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11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 1. (2018八上·莆田期末)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A . 香港岛 B . 广州 C . 澳门 D . 厦门
  • 2.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 . 刘步蟾 B . 林永升 C . 邓世昌 D . 丁汝昌
  • 3.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近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军军费2亿两 C . 增辟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4. (2021八上·长春月考)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C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5.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武汉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齐声共喊:“武汉加油,武汉挺住”。下事件发生于武汉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三湾改编 C . 卢沟桥事变 D . 万家岭战役
  • 6.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技”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 . 民族、民权、民生
  • 7.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 . 民主科学时代 B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 变法图强时代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8.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点的比较,最准确的是(   )
    A . 民主革命所属的阶段 B . 领导阶级 C . 斗争方式 D . 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9.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共一大 C . 中共二大 D . 遵义会议
  • 10. (2015八上·昆明期末) 我们将8月1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

    A . 南昌起义 B . 广州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三湾改编
  • 11.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B . 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 .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 .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 .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C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 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13. 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的战役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长沙会战
  • 14. (2021·黔东南)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苏联出兵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 B .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浴血奋战 C .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D .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
  • 15.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 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 B .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 .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 . 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 16. 2013年,委内瑞拉上映一部传记题材电影《解放者》,再现了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影片中的“解放者”可能是(   )
    A . 玻利瓦尔 B . 章西女王 C . 甘地 D . 卡德纳斯             
  • 17. 南方的奴隶主咒骂林肯是“魔鬼”,把宣言的发布说成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惊人的政治罪行,最愚蠢的政治错误。”这里,“宣言”发布的作用是(   )
    A . 加速了独立战争的进程 B . 解放了全国的黑人奴隶    C . 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 D . 使黑人奴隶获得了土地                                  
  • 18. 为寻找灯丝的材料,做过数千次试验;为试制新的蓄电池,失败过八千次。这位科学家是(   )
    A . 爱迪生 B . 爱因斯坦 C . 卡尔•本茨 D . 莱特兄弟
  • 19. (2019九下·巴东月考)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诺曼底战役 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20. 1921年春天,列宁决定实行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反的政策,暂时恢复了市场经济和一些私人企业。列宁决定实行的这一政策是(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赎买政策
二、 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 21.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 (1) 读图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中学生应继承和发扬怎样的五四精神?
    2. (2) 读图2,历史回溯到10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写出这个政党的名称,简述其诞生为什么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 (3) 图3中的两人曾发动了轰动一时的“兵谏”,史称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兵谏”?
    4. (4) 阅读图4思考,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南京政权迅速覆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B.。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3. (3) 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4. (4)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不断往下“沉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2. (2) 请列举两条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 (3) 概括战后国际社会在重建世界秩序和争取世界和平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
  • 2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感悟历史。

    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言辞恳切地说:“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直面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里,和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租地……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中国人不准在租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等,象征着曾辉煌一时的东方大国的没落,是清朝落伍于世界后被动挨打的有力证据。

    围绕“被动挨打”主题,谈谈对中国近代屈辱史的某一方面认识。(要求:①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认识,紧扣题意符合史实、符合正确的价值观;②表述准确、条理清晰,按照先表明认识再结合史实加以说明的格式作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