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2-06-26 浏览次数:60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并且用这种观点来评论作家,指出他们气质、才性和作品风格上的主要特征。他在《典论·论文》中论“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又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徐干时有齐气”。在《与吴质书》中评价刘桢“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这些评论都是比较确当公允的。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盛称“孔北海[注]文,虽体属骈丽,然卓荦道亮,令人想见其为人”。又称徐干之文“非但其理不驳,其气亦雍容静穆,非有养不能至焉”。这里“体气高妙”与“卓荤道亮”,显然都是赞他的文风气格奇高;而“雍容静穆”也自然是纡徐舒缓的“齐气”了。应该说,曹丕“文气说”中,对作者个性、作品风格的差异的探讨是极有意义的。

    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文学批评影响极深远,文气之说从他一直到清代,都是我国文学批评上的一种重要理论。刘熙载指出:“自《典论·论文》以及韩、柳,俱重一‘气’字。”其实不唯韩、柳、刘勰,宋之欧、苏诸公直至清之桐城派,都很看重这个“气”字,微博橙子辅导认为就是刘熙载自己,在《艺概》中,不拘论诗文,论词曲,论赋,就连论书法也常常强调“气”。他在论文时说:“文贵备四时之气,然气之纯驳厚薄,尤须审辨。”他在论诗时主张“学太白诗,当学其体气高妙”。他又这样论赋:“邹(阳)枚(乘)雄奇之气,相如亦当避谢。”“邹阳狱中上书,气盛语壮。”当然他所说的“气”,有的是指文章的气势,不完全同于曹丕的“文气说”,但这也足见“文气说”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何等巨大。

    虽然曹丕注意到了作家作品的风格独特性,但他过分强调了作家的气质才性,而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对作品风格的影响。就是对作家的气质才性,他也把它看成是不可变更的,是“不可力强而致”的。人的气质不等于个性,气质只能使人的个性带有一定色彩,个性是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个性特征是在人的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通过其本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气质特点也能在外界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而有所改变。曹丕把作家的气质才性看成是不能变更的,并过分强调它对创作风格的决定作用,这显然是错误的。在他之后的人们,一方面接受他文气说的正确部分,另一方面也逐渐注意到并弥补了它的不足。

    摘编自李树吉《由<典论·论文>简论曹丕的文气说》)

    文本二

    曹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个以文气论文学的。他在《典论·论文》中论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命题。这种“气”体现在每个作家身上,因人而异,好比吹奏音乐,音乐曲调节奏虽然相同,但一到行腔运气,便有或巧或拙的千差万别,这是先天禀赋造成的,就是父兄也不能传授给子弟。曹丕在人们已用“气”来评述人物、用“气”来说明与文有关系的乐和言辞的基础上,用“气”来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并以“气”论作家。人们用“气”评论人物、说明乐与言辞时,其内容都较宽泛,是指评论对象总的风貌、给人的总的印象与感受。曹丕以“气”论文同样如此,所谓“气”,类似于现在所谓个性、风格,当他说某位作家具有某种气时,自然是就其作品而言的,但也兼指作家本人的气质个性。在他看来,文气与作者的气质个性是一致的。这从他在《典论·论文》《与吴质书》中对建安七子的评价便可看出。曹丕“文气说”说明了文学与人、文学与自然环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它要求作家尽情地显示自己的气质个性,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独特的风格。这反映了汉魏之际经学束缚解除之后思想领域普遍重视自我的倾向,也是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重抒情、重个性的特征的理论概括。他提倡“文以气为主”,是对长期统治文坛的依经立体、讽.上化下的传统理论的突破。正如罗宗强先生所言,““文气说'的提出,微博橙子辅导认为从理论上标志着我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转向了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标志着文学理论批评自觉时代的开始”。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影响极大,自他以后,历代以“气”论文者代不乏人,文气遂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气论也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

    (摘编自橙子辅导《<典论·论文>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价值》)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丕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以文气论文学的第一人,他的这一学说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B . 曹丕和刘熙载对孔融和徐干两人作品的评价基本相似,认为前者文风气格奇高,后者文风纡徐舒缓。 C . 用“气”评述人物、说明与文有关系的乐和言辞的现象早于曹丕的“文气说”,且其内容较为宽泛。 D . 曹丕“文气说”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错误地把作家的气质才性看成是不能变更的,并过分强调气质才性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丕评价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可见他对两人认可程度远不及孔融和徐干。 B . 刘熙载所说的“气”比曹丕“文气说”的范畴更广,对后世的影响也比曹丕的“文气说”更大。 C . 曹丕用吹奏音乐做类比,形象地阐述了“气”体现在每个作家身上,因人而异的道理。 D . 有读者说阅读李白的文章能从中看出他的性格特征,这种说法是符合曹丕“文气说”的。
    3. (3) 下列各项中的“气”,不属于材料中所说的“气”的一项是(  )
      A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B .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C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D .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4. (4) 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对“文气说”内涵的理解。
    5. (5) 两则材料都涉及曹丕的“文气说”,角度有何不同?
  • 2.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常守山

    聂鑫森

    云阳山云雾深处的常家村,最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常守山。

    常守山65岁了.个子高大,脸盘也宽大,配着大眼、长耳、高鼻、阔嘴,还有嘴边永远浮着的笑意,村民们都说他是生就的福相.

