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出自《李鸿章全集》)
材料三: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指的中国人庆章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四:面对中国民众焚毁教堂,攻击教士、教民行为,列强一方面敦促清政府予以镇压,一方面派军队到中国进行干涉,且不顾清政府的态度,强行进军中国。
材料一:一种强烈的时代思潮,一个划时代的政治运动,都会引导或者驱使一批青年人走上新的道路。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学生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材料二:
<读书摘要>读书摘要>
时间:1921年7月
参会人员: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点。这一年....是共产党人真正成为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主角的开始。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昔日盟友的血腥屠杀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大规模的反抗活动,这些活动尽管有的失利,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一:这次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材料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守制.岐路]
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史看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变制.寻路]
材料二: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求是.指路]
材料三:“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以展道许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