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入学...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63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很多人以为分餐制源于西方。其实,在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中国分餐制始于周朝。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有分餐的意思。

    筵和席实为同义词,都是铺置于地上的坐具,一人一设,区别在于筵长席短。按照《周礼》的记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之后“案”“俎”“几”等小餐桌也开始分别置于筵席之上。时间久了,“筵席”二字便合成一个词语。古人用餐往往席地而坐,这样的坐具既适应先秦时代较为低矮的建筑空间,又适合长袍广袖、以“绔”为下装的坐姿礼仪。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筵席”之上分坐分食,体现的是一种礼仪。“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筵席上吃饭得有规矩。西周时,燕飨国宾、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从入席退席的顺序、座次尊卑,到席间礼仪处处都有极严格的区分,如《礼记·礼器》里的“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又如《论语·乡党》里的“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论语·乡党》描写的属于平民化饮食的“乡饮酒礼”的场景,说明中国早期的分餐制度从贵族的饮食礼仪出发,借助儒家道德教化的东风,自上而下传播成主流的饮食文化。两汉时,分餐制得以传承。在汉墓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中国的分餐制又如何演变为合餐制的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带着高椅、胡床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双足垂放的坐姿,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难以想象中原地区自殷商以来的礼制文化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冲击,但明显的改变体现于隋唐时期分餐与共食的并存局面,正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既有分餐,也有共食的座次安排。随后的唐宋之交是中国由门阀大夫世袭制转向士大夫科举制的关键时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了阶级流动的庶民围坐在高足坐具旁,在宋代鳞次栉比的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里饮酒听歌。到了明清时候,为尽地主之谊,与客人同桌同食的合餐文化形成制式。可以说,从分餐到合餐是中国社会心理和饮食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以“共食”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

    从医学的角度看,合餐制的弊端是易导致疾病交叉感染。一些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以箸就而搜之,夹涎入馔”的合餐方式下也更容易扩散,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感染比例就显著高于欧美国家的平均值。相比合餐制,分餐制确实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所以每当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提倡改合餐为分餐的呼声就更高涨。但为何从合餐到分餐的改变不能立竿见影?结合上千年沉淀下来的社会风俗和中国饮食文化等原因,合餐到分餐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程会伴随大众心理文化转变温和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人情往来等社会关系与合餐就食的方式紧密相关。比如,家庭做饭以“户”开火,一家人不会“另分炉灶”,留客人吃饭时的劝说词也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共食”象征团圆美满,人们已经习惯通过“共食”的形式加深感情。

    其实,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古已有之的分餐制并不矛盾。我们可以用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在疫情期间,这是更值得推广的家庭就餐方式。

    (选自《从分餐到合餐的文化》 ,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的历史上,分餐而食的就餐方式在周王朝时就已经出现,并在两汉时期得到传承。 B . 筵和席这两种坐具虽有区别,但都铺设于地,并与先秦时的建筑空间、坐姿礼仪相适应。 C . 同象征团圆美满的“共食”方式相比,分餐制能从根本上规避某些传染疾病的传播风险。 D . 分餐到合餐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如今,合餐到分餐的改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说分餐制,然后谈分餐到合餐的转变过程,最后就分餐合餐提出了两者兼顾的方法。 B . 第 2 段运用引证法,以《礼记 ·礼器》 中的相关记载来论证中国古代席间礼仪制度的严格。 C . 第 3 段指出从分餐到合餐的转变主要是因为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使饮食文化发生变化。 D . 第 4 段以家庭做饭、留客劝说词为例,旨在表明合餐就食与人情往来等社会关系紧密相关。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汉前,分餐制始终是贵族的专利,在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人们特别重视饮食礼仪。 B .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合餐制的存在是有其特有的文化、社会意义的,不应“一刀切”。 C .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给中原带来新的进餐习惯,合餐制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D .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分餐就食的方式才被提倡,以防止因就餐带来的疾病交叉感染。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国也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问题答记者林火灿问》,中国经济网2019年11月9日)

    材料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便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条件,从而形成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宏观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前40年间,凭借人口转变后的丰富人口红利,我国发挥了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在第一次人口红利消耗殆尽之际,我国即将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

    第二次人口红利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单位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它的提高就是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的重点将从提高劳动投入转向提高人力资本。第一次人口红利得益于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数亿具有基础教育水平的劳动者。第二次人口红利将受益于我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长期、持续努力。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从2000年的42.8%和12.5%提升至2019年的89.5%、51.6%。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规模将达3亿,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到2050年将达5亿。

    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群体。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石,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累积正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摘编自杨朝《人才争夺战背后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2日)

