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最得心应手的是指挥战争,而他的军旅诗词是纪实战争风云的精美华章,反映了他对革命战争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灵活驾驭。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毛泽东用“飞将军自重霄入”来称赞屡建奇功的黄公略,这是对《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偏师借重黄公略”的生动诠释,也表明他对古代名将李广的高度认可。而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项羽则起警示作用。1949年,在国共和谈破裂之际,毛泽东摒弃古代兵法“穷寇勿追”之说,力戒项羽沽名钓誉之误,断然否定“划江而治”主张,毅然决定发动渡江战役,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革命诗词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作的,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 . 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 . 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它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沁园春·雪》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并没有关联。 D . 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 B . 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 . 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和是非观,如“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句,表明他对“焚书坑儒”事件的肯定态度。 D . 毛泽东的军旅诗词提到了汉代名将李广和西楚霸王项羽两位历史人物,一个是间接称赞,一个是直接批评,一褒一贬,用意迥然不同。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
      A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 .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C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4. (4) 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2.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靠山(节选)

    铁  流

    这段时间也正是前线需要粮量最大,也最急的时候。

    江苏宿迁县大兴区姊妹团团长朱永兰接到送粮任务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她急急赶回家中,对父亲朱寿全说:,我们要去前线送粮食了,夜里就走,你给我把车子收拾一下。朱寿全问:远程还是短程?永兰道:得好几天的行程呢。朱寿全看看女儿道:你一个女娃能行?永兰喝了口水说:在家里我也推过车子,咋就不行?前线急需粮食,现在还分什么男女?

    朱寿全知道女儿的脾气,说一不二,他张张嘴没说出什么来。收拾好了独轮车,朱寿全突然道:我也跟你们去。永兰说:你就不用去了,中队长说人数足够了!朱寿全道:这样的天气人越多越好,我年纪四十多了,可力气还是够用的。

    队伍刚刚上路,天上就飘下了雨,大家都把雨布和外衣盖在粮食上。刚到睢宁地界的时候,阴沉的天空就落下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来,风很大,雪也越来越密集,漫天飞舞着。前几日的雪大都化了,泥路上只冻了表层,脚落在上面,泥水就一下子漫过了鞋子。大家开始试探着往前走,后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都甩开了步子。下半夜,朱永兰和中队副队长高全忠带着一路人马到了张湾河,朱永兰说:你们先不要下来,我先试一试。说着提着马灯就往前走,河岸坡度很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朱永兰刚走了几步,就踉跄几步,一下子滑了下去,河底里的淤泥顿时没过了她的膝盖。永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对岸,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回来。她大声说:河里没水,就是淤泥太深,我探了探,这段浅,还硬些,我在前边带路,抓紧过吧!高全忠对大家道:过了这道河,前边还有一段山路,老蒋的飞机一直盯着那地方,三天两头就炸几次。咱们过河后,都要快速跨过那段路去。他说着,就带着几个拉车的先下到了河底,大家七手八脚,才把一辆辆车子滑到了河床。

    过一条并不多宽的河道竟然用去了两个多时辰。高全忠在村里当过民兵队长,这一次主要是负责安全的,他见大家都上岸,就喊道:天快亮了,大家先别松劲,抓紧过了前边那道山梁子。人们听了,顾不上歇息,又推上车子往前赶。东方已经有了一缕亮色,催得更急。大家上岸后,浑身都冻麻了,只顾得上张着大口喘气了,并没有留意自己的双脚,很多人脚上的鞋子已经被淤泥拔掉了,有的剩下一只鞋子。山路上,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碎石,朱永兰赤着双脚,她只觉得脚好像比之前轻快了,并不知道鞋子没了。有的人脚上的鞋子磨破了,走起路吧嗒吧嗒直响,朱永兰一边举着马灯,一面借着这节拍喊着顺口溜:同志们快点赶,不远就是收粮站,前方将士吃饱饭,才能齐心协力打老蒋!

    天空突然响起了飞机的引擎声,车子大都走进了安全地带,王大强年纪大跟在后面,高全忠接过他的车子,一边推着一边说:你快跑,跟上大家。正说着,国民党的轰炸机已经到了上空,飞机打了个盘旋后,就俯冲下来接着从机头射出了一串串子弹,又扔下了一颗炸弹。那炸弹与空气摩擦,发出疹人的嗤嗤声。泥地太滑,车子跑不快,这时前面的人喊:快放下车子,快放下车子!高全忠舍不得放了车子,还是挣扎着往前跑,最后连人带车滑到了路边的一条沟里。飞机又投下了一颗炸弹,高全忠下意识地扑在车子上的粮食上。爆炸声过后,高全忠头部被一块弹片击中了,血流如注。朱永兰他们跑了过来,见高全忠已经不行了,嘴里冒了一股股的血,他眯着眼艰难地说:粮一一食,粮食。永兰急忙道:高队长,你放心,粮食都好好的!高全忠嘴角嘌动着,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不远就是黄庄,为了防备飞机轰炸朱永兰带着一百多号民夫来到了这里,黄庄的乡亲们看到支前的民工都往家里领。朱永兰大家在房间歌息,自己和住进了乡亲们的牛棚。这时很多人才发现自己还光着脚,脚都肿了,血淋淋的。缓过劲来后,又是一阵阵钻心的疼。乡亲们给大家煮了姜汤,又烧了一锅锅热水洗脚,还找来了一些鞋子。

