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 B . 德祐,宋恭帝赵品的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C . 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 . 太后,对古代帝王生母的尊称,始于秦昭襄王。汉承秦制,根据封国、非封国的情况,可以分为王太后和皇太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弘范认为宋军的船停靠在厓山西面,潮水一来船只必定往东面走,这个时候应该疾速攻打,并且以乐声做为战斗的约定。 B . 张世杰腹背受敌,军士疲惫,不能够再战斗。等到所有船上的樯旗接二连三倒下之后,宋军大败,许多人放下武器投降元军。 C . 陆秀夫认为小皇帝理应为国而死,因为先皇被侮辱太过,不能再次受辱。他先迫使妻儿投海,然后背负小皇帝一同投海而亡。 D . 张世杰认为自己对宋朝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他原本希望在敌军退后,再拥立一个赵氏后人,可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午,潮上,元军乐作,世杰以为且懈,不设备。

      ②秀夫恐来舟不得免,又虑为人所卖,或被俘辱,执不肯赴。

  • 5.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秋日山寺怀友人

    刘沧

    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风生寒渚白蘋动,霜落秋山黄叶深。

    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

    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

    【注】①萧寺,今陕西省凤县境内的消灾寺,原名萧台寺。②白蘋,即白萍,水中浮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题目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怀”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B . 诗人独坐楼台,夕阳西下,缕缕轻烟与时有时无的磬声在林间渐渐消散。 C . 颔联极富画面感和感染力,动静结合,色彩凄寒,非常符合秋日的特征。 D . 尾联情感含蓄,作者与友人一别经年,以知音典故表达二人深厚的情谊。
    2. (2)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
    1. (1) 《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作出充分反映的句子是:
    2. (2) 《过秦论》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蹈其背以出血 ②流血漂橹 ③赢粮而景从 ④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⑤非及乡时之士也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⑧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⑩厚币委质事楚

    A . ①③⑤⑧ B . ①②⑤⑧ C . ①③④⑨ D . ⑥⑦⑧⑩
  • 8.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③被发行吟泽畔

    ④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⑤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⑥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⑦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⑧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⑨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A . ①⑦/②⑨/③④/⑤⑥⑧ B . 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C . ①④/②③⑨/⑤⑥/⑦⑧ D . ①⑨/②⑤/③⑥⑧/④⑦
  • 9.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蜕于浊秽②匈奴七百余里③天下集响应④羝乃得归

    ⑤因乘便,宰割天下⑥梁君臣之首⑦莫不欲求以自为⑧陵与卫律之罪,通于天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 . 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D . ①③⑧/④⑥/②/⑤⑦
  • 10.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其称文小其指极大 ②故忧愁幽思作《离骚》 B . 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伦制其兵

    ②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徒通其意 C . 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②会论虞常,欲此时降武 D . ①方其系燕父子组   ②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 11.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

    ①虞常果张胜         引:引来     扶辇下 , 触柱折辕   除:马车

    ②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以天下之士         致:招致,招引

    ③恐前语           发:发现       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④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 告:祭告     而前驱             负:背着

    ⑤屈平草稿未定       属:撰写     其文约,其辞       微:微妙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君臣相             顾:照顾

    ⑦其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存:存在     中述汤、武,以世事 刺:讥刺

    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天下之豪杰        举:全,整个

    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自夸,炫耀

    ⑩惠文、武、昭襄故业 蒙:蒙受     追亡逐            北:北方的军队

    A . ②④⑤⑦ B . ④⑤⑦⑧ C . ①③⑥⑩ D . ②⑤⑧⑨
  • 12.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17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一起向未来,对于为冬奥而生的京张高铁来说也是其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保障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京张高铁自2019年12月30日开通正式运营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

       1905 年,面对西方列强的欺辱与压榨,詹天佑________,担任了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他刻苦钻研,________,创造性使用了“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终于在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震惊中外。百年时光转瞬即逝,在同一条线路,世界上最具智能化的京张高铁________。基于北斗卫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京张高铁为沿线实时“体检”。零件是否老化、路基是否沉降、照明是否损坏,工作人员都能一目了然。智能化运营、智能化服务,大大________了行车安全性与乘车舒适度。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临危受命   不孚众望   惊艳亮相   增强 B . 临危授命   不负众望   粉墨登场   增强 C . 临危受命   不负众望   惊艳亮相   提高 D . 临危授命   不孚众望   粉墨登场   提高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京张高铁自2019年12月30日开通正式运营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 B .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京张高铁自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 C .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京张高铁自2019年12月30日开通正式运营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 D . 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京张高铁自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就备受世界的关注。
  • 13.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的精神。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看,更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这种兴发感动为其特质的,所以《论语》说“诗可以兴”,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宝贵传统。

    。你看中国古代的音乐,像古琴、瑟,在大庭广众的演奏厅都并不合适。我们中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内向的,是你自身的、正心诚意去修身的,是内在的追求。所以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吟诵,在夜深人静、清风明月之夜,拿一本古诗,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而且,不仅是从理性、知识上打成一片,更是从感性上打成一片。李杜诗篇也是带着吟诵的声音作出来的,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而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那是一种很微妙的区别,所以吟诵才重要。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四、写作(60分)
  • 14.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上海逝世;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双星”陨落,国人同悼。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是吴孟超的誓言,这句话他说了很多年,直到96岁高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这是袁隆平的梦想。这位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