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1970 | 82992 | 14424 | 17.4 |
1980 | 98705 | 19140 | 19.4 |
从上表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看,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
材料一:西汉末年的公元11年,黄河在河北省磁县南决口,成灾漫流多年,直到公元70年,东汉明帝任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河床疏导。王景采取修堤、分洪、滞洪、放淤的综合措施,修、补堤坝千余里。黄河在之后的800多年间没出大的事故,被学界称为“长期安流”。东汉末以来,少数民族的内迁使耕地减缩、牧场扩展。畜牧相较农耕,对土壤植被的破坏要轻一些,黄河中游土地利用情况的这一变化,使下游的洪水量和泥沙量大为减少。黄河下游的人口在两汉时达到1600余万,西晋时锐减为208万,北魏全盛时也不超过250万。因人烟稀少,黄河决溢以至改道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现存魏、晋及隋末史籍中,有关黄河水患的记载多语焉不详,如北魏统一北方后,468年河决,27个州镇皆饥,全国四分之一地区受灾,对这样的大事,史籍中仅廖廖数语。
——据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等
材料二:三门峡工程是“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华的156个工程之一,于1957年4月动工,后因中苏关系恶化,在苏联专家带走大量技术资料以及断供核心设备的情况下,仍于1960年9月建成。三门峡水库的淹没面积这样大,是否必要、合理?三门峡水库是否会很快淤死?是否会危及西安工业基地?为了充分地控制洪水和泥沙,合理利用黄河水力资源,支持下游五省的灌溉事业和有关地区的工业,必须在中游干流上兴建大型水库。水土保持是治黄的基础,中游地区向下输沙占总量的90%.三门峡工程设计方案假定:到1967年减少入库泥沙20%,到1977年减少50%.陕西省估计,到1962年减少39%,到1967年减少75%.预计七八十年或者百年之后,随着三门峡库容的渐淤积,它的防洪和综合利用效用将逐渐转移到千支流其他水库,它将转化成一个梯级电站。实际上到1964年三门峡淤沙问题就迫在眉睫了,后经过多次大大小小的改建,与小浪底等其它工程联合采取“蓄清排浑”的调控方式才有所缓解。每年调水调沙都会排放出大量的高含沙量水体,导致下游河水严重缺氧,黄河藻类、鱼类大量死亡。
——据1958年《水电部党组关于黄河规划和三门峡工程问题的报告》等
圆腰大腹为传统国人眼中的男性之美,近代对男性形体的审美不断“瘦化”。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崇尚运动的西人身形矫健开始给国人带来警醒,国人逐渐认识到“身体强,则思想强;二者强,则国家强”。在近代的革命报刊中,资本家和地主在漫画中变成了肥腰大腹的形象,农民则都是瘦腰体弱的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男性形体审美的变化,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材料: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朝户籍分成一般百姓的户籍、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隋朝制定“输籍法”,按各户等级和不同的纳税标准,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等,10年一修。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到雍正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徐寿(1818年-1884年),晚清化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虚心好学,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学,掌握大量了几何、光电力学、矿产、汽机等近代科技知识。1865年他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木质轮船——“黄鹄”号,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1866年,他被派到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专门设立翻译馆,翻译西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书籍数百种。徐寿从事翻译工作17年,共译书17部,105本,168卷,共约287万余字。他巧妙地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来命名部分化学元素,此法被中国化学界接受沿用。他翻译的《化学鉴原》等书籍,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西方近代化学知识,被誉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1875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近代理化学院-上海格致书院,开设矿物、工程、汽机等课目,传授科技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摘编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