    永兰向房东借了把剪子,回到牛棚对朱寿全说:,把你身上的马褂脱下来吧?朱寿全一时不知干什么,疑惑地看着女儿。永兰说:好几个人没鞋了,绞几块布给大家包脚,这布经磨。朱寿全当年在澡堂里给人搓澡,一个有钱的主顾是他的常客。他每次都把主顾伺候得很受用,主顾就把自己的马褂送给了他。朱寿全一直没舍得穿,这次他怕遇上大风雪,觉得马褂压风,就带了出来。听女儿这样一说,他还有些不舍,永兰笑道:,等咱们解放了,别说马褂啦,就是牛褂也有的是。女儿一句话把朱寿全逗笑了,他脱下马褂道:就是不舍得也得拿出来,打老蒋的事大,这算啥?

    (选自《当代》2021年第3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最大”“也最急”渲染出前线粮食告急的情势,也是百姓紧急支前送粮情节的前奏。 B . 朱寿全知道女儿要去前线送粮时不仅问讯半天,还要跟着前去只因为很疼爱自己的女儿。 C . 送粮路上,队伍遇上了恶劣天气,先是下雨,后是刮了大风下了大雪,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D . 运粮的队伍在黄庄休息,黄庄乡亲们又是煮姜汤又是烧洗脚水突出了他们高涨的革命热情。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行文,写出了朱永兰等人的一次支前送粮的过程,这种叙事方式能使文章脉络清晰析。 B . 过张湾河时,高全忠就提醒乡亲们路上有一段山路是蒋军飞机轰炸的重点,这也为后文写他牺牲埋下伏笔。 C . 末尾写朱寿全舍不得将主顾送给他的马褂绞成布给大伙包脚,说明他还是有农民的劣根性,思想觉悟不够。 D . 小说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如朱永兰在过张湾河之前先去探路等,让朱永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很有感染力。
    3. (3) 文中详写高全忠牺牲的经过,有什么作用?
    4. (4) 请探究小说标题“靠山”的意蕴和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圣人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使巧倕加绳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加五色而制之以机杼,则皆成宗庙之器、黼黻之章,可羞于鬼神,可御于王公。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则以贿玷精,贫者则以乏易计,或以丧乱期其年岁,此其所以逮初丧功而及其童蒙者也。是故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问不已者,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

    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自托乘舆,坐致千里;水师泛轴,解维则溺,自托舟楫,坐济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

    夫是故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节选自《潜夫论》,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B .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C .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D .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及学也/聪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易》,也称作《周易》,它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

      五经,为历代儒家学子核心研习书经。

      B . 祖考,指祖先,也可指已故的祖父或父祖辈的人。文中的祖考是祖先、先人的意思。 C . 学士,南北朝以后司文学撰述的官员称呼。文中的学士指掌管文学的官员。 D . 君子,先秦时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含义。这里的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即使是圣人和极有才能的人,他们的才智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B . 第二段以蚕丝加入五色制成朝祭之服为例,说明学习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C . 作者认为当世学士受到财富或贫穷的干扰,以致最终在学业上难有所成。 D . 本文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

    5. (5) 课内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4.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释】①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臧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防: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封地来要挟鲁君。③宁子:指宁武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首联以反问的句式明确有力地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B . 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C . 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 . 尾联紧承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水进行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 5.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流露出些许失意的情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也有类似的表达和情绪流露。
    2. (2) 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3. (3) 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的论断。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历史可助证这个看法: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________,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致使百姓__________,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尽管如此,陈胜、吴广之流_______,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

    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___________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能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

    (选自鹭江出版社《乡土中国》,有删改)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疆辟土  怨声载道  揭竿而起  天高皇帝远 B . 坐收渔利  怨声载道  铤而走险  民少相公多 C . 开疆辟土  民怨沸腾  铤而走险  天高皇帝远 D . 坐收渔利  民怨沸腾  揭竿而起  民少相公多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从而维护皇权的统治 B . 这种有为的皇权把对内的压力加强,用来维护皇权的统治 C . 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加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D . 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养到一定程度,一些力量逐渐被皇权笼络,它被刺激了的雄图大略,又因而循环复始。 B . 养到一定程度,一些力量逐渐被皇权累积,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又因而循环复始。 C . 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 D . 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
  • 7.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红楼梦》中“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物?(   )
      A . 贾探春 贾迎春 B . 贾探春 薛宝钗 C . 史湘云 贾迎春 D . 史湘云 薛宝钗
    2. (2)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四、写作(60分)
  • 8. (2021高一上·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想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人心是更加辽阔的世界,你又如何到达?还好,读书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能了解世界,更能走进内心,尤其是能让你知道你是谁,你到底要什么,你打算去哪儿。坦白地说,读书不会让这个世界一夜之间变好,但是会让你慢慢变好。如果你慢慢变好了,世界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好一点儿呢?”白岩松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