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小题,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1八下·淅川期中)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D .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 2. (2021八下·淅川期中) 2020年6月8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以下史实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 土地改革完成
  • 3. (2021八下·淅川期中) 抗美援朝战争最终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⑤
  • 4.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小说《活着》里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的作用是(    )
    A . 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 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 .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 5. (2021八下·淅川期中) 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000多个,修堤坝22000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B .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公有制
  • 6. (2021八下·淅川期中)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20世纪(  )
    A . 50年代 B . 60年代 C . 70年代 D . 80年代
  • 7. (2024八下·潮南期末)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等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说明   (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B . 我国注重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 C .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 . 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8. (2021八下·淅川期中) 从1954年开始,中国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A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 .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胜利召开 D . 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 9.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①更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      ②引导农民追求共同富裕

    ③更有力地支持抗美援朝      ④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1八下·淅川期中) 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遂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
    A .   土地改革完成 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大跃进运动开展
  • 11. (2021八下·淅川期中)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

    A . 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 . 三大改造的教训
  • 12.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工人们就着盐水吃野菜,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等,使油井提前投产。这体现了我国石油工人( )
    A . 廉洁奉公的作风 B . 乐于助人的品质 C . 大公无私的情怀 D . 艰苦奋斗的精神
  • 13. (2021八下·淅川期中)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这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 .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 发展才是硬道理 C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 坚持科学发展观
  • 14. (2021八下·淅川期中) 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国任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
  • 15.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大包干,大包,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国营企业,但是在商场寻求发展新出路中,总经理却只有10元的审批权。针对这一问题,国企改革中最亟待解决的是(    )
    A .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制形式 B . 调整劳资分配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C . 将单一所有制改为多种所有 D . 发行股票,获取更多资金
  • 17. (2021八下·淅川期中)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18. (2021八下·淅川期中)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

    史实反映出我国(    )

    A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 .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19. (2024八下·泊头期中) 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是(   )
    A . 中共十四大 B . 中共十五大 C . 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十八大
  • 20. (2024八下·鹿寨期末) 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 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 . 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 . 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 . 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 21. (2021八下·淅川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1950年11月)

    材料二: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根据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赴朝鲜作战。
    2. (2)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8%”?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
  • 22. (2021八下·淅川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1. (1) 材料一中图1、图2所代表的两个文件分别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2. (2) 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有利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 23. (2021八下·淅川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 (1) 据材料一分析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必要性是什么?举出当时与“英雄城市”武汉有关的一项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关系?
  • 24. (2021八下·淅川期中) 2021年7月我们即将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10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而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 (1)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确定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4. (4)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哪一奋斗目标
    5. (5) 活动感慨:纵观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 25. (2021八下·淅川期中) 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

    1979-1982年

    1992年

    2001年

    2008年

    外商直接投资

    17.69亿美元

    110.08亿美元

    488.78亿美元

    1 083.12亿美元

    1. (1) 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B:;C: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是如何逐步扩展的。
    4. (4) 结合材料三、四,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