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英国历史学家A•R•布恩说,亚历山大最大的功绩是“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这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 . 扩大了帝国的版图 B . 改变了文明交流的方式    C . 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 2.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材料表明古代印度(    )
    A . 法律地位平等 B . 等级贵贱分明    C . 普遍信奉佛教 D . 形成中央集权
  • 3. (2020高一下·潍坊月考) 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 . 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 . 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D . 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 4. “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该材料体现了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
    A . 控制人们思想 B . 大肆进行宗教迫害    C . 宣传人文思想 D . 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 5. 隋唐文化在日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促进了古代日本的社会发展。有学者指出:如果“离开中国文化,明治以前的日本,将没有文化可言”。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确立了(    )
    A . 行省制度 B . 中央集权制 C . 幕藩体制 D . 内阁体制
  • 6. 印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上述信息说明印加国家(    )
    A . 集权程度较高 B . 统治十分残酷    C . 侧重经济控制 D . 当时最为强大
  • 7. 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A .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 . 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 . 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 . 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 8. 梁启超指出:“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造成中西航海命运差异巨大的根源是(    )
    A . 经济基础不同 B . 政治体制不同    C . 航海方式不同 D . 对外政策不同
  • 9. 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业革命的影响 B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 .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D . 地球板块漂移的影响
  • 10. 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由此可知,马丁•路德改革(    )
    A .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B . 直接推动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C . 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D .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 11. 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 . 瓦解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B . 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 .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方法 D . 构建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 12.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 . 法国的共和政体 B . 英国君主立宪制    C . 美国民主共和制 D . 德国君主立宪制
  • 13. 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典型代表,其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

    ①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

    ②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④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基本回来满脸都是口水。”这反映了英国首相(    )
    A . “统而不治”的政治地位 B . 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C . 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 D . 经济待遇极其低下
  • 15. (2021·怀化模拟) 1840年英国的丝棉织品由英船运到印度仅付关税3.5%,毛织品只付2%。而输往英国的印度棉织品则要付10%的关税,印度丝织和毛织品则要分别付20%和30%的关税……1814年印度向英国输出棉布品127万码,21年后缩减了四分之三以上。英国此举( )
    A . 促使自由贸易成为主流 B . 迎合了工业资产阶级需求 C . 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 推动了印度的工业化进程
  • 16. “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这一叙述意在突出(    )
    A . 德国是工业落后国家    B . 英国经济落后于德国    C . 德国经济发展由慢到快    D . 统一促使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 17. 美国独立之初,州权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在最高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面对百弊丛生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意识”,都认为必须遏制当时存在的“过分民主”的倾向。这说明美国(    )
    A . 深受英国殖民势力影响    B . 三权分立机制有待健全完善    C . 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    D . 迫切需要重新设计政治体制
  • 18. 据美国媒体统计,1976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遇到过21次“停摆”,最近一次是由于美国白宫和国会民主党人在修建边境隔离墙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各方未能就拨款法案达成一致,部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从2018年12月22日凌晨开始陷入“停摆”,影响约80万联邦政府雇员的工作和收入。材料表明美国(    )
    A . 宪政体制的设计存在缺陷 B . 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C . 行政权力侵夺国会的权力 D . 宪政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
  • 19. 早在1848年,俾斯麦就说:“德国问题不可能在议会中解决,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和在战场上解决,迄今为止,我们滔滔不绝谈论的和试图解决的一切,并不比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的幻想更有价值。”在此思想指导下(    )
    A . 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 . 普鲁士以王朝战争形式统一了德国    C .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D . 普鲁士迈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 20.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的是(    )
    A . 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B .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D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21. 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圈地造成土地产权的大转变,使土地高度集中于贵族等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大土地所有者为了提高土地收益、增加他们的财富,推行了一系列农业改良措施。18世纪中叶,农场制兴起,由于土地的使用相对固定,一些农场主开始推广与使用新农具,农业机械化也因工业化的兴起而缓缓拉开帷幕。据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圈地运动催生了土地公有制普遍建立    B . 工业革命引发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C . 现代大工业推动了资本主义农场兴起    D .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当时农业经济发展
  • 22. 航海法案(TheNavigation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在法案中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障其稳定的销售市场                B . 确立世界海上霸主地位    C . 扩大海外贸易,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 打击荷兰,促进航海和工商业发展
  • 23. (2020高二上·青铜峡期末)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 .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 . 否定基督教会地位 C . 创立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D . 创新文学艺术形式
  • 24.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西欧国家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产生了尖锐矛盾。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仲裁下,两个国家通过教皇子午线划分了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这两个国家是(    )

    ①西班牙    ②葡萄牙    ③荷兰    ④英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5. (2021高二上·大庆开学考) 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亨利六世创办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 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 B . 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 C . 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D .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50分)
  • 26. 历史是人们在时间中的经验,但是那种经验却是发生在地理的空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材料二 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土达到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

    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21﹣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荷战争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材料三(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用作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大西洋由“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该变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历史》

    材料三: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 (2) 从材料三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该宪法具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
  • 28. 【中外贸易与世界发展】

    材料:

    ﹣﹣摘自刘炜、张倩仪《中国历史文化精解》

    依据材料信息,从中外关联的角度,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恰当,说明合理,表述准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