    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他也是盘山(种树、栽竹)的行家里手,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

    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站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农具中的锄、纪、铲、刀,都是老式样,但尺寸要大一些,因为他身高力大,用起未才过瘾.家具也是按老规矩打造,时新的款式他嗤之以鼻,而且是就地取材,什么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绝对敬而远之。

    农具、家具,常守山做了为的是自用,并不以此作为谋生的项目。但有一种东西,他不常用,别人也不常用,他却隔三岔五地制作,那就是打更报时、驱赶野兽的木梆.

    木梆在城市、乡村早成了文物。自从有了钟、表,还要它来报时吗?在山区用得着它的时候,是守秋。各家都有苞谷地,到了夜晚,敲梆吓走那些前来偷、咬苞谷棒子的猴子、野猪。现在条件好了,敲梆太费事,提一个便宜的收录机去,里面录着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响亮声响,充了电的干电池可以用好几个小时。守秋的人坐在一堆菁火后,隔一阵按一下开关播出声音,莫说是猴子、野猪,连豹子都逃得远远的.

    妻子问:“老常,没用的木梆,你还做?”“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常守山哈哈一笑。

    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现在呢,没人要了,他是做着玩。蚽籵长一尺、宽五寸、厚四寸,中段镂空,空间的上部比下部要厚一些,因为上部要经受敲打。更重要的是上部和下部的断面上,要锉出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称之为回音齿。然后在木梆的一端,安上手柄.敲梆的棒提,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竹根棒槌敲在木梆上,"梆——梆——梆——",声音高亢、宏重,传得很远很远,像京剧舞台上的花脸演员叫板,有经久不息的膛音。

    做一个木梆,又费时又费工。

    村民们背地里议论:常守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常家堂屋的墙上,隔些日子,旧木梆换下来,再把新木梆换上去。有时候,常守山兴致来了,取下木梆,站到门外的土坪里,或轻或重地敲打几声,像一个顽皮的细伢崽。

    常守山对妻子说:“只有一种东西我打造不出来,那就是手机!但我会玩手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一个农民说出这样的话,不但妻子听不懂,村民也会听不懂,不简单啊。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传统国学的普及本他买了不少,在夜晚灯下,津津有味地手不释卷。

    村里第一个玩手机抖音的,是常守山。

    初冬,常守山去竹山挖冬笋。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或近或远地对着他。最有趣的是他头扎白毛巾,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蒌,背蒌里放着一把短柄二齿锄,左手拿着木梆,右手拿着竹根棒提。他像电影《平原游击战》中那个敲梆人一样,先敲几声梆,然后喊道:“平安无事啊——“妻子笑得差点岔了气。常守山又说道:“冬笋是美味,人人都想吃。最好的冬笋,是藏在土下不冒尖,可怎么才知道它藏在哪里呢?我来告诉你。”

    背景中远山苍翠,近景是一片青绿的竹林。常守山先介绍怎么找到竹笋:一是先看竹叶,哪棵竹子的竹叶青葱茂密,它肯定孕育着冬笋。二看竹枝,竹枝的走向便是竹鞭的走向,找到竹鞭就找到了冬笋。三看竹干的颜色,青壳光滑的,说明竹龄短,冬笋就在竹根附近;光泽发暗还有白色斑点的,则是老竹,竹鞭长,冬笋离竹根就远一些。解说中,出现一个一个的画面。接着,是常守山用短柄二齿锄,挖出一只一只肥硕的冬笋,丢进背萎里。结束时,他又敲响几声梆,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

    妻子问:“你怎么不说请来我们常家?”

    “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

    这个微博橙子辅导在网上一发出,马上爆红。村民们很感动,赶快转发到各自的微信朋友圈。

    沿着云缠雾绕的山区公路,私家小车、电商的货车,一拨一拨地来到常家村,看风景,

    吃农家饭菜,采买土特产。许多人家还有客房,可以安闲地住宿。常守山家有四间客房,总是住得满满的。

    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已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

