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风华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04-28 浏览次数:86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2) ,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3. (3) 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4) 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
    5. (5)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景象的诗句是:
    6. (6)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7. (7)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2. 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人事。……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   )不死了,(    )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材料二】

    他(范进)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入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chuài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1.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事            chuài(

    2. (2) 请在材料一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句通顺。

      )(

    3. (3) 明清时期,“贡院”是举行(    )两场科举考试的考场。
      A . 院试  乡试 B . 乡试  会试 C . 会试  殿试 D . 院试  殿试
    4. (4) 以上两则材料选自(作者名)著的《儒林外史》。
    5. (5) 材料一中周进大哭,材料二中范进发疯,在这“一哭一疯”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3.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精选名言】

      你所在班级准备选些能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名言进行张贴,下面的名言中不能入选的一项是   

      A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B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C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 (2) 【致敬英雄】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对应的人名。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许多英雄和先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挺起了民族脊梁。这些自强不息的人物中有“闻鸡起舞”的;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也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

    3. (3) 【分享朗读】

      在本次活动的主题班会上,小明准备朗诵曹操的《龟虽寿》,请你为他选配一支背景曲。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是(  )。

      A . 《十面埋伏》,曲风激昂慷慨,磅礴豪迈。 B . 《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C . 《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D . 《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4. (4) 【激情演讲】

      请按要求修改演讲词《青年当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A】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B】青年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①【A】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B】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阅读(55分)
  • 4.  

    无言“战友”

    李晓林

    ①生活在边关,看不完的是雪山,离不开的是军马。

    ②一九八七年的夏天,伊犁河畔运来了一批马,车刚到连队,我们就被车上一匹军马所迷倒。只见它耳小直立高耸,眼偏长且闪光,长约有一丈,高有八尺,警觉敏锐,油亮如漆的毛鬃闪闪发光,透着一种桀骜不驯、雄视万里的神威。细一看档案,此马才一岁,正是青春年少时段,我们都叫它枣红马。枣红马和它一起来的“战友”呼啦啦地被赶进了连队的马厩,这就是它们的“家”了,也是它们一生中的起点和终点。

    ③我和连队的兵好奇地前往马厩内欣赏,吃惊的是根本靠近不了枣红马身前,饲养兵喂饲料,也要离远点,动作要快,否则,它会发出一种凶怒的吼叫。年底,连队来了一位叫朱古都的蒙古族新兵。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熟知马的习性,一看此马骨相,主动请缨来驯马。之后的几天,朱古都不断地亲近枣红马,不断地“讨好”它,加深感情。一月后,倔犟的枣红马被驯服得乖乖贴贴,任其摆布,自然,朱古都成了连队的饲养马倌。

    ④最让我们感觉枣红马“神”的是在一次雪山执勤中的神奇表现了。

    ⑤一次,排长带队到一个雪山中的点位执勤巡逻。出发时,天空蔚蓝,阳光灿烂。下午时分,高原上的天说变就变 ,转眼就变得黑云翻滚,狂风大起,继而鹅毛大雪夹杂着沙粒铺天盖地袭来,席卷着高原上的群山沟壑,搅动得天昏地暗,视线茫茫,十米外根本看不到。巡逻队被这鬼天气“围堵”在一个风口处,怎也走不到返回去的原路上。这时,骑着枣红马的朱古都大喊一声:“别怕,大家下马将马缰绳一个连一个串起来,谁也丢不掉,然后我带头前面走,你们跟着。”所有兵听从朱古都的安排,伏在马鞍上,任凭枣红马迎风稳健前行在视野昏暗的戈壁上。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走出了狂风大作的迷茫雪海。后来我问朱古都:“你怎知道枣红马能识路?”他说:“每个马的后腿上都有个小白点,那是马的夜眼,个个马都有。”我到马厩细看马的后腿,还真是有,看来能人在兵中。

    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晃三年过去,朱古都到了复员的年龄了。临上车时,朱古都突然说:

    我再去看看马。”于是,他专门到马厩里将所有的马抚摸了一遍。当走到枣红马身边时,那马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吃草的头颅摇晃着,伸出了舌头舔了舔正在给它喂草料的朱古都的手。见此情景,朱古都内心伤感,静静地站在那里看了一会,自言自语地说,“马儿,你陪伴了我三年,今天我就要走了,你就在这好好尽职吧!”说完,朱古都快快走出马厩上车,告别了这个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边关。

    ⑦当我们送别老兵的车走后准备回宿舍时,没想到,感天动地的一幕竟上演了。只见枣红马不知怎么挣脱了缰绳,飞快窜出马厩,长啸一声,沿着汽车离去的方向狂奔而去。枣红马一口气跑到距连队五公里的达坂顶上,昂着长长的头颅,遥望着汽车卷起尘土的方向,久久不离,沉默伫立。看着此情此景,令人心恸,人与马都是有情有义的啊!我吩咐兵们多关心枣红马,多给喂点玉米粒,它也是了不起的边关无言战友。

