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01-26 浏览次数:8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上·昆明期中)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 2. (2023七上·恩施期末) 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
    A . 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 . 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 . 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 . 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 3.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到达皇帝那里),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的现象,最早应该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 5. (2024九下·河南模拟) 1912年元旦,《申报》刊文:“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儿新出于母胎,从今目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主要( )
    A . 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阐门 D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民族民主革命
  • 6.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毛泽东指出:“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是因为五四运动(    )
    A .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D .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 7.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德国某位学者评价毛泽东时说:“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一条路”的初步探索是:(   )
    A . 南昌起义 B . “八七会议”的召开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 红军长征
  • 8.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正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军事的手段,一次次粉碎了统治阶级顽固派的阴谋,粉碎了日寇分化中华民族的企图,坚持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抗日统一战线,才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人民战争,一场全民卫国战争。此观点强调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是(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B . 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英勇抗战 C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D .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9.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四艘军舰朔江而上,不顾解放军鸣炮警告,闯进解放军防区江面,双方展开激烈炮战。这个老牌帝国主义者曾经在此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时间过了100多年,今天他面对的不再是腐败的清朝政府,而是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当时人民解放军正在进行(   )
    A . 挺进大别山 B . 淮海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0.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从“鉴湖女侠”秋瑾到宋庆龄、何香凝等政治人物,杰出女性为中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立报》曾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感慨。辛亥革命后,妇女们改发饰,变衣冠,争取参政,蔚然成风,为此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表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饰(流行的男士发饰),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这说明近代中国(   )
    A . 女性社会地位始终低下 B . 男女平等逐步深入人心 C . 新旧社会观念冲突剧烈 D . 法治观念深入日常生活
  • 11.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1949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位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五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指的是(   )
    A . 新中国的诞生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原子弹的爆炸
  • 12.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国共产党实施了(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大跃进”
  • 13. (2023八下·长丰期末)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
    A . 1956年 B . 1978年 C . 1984年 D . 1996年
  • 14.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对口支援的新骚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一事实说明援疆工作有利于(   )
    A . 民族团结 B . 和平统一 C . 民族自治 D . 同步富裕
  • 15.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邓小平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上,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两种具体模式,都是在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国际社会,选择了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好办法、新方法,极具中国特色。这一中国特色还体现在(   )
    A . 赎买政策 B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 . 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九二共识
  • 16.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1970年4月,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发表的背景是我国(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 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 D . 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17.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在某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满足于服装对人体的顺从,而是要按照人的审美标准,用服装去表现人;建筑的主题也由宗教走向人生,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了在欧洲盛行多时的哥特式风格。这种思想是(   )
    A . 人文主义 B . 启蒙思想 C . 马克思主义 D . 自由平等
  • 18.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19世纪中期,这一理论的产生,是第一个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 . 《人权宣言》的颁布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成立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 19.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贝多芬早在1789年时就有写作一部英雄气概交响曲的想法,1803年开始正式创作,1804年完成这部《英雄交响曲》被后世誉为“人类的潜力和对自由的追求”。当时哪一事件对他作品的思想性给予了启发(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拿破仑对外战争 D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20. (2021·陕西二模)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
    A .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 .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 .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二、综合题
  • 21.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宋代空前繁忙的商品交易很自然的与游乐、庙会连在一起,一方面商是以文娱吸引和集中顾客,另一方面,文娱也借商市而出售自身。10世纪前后,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米兰、汉堡和不来梅等中古欧城市兴起。这些城市是在一些交叉路口、商业集市和旧的城市遗址上自然形成的,它们构成了中古西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刺激了西欧封建主的贪欲,他们把城市视为财富的源泉进行大肆盘剥。为了争取自治权力,城市同封建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西欧的集市的异同。
    2. (2)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城市和西欧城市的不同对以后各自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22. (2021九下·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以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文明运动。尽管这场文明运动是面向西方的,但其底色却是中国的,改革的精神内核在于激发人的活力。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景点和大街小巷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我国旅游业的起飞是以入境游市场发展为标志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形成了入境游“一枝独秀”的局面。那时的国内旅游,以小规模差旅和公务活动为主,旅游之于普通人只是遥远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国内游市场开始形成。1993年,《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了“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此后,随着双休日制度、黄金周的实行,百姓不仅有钱,还有“闲”,国内游市场逐渐展现强劲发展势头。中国公民出境游是有旅游需求的延伸和升级,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1990年,我国率先开放中国公民自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国旅游;1997年,正式开展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如今,普通人出国旅游早已不是新鲜事。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激发人的活力”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里,我国的旅游业的变化。综上材料,概括产生这些变化的具体原因。
    3. (3) 结合现实生活,请再举一例说明这场“文明运动”丰富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