    妻子说:”还用得着你去敲梆报时吗?”“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老常,你是个人物!”村民们说。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常守山肖像有特点,一脸的笑意,让人觉得有“佛相”。他还给乡亲免费送木梆,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 B . 常守山种田是行家里手,能自制农具,按老规矩打造家具,不用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之类的材料。 C . 木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几经沉浮,原来可作山区守秋之用,后来只当玩具用,而现在作报时、报平安之用。 D . 常家村位于云雾深处的云阳山,风景优美,在抖音上爆红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吃农家菜,购买山货。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并以“最让人高看一眼”点明了常守山在常家人眼中的印象。 B . 小说在描述常守山拍抖音、微博橙子辅导,挖竹笋一事时,以其妻子的封闭保守做陪衬,衬托了常守山开拓创新的一面。 C . “背景是远山苍翠,近景是一片青绿的竹林”一句描绘了云阳山优美的景色,又使挖笋之事富有意境。 D . “无用之用”“君子使物,而不为物所使”等语言描写,与“他喜欢读书自学,夜晚灯下,手不释卷”的描述形成了照应。
    3. (3) 文中画横线处详细地描写了常守山做木梆一事,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常守山的身上寄寓了深厚的传统美德,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孝武即位,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翰海,虏名王、贵人以百数。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奈何距以辞,开将来之隙?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雄帛五十匹,黄金十斤。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B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C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D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B . 五帝: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为后人所歌颂。 C . 封狼居胥:封,祭地,指在狼居胥山祭地,后用来比喻建立显赫功绩。 D . 都护:官名,意为“总监”,汉宣帝时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以从黄龙、竟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朝见,中原就会发生大变故为由来阻止匈奴行朝见天子之礼一事,遭到了扬雄上书驳斥。 B . 扬雄以秦始皇不敢窥伺西河,只好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来防范匈奴的事例,劝说皇帝不能因不接受匈奴单于朝见与匈奴之间产生嫌隙猜忌。 C . 为了防备康居、乌孙越过白龙堆沙漠而进犯我国西部边境,汉代皇帝开拓了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家。 D . 扬雄上书使皇帝醒悟过来了,于是皇帝立即召回了匈奴使者,答应了匈奴单于来长安朝见之事,并赏赐给扬雄五十匹布帛、十斤黄金。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

      ②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5. (5) 扬雄奏章中“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 4. (2022·重庆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

    病起荆江亭即事黄庭坚

    (其七)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其八)

    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七起句以韩愈、杜甫的文章来衬托,点出了苏轼在诗文上的造诣。 B . 其七三、四句意思是如果朝堂需要真学士,那么苏轼最合适不过。 C . 其八前两句抓住两位朋友创作时的细节,刻画了他们不同的风度。 D . 其八第一句写陈师道,后三句写秦观,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友人有才华却不受器重,处境落魄的悲伤之情。
    2. (2) 结合(其七)全诗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 5. (2022·重庆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听众的悄然沉醉和江心月影的寂冷清寒,侧面烘托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和琵琶女的高超技巧的两句是“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静态的桥具有了腾飞一般气势的动态之美。
    3. (3) “红旗”以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被很多描写边塞、表现军旅生活的古代诗歌使用,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的“担子”不轻。这一趟的太空之旅,承载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对中国航天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微博橙子辅导认为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检验。振奋人心的是,他们成功了!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执行任....回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旅途”时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一系列精准操作,不仅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新贡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卓然风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了不起的航天成就,靠的是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的成功并不是的,这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埋头钻研、默默奉献,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成为现实。向每一位航天“追梦人”致敬!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举世瞩目   一蹴而就   废寝忘食   遥不可及 B . 举世闻名   一蹴而就   寝不安席   望尘莫及 C . 举世闻名   一挥而就   废寝忘食   望尘莫及 D . 举世瞩目   一挥而就   寝不安席   遥不可及
    2. (2)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语段中“飞天”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原本二十几集就能把故事讲清楚,非要抻到四十几集,电视剧“注水”令观众很不满。 B . 中方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阿方一道努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C . 中国有句俗话叫“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事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D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航天人靠的是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 B .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航天人靠的是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 C .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 D . 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取得的
  • 7.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很多证据表明,全球变暖导致一些鱼类和许多爬行动物的性别比例日益失衡。以大多数种类的海龟为例,如果卵在高于26 ℃的温度下孵化,    ①    。有科学家通过数据推算,到2100年,在绿海龟种群中,雌性的比例将从目前的52%增加到76%~93%。与海龟雌性越来越多相反,在有些动物中,    ②    。有科学家预测,微博橙子辅导认为到2085年,新西兰大蜥蜴将不再能孵化出雌性个体。新西兰大蜥蜴绝不是因此而面临灭绝危机的唯一物种,受温度影响而改变性别比例的鱼类,在全球变暖环境下也正在繁殖出更多的雄鱼。那么,既然    ③    , 它们的祖先是如何经历无数次极端气候下的环境温度持续上升的呢?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动物并没有在温暖的气候中“坐以待毙”。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它们也在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自己陷入绝境。比如,雌海龟开始更早地筑巢产卵,赶在气候更凉爽的时间内完成繁殖孵化。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海龟胚胎很可能会在卵内自行移动,寻找更凉的一端,而这一行为在决定它们自己的性别方面很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应对策略可以帮助这些动物减少环境变暖对它们整个种群的影响。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用一段话归纳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伊索寓言》里边有个“父子抬驴”的典故,说的是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准备到集市去卖,走在路上被几个小姑娘看见了,嘲笑他们真愚蠢,有驴都不知道骑。父亲一听有道理,就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没多久被一个老头看见了,感叹世风日下,儿子骑驴,也太不孝顺了吧。父亲于是自己骑在驴背上。赶了一段路又遇到一个妇女,嘲讽做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着驴,却让儿子走路。父亲听到后,连忙让儿子也骑到驴背上。谁知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两个人骑着一头瘦驴,也不怕把它累死。父子俩一听赶紧从驴背上下来,找绳子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走。他们经过一座桥的时候,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