    材料四:

    全面提升人口素质,需要深化同智能科教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招生渠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教学体制,适当增加智能教育科目,提高学生自主动脑、动手能力。把激发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探索更能激发专家学者发明创造积极性、有利于“冒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素质既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信仰、理念等,又包括诚实守信等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等法治素质,还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生态文明素质。当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建强宣教队伍,提升宣教质量,改进宣教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加强法治建设,凡是能够纳入法律规范的事务都应出台尽可能详尽的法律法规,以更有效地弘扬正气、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

    (摘编自田雪原《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0日“人民要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中国70年人口结构变化:婴幼儿人口变化不大,年龄越往上,增加人数越多。 B . 促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人口调查数据为重要依据。 C . 人口素质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提升人口素质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D . 精神文明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可以从加强宣教和法治建设着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都发生显著改变的背景下展开的,必将有助于研判我国未来人口形势,调整相关政策。 B . 改革开放的前四十年,我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和50后至80后四个代际人口出生高峰密切相关,也得益于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 C . 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石,这需要在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深化同精神文明素质相关的体制改革。 D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激发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探索更能激发专家学者发明创造积极性的体制机制。
    3. (3)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可能出现的主要变化。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战地医院

    周海亮

    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所有建筑被毁,所有百姓撤离。帐篷里满是伤兵,沾满鲜血的纱布扔了一地,止血钳变了形。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战士且战且退,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挨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医生和护士满头是汗。口罩后的眼睛,噙满泪水。

    又一辆卡车刹住,抬下18个伤兵,只有6个人还有气息,医生用上吗啡,用上止血钳,用上手术刀,用上洗脸盆,绷带,镊子,纱布,酒精,叹息,圣经,微笑,咒骂……兵们不断死去,大喊大叫或者悄无声息。

    6个兵,死掉5个。他们的脸上涂满鲜血,没有人记住他们的样子。最后一个兵被抬上手术台,他的髋骨以下,炸得血肉模糊。医生看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他还是一个孩子。手术紧张地进行着。远处传来“嗒嗒嗒”的声音,医生知道,那是我们的防空炮火在吼叫,但是对敌人的高空轰炸机来说,那些炮火形同虚设,它们甚至连恐吓或者警告的作用都起不到。

    警卫人员跑进来,要求医生和护士马上躲进狭窄阴暗的防空洞。“飞机就要来了,”他说,“它们会把这儿炸成粉末。”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枚子弹。子弹夹在骨缝中,已经变了形。

    “你救不了他……谁都救不了他……他终究会死……我们需要马上离开……”

    医生从兵的身体里,取出一个弹片。弹片被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

    “听我的,我们先躲一躲……”

    医生停下手里的动作,他抬起头,看着来人。很多人已经撤进防空洞,帐篷里只剩9个人——他,来人,一名护士,手术台上喘息的士兵,5个已经死去的士兵。

    一颗炮弹在另一个帐篷里炸开,一把变形的剪刀划破帐篷落到他的面前。医生拾起剪刀,扔开,继续他的手术。

    “太危险了!快走啊,这是上级的命令!”警卫大声喊叫。

    医生没有走。他坚持把手术做完。护士轻握着战士的手,又替医生擦去额上的汗珠。战士是在手术后死去的。临死前,他咧开嘴巴,有两颗调皮的虎牙。

    没有人能够挽救战士的生命。在战场上,死亡是一种必然,只有活着,才是一种偶然。后来,医生被训斥,长官说:“空袭时必须躲进防空洞,这是命令,你不知道吗?”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是前线唯一的医生,你的生命远比十个战士的重要百倍,你不知道吗?”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那个士兵虽然可怜,可他身负重伤,即将死去。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医生,你难道不知道他终会死去吗?”

    他说:“我知道。”

    长官说:“你什么都知道,可是在那时,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

    他说:“因为他躺在手术台上,还在喘息……我得让他知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我们,还有他的祖国,也没有将他抛弃。”

    (选自《青年博览》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首段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战斗的激烈、紧张和医院环境的危险,又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 . 文中对伤兵的描绘,有群像展现,也有个体的细节描摹,有详有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C . “弹片扔到搪瓷盘里,兀自跳跃,叮当有声。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凸显战地医院内环境的安静。 D . 战地医院里充斥着“叹息,圣经,微笑,咒骂等” ,体现战争时药品的极度匮乏、医生的无能为力。
    2. (2) 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名字,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你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件毫无意义的事呢? ”这句话对理解本文十分重要。请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 34 分)
  • 4. 文言文阅读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伯父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 , 居丧骨立。士谦服阕,舍宅为伽蓝①。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 , 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士谦平生时为咏怀诗。又尝论刑罚,其略曰:“今之赃重者死,是酷而不惩也。语曰:‘人不畏死,不可以死恐之。’愚谓此罪宜从肉刑,刖其一趾,再犯者断其右腕。小盗宜 , 又犯则落其所用三指,又不悛下其腕,无不止也。”有识者颇以为得治体。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曾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二》 ,有删节)

