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期初联合调研试...

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4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什么叫做美呢?

    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头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说美人是美的,也犹如说她是高是矮是肥是瘦一样,她的高矮肥瘦是她从娘胎带来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无关。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是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答数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人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而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还不仅此,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再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摘编自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删改)

    材料二:

    庄子认为,一般所说的美与丑的问题,是知识分别下的产物,它是不真的,同时也是无意义的。庄子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讨论这一问题:

    一是从人的情感不确定性上看美丑区别的无意义。美丑的判分受制于主观的情感、知识,所以说“美者自美”,这样的美,“吾不知其美”;“其恶者自恶”这样的丑,“吾不知其丑”。故而美丑的分别是无意义的。

    二是从生命的过程来看美丑分别的无定性。庄子指出,生命由气而生,因气而长,通天下一气,强调万物从本质上说是没有区别的,所谓“万物一也”。具体到美的问题,美丑相替相生,美丑处于无定的状态,此时之谓美,彼时则谓丑,美丑是不确定的。他所说的“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就是这个意思。

    庄子由此得出他的“不藏是非美恶”的重要观点。一切对美的追求都是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说一个美的问题,都是在与丑相对的意义上得出的,都是知识的分别。
    老庄关于美丑问题的卓见,被禅宗激活,并在艺术和审美领域发酵,从而促进了晚唐五代以来中国美学观念的一次大的转变。

    自晚唐五代以来,中国艺术和审美观念中出现了有意模糊美丑界限的观点,甚至形成了一个追求“丑”的风尚,根源上是对美丑作为一种知识见解的否定。苏轼有诗云“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欧阳修得到一方砚台,有诗赞道:“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虽然这方砚台颜色黝黑,触之冰冷,但又何妨。徐渭赞丑观音说:“至相无相,既有相矣,美丑冯延寿状,真体何得而状?”西施就是无盐,忘却美丑的分别,从而释放艺术的创造力。

    (摘编自朱良志《真水无香》,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科学家和哲学家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是因为他们认为美是物所固有的。 B . 虽然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但只要是一个真正的美人,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她美。 C . 庄子认为“万物一也”,美丑相替相生,处于无定的状态,所以世间万物,美一定可以转变成丑,丑一定可以变成美。 D . 若没有禅宗激活,老庄关于美丑问题的见解无法在艺术和审美领域发酵,亦不能促进中国美学观念实现一次大的转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个形象都是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能表现出创造者的性分和情趣。可以说艺术品中有“物”有“我”。 B . 有人觉得峨眉山美,是由于它“庄严”“厚重”;有人觉得《孔雀东南飞》美,是由于它的“爱”与“孝”。这都是我们在凭直觉下判断。 C . “美者自美”,这样的美,“吾不知其美”;“其恶者自恶”,这样的丑,“吾不知其丑”。实际上表明了美的估定其实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D . 欧阳修的砚台诗:“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这反映了晚唐五代以来中国艺术和审美有意模糊美丑的界限。
    3. (3) 下列不能证明晚唐五代以来审美改变,追求“丑”成为一种风尚的一项是(   )
      A . 六朝的绮丽之风受到质疑,追求简淡枯槁却成为风尚。 B . 苏轼指出“石文而丑”,开创了“丑而美”的赏石理论。 C . 绘画上丑陋的形式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贯休绘丑图。 D . 华丽靡艳的宫体诗被冷落,绝句和律诗成为诗歌主流。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为什么“忘却美丑的分别”能够“释放艺术的创造力”。
  • 2.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信一口

    于坚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陲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大板井。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信”。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地假我以文章。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

    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水中有“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建水记》,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大板井历史悠久,对建水城建城有重要作用。 B . 井水渗入建水人的生活习惯中,而自来水与其是契约关系,作者反对这种契约文明。 C . 电影中的荒野枯井使人绝望,昭示人与大地关系的割裂,可饮之井显得如诗般珍贵。 D . 建水城世代受井水滋养,对水井充满感激与敬畏,一口井水喝出的是人信任的根基。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诗人杨慎相关的引述,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较好,既引出下文关于井水的描写,又照应结尾作者燃灯寺前品茗。 B . 文章最后写道“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种表述意在强调送水传统消失隐喻着对传统观念的背弃,会将人类带进黑暗。 C . 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能随叙述内容炼字造语,如在说明送水人必须守旧时,便形容“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一‘滴’”。 D . 文章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对比,将科学与迷信作对比,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苏轼老家井水不堪饮用作对比。
    3. (3)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特色。
    4. (4) 标题中的“信”字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①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节选自《晋书·郭崇韬传》)

