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青铜峡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33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 .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 . 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 . 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 . 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 . 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 . 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 . 青年强则中国强,对于所有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 .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 2.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着称是一种自然的美。

    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浅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头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乐。

    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此时己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本来,舞蹈就是因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自怜,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醉酒江心。今舞者,正是从人们平常不自觉的动作中,抽出最美的,规律性的东西,以衣具饰之,以音乐和之;酿成一股酒香,反过来摇荡人的感情。所以,老者观舞,会生出不少的乐趣;少年观舞,会陷入一片深沉;科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规律找到美的表述方式;哲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哲理找到美的形象。怀素和尚观公孙大娘一舞而得书法之精妙,杜甫观公孙弟子之舞而有华章传世。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它主要靠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靠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美,实在是特别的。

    (梁衡《我看舞蹈之美》,原文有删改)

    材料二:

    舞蹈,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以人类自身形体动作为媒质的存在方式、呈现方式,决定了它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人类学家常把舞蹈当成一个民族的标记物。因此了解、认识民族舞蹈对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舞蹈与其他不以形体动作为媒质的艺术门类相比较,更富表现性和抒情性,而不擅长具体地描述事物、阐释道理。它与音乐的特性似乎更为接近,但它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比音乐更具确定性,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

    舞蹈在其生成、发展过程中,音乐、服饰始终是重要的伴同物。舞蹈作品借助音乐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服饰从保暖而发展为遮羞,逐步具有了表现礼制与审美作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与作为“无言”艺术的舞蹈,相互具有启迪、滋育作用。绘画与雕塑与舞蹈更具共通性。舞蹈借助画面、塑形所提供的想象空间,将凝聚其中的情感内容提炼、释放出来,以流动的肢体语言予以展现,而并非简单地实现静态、动态转换。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舞台美术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辅助项目。当然,过度的舞美“包装”不仅画蛇添足,而且会导致舞蹈本体的萎缩。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舞蹈与各种姊妹艺术的结合,绝非简单地“相加”,而是“交流相浸”的匹配,只有如此方能有真正的整合性效果。无论怎样“综合”,人既是舞蹈艺术的创造者,又是“物化了”的“舞蹈艺术品”,这种特质决定了它与人类的关系格外亲昵。(资华筠《中国的舞蹈艺术》,原文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谈到“以形写神”和“以神与形”,分别指的是舞者通过衣着饰物表现出的美和观众通过欣赏舞者表演,感受到的比舞者更美的形象。 B . 材料一举“李白”“曹操”和“怀素”“杜甫”两组事例分别说明舞蹈是因为心情的摇荡而手舞足蹈以及欣赏舞蹈能发现和升华自己美的意识和素养。 C . 材料二认为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之所以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原因是它是以人类自身形体动作为媒质的存在方式、呈现方式。 D . 材料二认为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为舞蹈作品的呈现增添了丰富、奇妙的手段,舞台美术在现当代舞蹈作品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项目。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舞蹈的美是人的美,是自然的舞者借助声、色、字、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美。所以它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B . 舞者和画室里模特儿的衣饰,都是为了揭示美的存在,衬托美的形象,使对方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 C . 舞蹈虽然源于生活,却不简单描慕再现生活动作。舞蹈动作因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情感的作用而具有节奏性、韵律感。 D . 舞蹈的媒质是人类自身形体动作,这种存在方式、呈现方式局限性很大,使得它不能具体地描述事物、阐释道理。
    3. (3) 请结合材料,概括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 3.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文学类阅读

    抵押

    梅寒

    十几年前的一天,母亲拿着一个厚厚的账本走进镇信用社大院。

    那位信用社主任大约头一次遇到这样的贷款户——拿一个厚厚的账本办理贷款。他听母亲坐在办公桌对面条分缕析地讲完,一口茶差点笑喷了:“这位大嫂,我们这里是信用社,不是福利院,你家孩子读书要用钱,还债要用钱,我很同情,但原谅我们不能给你办这个贷款。贷款要有担保、有抵押,你拿这个来给我们看,没什么用啊。”

    那账本上,是我家欠亲戚朋友两万多块钱的债。

    母亲大约也是头一次听到“担保”“抵押”这样的新鲜词儿,她原以为只要跟他们讲清贷款的理由就好。

    担保是什么?抵押是什么?母亲满脸茫然。

    信用社主任耐心地给母亲讲了大半天,站起来要送母亲出门。谁料母亲听完那些竟然笑了:“要担保,要抵押,这好说啊。”

    主任举到半空的手又落下来:“你家有可抵押的财产?”

    “当然有啊。”①母亲满脸的茫然已经变成笃定。

    可母亲接下来的话,却让那位主任哭笑不得:“我家有房子,但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住哪里?我家有一头老牛,还值点儿钱,也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家耕地就没有办法……”

    母亲还要说下去,主任却没有耐心了:“这位大嫂,你说话有点重点好不好?你家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可抵押?我们这里可忙……”

    “有啊,俺有仨孩子,抵押给你们吧。”

    母亲话一出口,柜台后面的头都抬了起来,一双双眼睛齐刷刷投过来。

    母亲就当没看见,兀自说下去:“俺有仨孩子,大闺女在北京读大学,二闺女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小儿在市里读中专。俺们家穷是不差,可俺穷是为了供俺孩子读书。学费这么贵,地里出产这么少,不借不贷,孩子咋读得了书啊?有困难,找政府,不是你们说的吗?这不,俺就来找政府了,你想想,俺家就在那里,长不了腿跑不了,你们想啥时候找就去找。俺们孩子在那里,一天比一天能耐,等他们都读了书长了本事,就只管赚钱给国家做贡献了,到时候,莫说你们贷我们两万三万,就是贷个十万八万,俺仨孩子一人担一份儿,说不定不到一年就还上了。何况俺们现在还年轻,能劳动。你们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是给国家培养人……何况……”

