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 《道德经》老子 |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 《孟子·梁惠王下》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 《墨子·兼爱中》 |
顺治 | 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称号 |
康熙 | 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 |
雍正 |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乾隆 |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去世后再选的转世灵童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决定 |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192 | 998 | 1.81 |
材料一: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材料二: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材料三:欧洲的两场大战,都由德国人挑起,而德国人似乎应是最为自觉地捍卫欧洲文明的民族。或许不能不说,在欧洲现代文明内部,本身就蕴涵着一颗毒瘤,它使得欧洲时不时陷入疯颠状态。这个毒瘤,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德国发育得最为完整、成熟,并表现出其极端的形态,也许并不偶然。民族主义是后进国家与现代化相伴相生的现象。德国诗人席勒讲过一个比喻:受伤的民族精神就好像压弯的细枝,它可能会因外在的压力过大而被最终折断,但是如果树枝的韧性极大,那么,一旦外力舒缓,树枝就会以极大的力量反弹。民族自尊进发的时候,时常是专横中带着侵略性的。
——摘自秋风《民族主义惨剧为何发生在欧洲》
材料: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一:1999年,在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材料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表(2001年)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
品德与生活 |
2 |
2 |
|||||||
品德与社会 |
2 |
2 |
2 |
2 |
|||||
思想品德 |
2 |
2 |
2 |
||||||
语文 |
8 |
8 |
7 |
7 |
6 |
6 |
5 |
5 |
5 |
数学 |
5 |
5 |
4 |
4 |
4 |
4 |
5 |
4 |
4 |
外语 |
3 |
3 |
3 |
3 |
4 |
4 |
4 |
||
体育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音乐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美术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科学 |
2 |
2 |
3 |
3 |
|||||
物理 |
2 |
3 |
|||||||
化学 |
3 |
||||||||
生物 |
3 |
2 |
|||||||
地理 |
2 |
2 |
|||||||
历史 |
2 |
2 |
2 |
||||||
信息技术 |
1 |
1 |
1 |
1 |
2 |
2 |
2 |
||
综合卖践活动 |
4 |
4 |
4 |
4 |
4 |
4 |
4 |
||
地方课程与学习课程 |
3 |
3 |
|||||||
周总课时 |
26 |
26 |
31 |
30 |
30 |
30 |
34 |
34 |
34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甫全《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根据对朝鲜战场敌情的分析,认为上甘岭地区要加强我方的火炮,遂指示志愿军总部“注意火炮的调配,加强该方面的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虽然不如美军,但从志司到兵团乃至军、师,都尽了最大努力,将炮兵集中使用到上甘岭战场。而且,凡参战部队炮兵均组织得较好,快、准、狠,不仅本身战术得当,而且炮兵与步兵的协同十分默契。大量炮兵参战,形成准确猛烈的火力,这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上甘岭战役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无论是传统战争还是现代战争,亦或是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精确化战争,虽然我们一时改变不了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军事科技敌先进我滞后的客观现实,但我们只要全面进行战略设计和战略运筹,改变军事力量对比,变整个战场的总体弱势为局部战场的相对优势,集中优势军事力量以制数;重视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深海、报地、大空、生物、网络、电子、智能等领域战略技术的持续突破,形成一招制敌的关示铁地,人民战争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扬我军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战斗精神,就一定能够打赢未未战争,履行好捍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上甘岭精神”,并且举国传扬,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同义词。
——摘编自刘波《上甘岭战役的战略复盘》(《前线》杂志2020年第10期)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来,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下的教育,是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一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