    【注】①斩祛射钩:祛,袂;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 B . 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 C . 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 D . 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宗,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谥号。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大多有谥号。 B . 枢密使,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逐渐为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 C . 南郊,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郊祭天的地方,也特指帝王祭天大礼。文中“天子有事南郊”就是指庄宗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典礼。 D . 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也可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还有夷、戎、狄等,正所谓东夷、西戎、北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崇韬明达敏捷,才华出众,在契丹来攻之时,他建议庄宗乘势追击,不可后退胆怯,唐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果败契丹。 B . 郭崇韬向来廉洁自守,但进入洛阳之后,他开始接受他人馈赠的财物,后在故人子弟的劝诫下,他将所收财物悉数上交。 C . 郭崇韬刚正耿介,对宦官向来厌恶。庄宗派宦官向延嗣慰劳大军时,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遭到了向延嗣的忌恨。 D . 郭崇韬权倾朝野的时候,有些钻营小人千方百计地巴结他,因为姓郭,就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确实如此。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②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5. (5) 文末评价崇韬说“尽忠国家,有大略”,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其“尽忠国家,有大略”的表现。
  • 4.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 , 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注】①鸣髇血污:鸣髇: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部属杀死。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落日塞尘起”开篇即点明敌寇气焰嚣张。下文“胡骑”与“汉家”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场面。 B . “谁道投鞭飞渡”一句,用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的典故,喻指金主完颜亮南侵时兵力强大,并暗示其最终失败的结局。 C .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用苏秦着貂裘西入秦的典故,以苏秦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来反衬自己的壮志不酬、人生失意。 D . 此词上片“追昔”,下片转为“抚今”。整首词多处运用典故寄寓词人的情志,颇见雄劲豪放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2. (2) 有人评此词“貌似旷达实则感慨极深”,请结合词的下片对此简要分析。
    1. (1) 《青玉案·元夕》中写元宵佳节,女子盛装打扮欢声笑语去观灯的句子是: , 。
    2. (2) 古人也会“偶像崇拜”,如李白就非常欣赏谢灵运,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3. (3) “烟”在古诗词中意蕴丰富。既有充满乡村气息的炊烟,如陶渊明的“”;又有预示战争的烽烟,如高适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I

    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和活动轨迹,是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只有群众配合防疫工作,让渡自己的部分隐私权,调查机构才能得到完整的调查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生          个人信息的情况,让当事人承受了很大压力。一些人的不当言论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伤害,造成了病毒以外的二次伤害的形成,这使社会大众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发生了深深的忧虑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感染者流调信息遭曝光,当事人遭受网络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凸显流调信息保护工作尚存漏洞,另一方面则凸显治理网络暴力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           , 不同程度影响了当事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出现当事人因为不堪网络言论而选择自杀的事件。

    网络暴力的危害          。国家《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生产者和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对此,每一位网民都应知法懂法,做守法网民。

    病毒无情人有情。面对新冠患者,应用完善的制度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避免信息“裸奔”。病毒狡猾,但是人心不应随之起舞,人们应多换位思考,给新冠患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让完善的制度和善良的人心成为防范新冠病毒二次伤害的堤坝。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泄露   负重致远  司空见惯   不可言喻 B . 泄漏   任重道远   司空见惯   不言而喻 C . 泄漏   负重致远   屡见不鲜   不可言喻 D . 泄露   任重道远   屡见不鲜   不言而喻
    2. (2) 下列语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如何巩固“双减”成果,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B . 历史遗留问题往往成因复杂,未得到及时化解而积累下来,多是“烫手山芋”。 C . 因为疫情不断,今年的乡愁,在一些地方再度被加上了“就地过年”的背景。 D .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 7.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1年11月5日,杭州亚组委正式宣布八项电子体育项目入选第19届亚运会项目列表,这标志着电竞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其项目成绩也将计入国家奖牌榜。   ①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电子竞技承载了传统体育竞技的精神。(     ),从手、眼、脑一次次配合训练中,锤炼出更快节奏的战术打法、更高的团队配合力与更强的神经反应速度。而在电子竞技比赛中,那种永不言弃、拼搏到底的坚持与热血,同样鼓舞着赛事观众。

    即便今天电竞已经不再是世人眼中“不务正业”的代名词,但是,   ②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损害身心,而在EDG夺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后,一些年轻人非理性的“庆祝”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电竞文化带来的部分价值认同。

    电子竞技不是洪水猛兽,但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   ③   。当“打游戏”变成一种职业,电竞便不是那“电游”。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天赋、付出、坚持缺一不可。如果觉得打打游戏就能吃上电竞这碗饭,甚至以“电竞夺冠”当作沉迷游戏的借口,则是不可取的。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与传统竞技一样,电子竞技同样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运动精神 B . 电子竞技追求更强、更高、更快、更团结的运动精神,与传统竞技一样 C . 与传统竞技一样,电子竞技同样追求更强、更高、更快、更团结的运动精神 D . 电子竞技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运动精神,与传统竞技一样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三下·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席话,如听一席话”“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关于明天的事,我们后天就知道了”……近期,“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有人觉得它轻松幽默,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文化趣味和表达方式;也有人认为它毫无信息价值,是“凑字数”的产物……

    到底该如何看待“废话文学”的流行?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