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家 |
儒家 |
道家 |
其它及不可考者 |
高祖——武帝初年 |
45.9% |
5% |
13.5% |
约35.6% |
武帝初年——宣帝末年 |
25.5% |
45.1% |
很少 |
约29.4% |
年份 | 总量 | 国家 | |||
甲 | 乙 | 丙 | 丁 | ||
1913 | 80.615 | 17 | 6 | 5 | 20 |
1922 | 182.819 | 15 | 17 | 3 | 22 |
1923 | 166.011 | 13 | 16 | 3 | 24 |
1926 | 176.466 | 10 | 16 | 4 | 29 |
1929 | 167.781 | 9 | 18 | 5 | 25 |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宋代社会流动”这一活动主题,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得出了结论。
材料一:唐人所著的《登科记》,记录了以进士科为主的及第者名录。清人徐松在此基础上进行考证,编撰了《登科记考》一书。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依据新出土的资料,对此进行了考证、增补,在其进士及第者之中,可以确定其家庭出身的有1085人。其家庭出身比例如图7所示:
材料二:宋代部分谣谚
谣谚 |
类别 |
引文 |
富儿更替做 |
经济谣 |
袁采《袁氏世范》:兼并之家见有产之家子弟昏愚不肖,及有缓急,多是将钱强以借与…并息为本,别更生息,又诱勒其将田产折还。法禁虽严,多是幸免。惟天网不漏,谚云“富儿更替做”,盖谓迭相酬报也。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科举谣 |
汪洙《神童诗》: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一时同榜用三人 |
政治谣 |
洪迈《容斋续笔》:本朝韩康公、王岐公、王荆公亦同年联名,熙宁间,康公、荆公为相,歧公参政,故有“一时同榜用三人”之语,颇类此云。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社会谣 |
普济《五灯会元》: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结论:宋代社会日趋平民化。
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材料:
内容 |
出处 |
振兴中华! |
《兴中会宣言》( 1894年) |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
|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
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时的演讲 |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
《建国方略·孙文学说·自序》 ( 1918年) |
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 |
《三民主义》(1924年)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
|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
1924年11 月,孙中山关于统一问题的题词 |
围绕材料,谈谈你对孙中山思想主张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新中国城市
材料: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图8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8中的城市,以国家某一政策为主题,选取一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工业革命:“革命”?“非革命”?
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国内变革。”
材料一:对于工业革命,希顿指出:“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为了准备它至少另外花了150年的革命,看上去需要一个新的名称。”
——严鹏、陈文佳《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
材料二: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他要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有“革命说”和“非革命说”两种观点。结合亨廷顿对革命的定义,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