    母亲的话匣子被打开了,“何况何况”地说下去。听得②信用社里那些工作人员全都咧嘴乐了

    最后,那位信用社主任竟被母亲的长篇大论说服了,破例答应给母亲想想办法。

    第二天早上,母亲拿着我们全家人的身份证,乐颠颠地去办理了三万块钱的贷款。然后,一个个给我们打电话告知:现在咱们全都是一根绳儿上的蚂蚱了,你们都给我听好:你们都被我抵押给信用社了,你们都得给我好生混……咱得说话算话,到时连本带利一厘不少还了……

    此后,就是我们一家人漫长而艰辛的还贷路。

    那三万块钱,母亲拿出两万五,把这些年的新账陈账都一一还上了,还剩下五千块钱,当流动资金。买了几只羊,买了几窝长毛兔,又买了几十只下蛋的鸡……可一年到头赚的那几个钱还填不了利息的一半。三万块钱不但没能按时还上,欠款倒是驴打滚一样越滚越多了。

    母亲却不恼。她依旧是那一句:你们好好混,混好了,那些钱总有还上的一天。

    母亲跟父亲,年年都为还那笔昂贵利息在奋斗。可母亲却再也不用低声下气在众人面前含着小心说话了。人不欠人一般高,她也不怕跟人说自己穷,甚至还扬言说,我们家是村上最富的人家:一个庄户院儿一下子供出三个大学生,你问问,十里八乡可有?

    母亲说得没错,债是越还越少的,到点肯定能还完。

    我们姐弟几个也各自成家立业,在不同城市安了家。平日里寄点钱给她,她不舍得花,全存上,自己还养鸡养兔子,弄点零花钱,也存上。

    “你还存那么多钱干吗?你还缺钱花吗?”回老家,我们劝母亲不要再那么省俭。

    母亲笑笑,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年缺钱缺怕了,从来没有过银行卡。当初为贷款把你们几个都抵押了,想想都怪对不住你们。现在有钱了,就想使劲存使劲存,把那张卡存满了,你们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闻听此言,我们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大半生没有银行卡的母亲,哪里知道那张小小的卡怎么存也存不满,一如她这一生给我们的爱,怎么给也不嫌多。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两次写厚厚的账本,不但表现出母亲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次数多,而且表现了母亲过日子的精打细算,这说明当时“我”家很贫穷的状况。 B . 母亲给三个孩子挨个儿打电话,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要告知孩子贷款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和鞭策,希望他们为将来的生活更加努力。 C . 信用社主任是一位耐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面对母亲的不懂之处他耐心解释,最后能够贷款给母亲,表现了他对农村教育以及农村孩子未来的重视。 D . 母亲跟人说自己家是村里最富的人家,体现了母亲对家中供三个孩子上大学非常自豪,对孩子长大成才充满自信。
    2. (2) 请简要分析小说三处画线句体现的人物心理。
    3. (3) 小说写母亲要贷款却不知“抵押”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1)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感慨之矣 (系:附着) B . 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C . 于尽 (期:期望) D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B . 禊事,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七月七日人们到水边洗濯,戏游,以祈福消灾。 C . 流觞,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D . 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一、二段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B . 选文第三、四段笔锋一转,变为议论、抒情,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C .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他肯定老庄“齐生死”的观点,在生命观上与老庄的道家思想完全一致。 D . 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4.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5.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永,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了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 . 颔联“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首联中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有先扬后抑的效果。 C . 颈联“南征日”对“北望心”,为流水对,且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更衬托出诗人对国家的失望。 D . 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正是诗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思想以及悲剧命运的总结。
    2. (2) 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简要回答。
    1. (1) 《氓》一诗中“”表现了女主角嫁给氓多年,家中什么活都干的辛苦和劳累。
    2. (2) 苏轼《赤壁赋》中,作者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新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的句子是“。”
    3. (3) 《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__________“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     )。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__________,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黑格尔等批评家,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早已完善。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大结局中,翠翠等的那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无尽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茶峒——一个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人物是__________中的普通几个,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赋予   抨击   与世隔绝   芸芸众生 B . 赋予     打击   渺无人烟   茫茫人海 C . 授予   抨击   渺无人烟   芸芸众生 D . 授予   打击   与世隔绝   茫茫人海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并不存在于讲究大团圆结局的中国古代小说中 B . 中国古代小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因此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 C . 大团圆结局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D .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B . 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 C . 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诸多小说的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D . 因此,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之一
  • 8.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我国自2020年12月15日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重组亚单位疫苗(CHO细胞)等不同技术路线疫苗先后在国内紧急使用或附条件批准上市。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目前评估认为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收益远大于风险。

  • 9. 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名著导读推荐词”,在语法、逻辑等方面存在4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

    它是一座西方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作品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情节的曲折动人、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茫,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四、作文
  • 10. (2022高一下·青铜峡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张晓风说:“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 州台,米开朗琪罗在混沌未凿的大理石中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电影《老师·好》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 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经历,以“遇见   ▲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入、事、物、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有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信息(如姓名、学校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