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
美 |
日 |
其他 |
百分比 |
|
哲学宗教 |
10 |
2 |
23 |
2 |
7.0 |
文学艺术 |
8 |
3 |
4 |
11 |
4.9 |
史地 |
8 |
10 |
90 |
20 |
24.0 |
社会科学 |
13 |
3 |
83 |
37 |
25.5 |
自然科学 |
10 |
9 |
73 |
20 |
21.0 |
应用科学 |
3 |
3 |
24 |
26 |
10.5 |
杂录 |
5 |
2 |
24 |
7 |
7.1 |
百分比 |
10.7 |
6.0 |
60.2 |
23.1 |
100.0 |
时间(年) |
土著人口 |
白种人口 |
黑种人口 |
合计 |
1700 |
75.0 |
22.3 |
2.7 |
100.0 |
1820 |
32.5 |
788.4 |
177.2 |
998.1 |
1860 |
16.0 |
2724.0 |
400.0 |
3140.0 |
主张 |
出处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为政》 |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孟子·梁惠王上》 |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墨子》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道德经》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
《韩非子·有度》 |
指出材料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思想争鸣局面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指出材料中魏晋墓砖壁画反映的社会经济信息,并说明其与汉长城修筑之间的历史关联。
材料一 《京师大学堂章程》首先确定了晚清以来被尊为国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分为天文、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十科,“中学”包含经史子集和理学传统)的办学宗旨。《京师大学堂规条》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
——摘编自胡鹏林《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材料二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法制经济、手工、体操等。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根据材料指出《京师大学堂章程》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从图中选取一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其路线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