    【注】①伽蓝:佛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B .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C .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D .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髫龀,垂髫换牙之时。“黄发垂髫”、“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中的“髫”“龀”与此处含义不同。 B . 丁母忧,遭逢母亲去世。“丁忧”也称“丁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C . 春秋二社,即春秋两季的社日。社日,是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其标志性习俗是祭祀和宴饮。 D . 黥,指在脸上刺字涂墨的古代刑罚。黥、刖、杖、笞等均是古代刑罚,程度轻重不一,其中黥比刖更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士谦事母至孝,淡泊名利。为母守丧,形销骨立;少为参军,后拒绝举荐,隋朝建立后仍坚持不做官。 B . 李士谦勤勉好学,才华横溢。他不仅博览群书,时常写诗,擅长天文术数,对刑罚也有合情合理的见解。 C . 李士谦乐善好施,富而不奢。赈济施舍,不惜倾家荡产;家境殷实,却很节俭,所以招待亲宾常用黍米。 D . 李士谦仁厚谦虚,生荣死哀。利益被人侵害,不加追究反予宽慰;生前受百姓爱戴,死时百姓流涕送葬。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②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 5. 古诗词阅读

    柳梢青 ·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题为“春感”,却春景不多。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这可能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 . 本词以乐写哀,作者笔下的春天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风光美好的城市如今却令人心生凄凉,满怀哀愁。 C . “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 D . 本词以三个意象作结,从“辇下”到“山中”,既有空间的转换,又有时间的对比,最后以“海上心情”收束。
    2. (2) 本词运用李煜《虞美人》 和苏武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2. (2) 柳永《雨霖铃》 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 “。 ”
    3. (3)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份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欢迎来到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大约60分钟的时间里,老师们介绍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    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当一件件太空用品的面纱被掀开、一个个太空实验的原理被揭晓,曾经   的距离也变得触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通俗易懂。来自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和广西、四川、香港、澳门4个地面分课堂的孩子们,在这场特殊的“天地对话”中收获颇丰。太空课堂    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每一次腾空而起,( )。他们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把底气、志气、骨气播撒在胸中,把中国梦、航天梦昂扬到心里,把知识技能印进脑海里。浩瀚太空的探索里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足迹。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展示    遥不可及    迫不及待    精彩纷呈 B . 演示    遥不可及    如饥似渴    精彩纷呈 C . 展示    望尘莫及    如饥似渴    美妙绝伦 D . 演示    望尘莫及    迫不及待    美妙绝伦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国家坚持不懈地进取,一代代航天人前后相续的脚步 B . 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国家的进取,也是一代代前后相续的航天人的脚步 C . 一个坚持不懈的国家的进取,一代代前后相续的航天人的脚步 D . 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后相续的脚步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把底气、志气、骨气昂扬在胸中,把航天梦、中国梦播撒到心里,把知识技能印进脑海里 B . 把底气、志气、骨气昂扬在胸中,把中国梦、航天梦播撒到心里,把知识技能印进脑海里 C . 把底气、志气、骨气印在胸中,把航天梦、中国梦昂扬到心里,把知识技能播撒进脑海里 D . 把底气、志气、骨气印在胸中,把中国梦、航天梦昂扬到心里,把知识技能播撒进脑海里
  • 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孟子朴素的生态意识包含着。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呢?这一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之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也反映了人类。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至少是持续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见,千年前孟子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散发着燿眼的光芒。

  • 9. 某高校对近年来自主招生的生源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请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根据图表内容,请你谈谈自主招生的现状。

四、写作题(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1年5月份,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男生唐同学为了去看看这个世界,决定乘坐公交车从上海到北京。一路上他耗时6天5夜,乘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了1291个站点,弯弯曲曲地走了1810公里,花费了381元车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上海到达北京。

    有人说,坐高铁、飞机更加高效快捷,这样坐公交车完全是浪费时间,大学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有人说通过坐公交车旅行,能够感受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在路上”何尝不是一种研学,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上学到的经历;还有人认为这位同学有勇气和智慧,这趟属于一个人的旅途有缜密的计划,有满满的收获……

    针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以南山中学高二学生李华的身份给这位同学写一封信 ,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