    ⑧枣红马到连队已经有八年多了,由过去的青年变成老年了。

    ⑨六月的一天,天气出奇得好,老马照例主动走出马厩,用牙扯着战士的衣襟,让兵们把给养放在瘦骨嶙峋的脊背上,之后向对面的哨所走去。老马步履沉重地走在这条熟悉的山路上,鼻翼翕动着,越走越大口直喘气,到了半山腰,终于支持不住了,突然,一个趔趄就地卧倒,长啸一声,七窍出血,十分钟后就断了气。死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地,恋恋不舍地望着身边的兵。我得知情况后上报,团里答复:“厚葬”。

    ⑩于是,全连官兵将此“神”马就地安葬在通往前哨班的路上,并捡来石头垒成……从此,边关多了一座雪山,高原上升起了亮丽的星辰。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改动)

    1. (1) 请简要梳理发生在枣红马与战士之间的故事情节。

      时间

      故事

      刚开始桀骜不驯,后被朱古都驯服得乖乖贴。

      一次执勤巡逻时

      枣红马依依不舍,挣脱缰绳,狂奔送行,久久不舍离去

      年老的枣红马在运送给养时

    2. (2) 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之后的几天,朱古都不断地亲近枣红马,不断地“讨好”它,加深感情。

      ②只见枣红马不知怎么挣脱了缰绳,飞快窜出马厩,长啸一声,沿着汽车离去的方向狂奔而去。

    3. (3) 文章第⑤段开头运用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文中最后一段写到“从此,边关多了一座雪山,高原上升起了亮丽的星辰”,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5) 文章以“无言‘战友’”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 5.  

    【材料一】

    起初普遍认为智能化可以让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事实证明智能化也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生活碎片化了。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变低。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打卡只需要用手指在打卡机上一按就行了,而如今,打卡需要打开一个专门的APP。毋庸置疑,使用个人手机打卡的确更加卫生,但奇怪的是,最近这个专门打卡的APP功能越来越多,但其中大部分功能都很鸡肋。

    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的确让阅读的成本变低了,但也把知识和记忆碎片化了,这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了。没有思考的过程,也就不能理解阅读的意义,甚至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更糟糕的是,许多软件都喜欢利用大数据来推算个人的喜好或偏好,为使用者量身不间断、持续性地推送类似的新闻或话题。很多时候,明明干着手头的活,却被弹窗推送的信息所干扰,注意力不断被这些碎片化而且没有意义的内容所分散。长此以往,注意力也越来越难以集中,倘若一个不小心,时间可能就被吸走了。

    智能设备把时间切割成了碎片,使人们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地做一件事情。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时间……我们的时间被各种碎片化所占据,连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碎片化了。

    (《思维与智慧》2022年01期)

    【材料二】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因为时间是碎片化的,阅读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的。

    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

    虽然古人也曾有“马上、枕上、厕上”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但所读的内容并不碎片化。而今天的快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快餐文化,的确让阅读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中国青年网》2018年10月25日)

    【材料三】

    碎片化阅读,从其出现之时起,便一直伴随着争议。争议主要是围绕碎片化阅读给阅读者带来的利益和弊端而展开,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碎片化阅读到底是读者的福祉还是灾难,这值得每位阅读者和阅读研究者深长思之。不可否认的是碎片化阅读无论是对厘清阅读认识的逻辑,还是促进阅读实践的深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就阅读普及的成本和便捷性而言,比起纸质书籍的阅读,碎片化阅读有可能是成本更低、更加便捷的阅读。对大众来说,尤其是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例如利用手机阅读新闻、自媒体文章等,其经济成本之低,甚至可以低到令人忽略不计。就零碎时间的开发和利用而言,充分利用手机来阅读新闻资讯、报纸媒体公众号文章等进行碎片化阅读,日积月累,其效率并不亚于利用整块时间阅读纸质报刊的新闻和研究论文。所以,如果不苛求碎片化阅读达到深度阅读和体系化阅读那样的效果,而乐见其具有唤起阅读意识、增强阅读兴趣和促进阅读行动等作用,那么我们对碎片化阅读就应当保持包容并加以利用。

    (《中国教育报》2019年6月10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能化让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也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生活碎片化了。 B . 利用碎片化时间去阅读碎片化内容,即使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收获也是寥寥。 C . 碎片化阅读无论是对厘清阅读认识的逻辑,还是促进阅读实践的深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 D . 碎片化阅读具有唤起阅读意识、增强阅读兴趣和促进阅读行动等作用,我们对碎片化阅读应持包容态度,并利用好。
    2. (2) 请你说说材料二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材料三最后一段的论证思路。
    4. (4) 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利用好碎片化阅读。
  • 6.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节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送之       走: 

      以书余     假:

      援疑质理     援: 

      家贫难     致: 

      省记       辄:

    2. (2) 请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3. (3) 用“/”标出下列语句的停顿,将其分成三个小句子。

      知 幸 与 不 幸 则 其 读 书 也 必 专 而 其 归 书 也 必 速

    4. (4)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谈到了自己儿时的读书经历,请问他们经历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作文(55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

    阅读上述材料,你会有哪些想法呢?请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题目自拟;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写作;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