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联...

更新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马大勇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已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须补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受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司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条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清沦,光影我存急同多。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晶先生建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霎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想要真正读懂古典诗歌,必须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诗人碰撞,这样才能读懂诗人,最终思索探求诗人的人生。 B . 因为常人的境界不高,加之他们文学鉴赏能力或研究水平有限,所以他们无法把读诗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 C . 那些能“像烙铁一样,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诗句,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 . 最高的读诗境界就是读人,我们如果了解了诗人的心态、所感所思乃至整个人生,那么就能成为一个思想境界很高的人。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阐释“情”与“理”的内涵,接着指出并分析古典诗歌存在的“情理交通”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B . 文中举读黄仲则《癸巳除夕偶成》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读过这首诗的人一定都会有孤寂、落寞、忧患、清醒等感悟。 C . 文中以黄庭坚、吴文英、袁凯等人的名句为例,论述了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D . 文章在论证中综合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清楚苏轼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四海漂泊,客居异乡,就不能体悟出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失意和消沉。 B . 理解了王维一生中多年被贬,耗尽了青春年华,就能真正读懂他为何在晚年写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千古名句。 C . 了解了李商隐感情上的细腻和温婉,就会明白他为何多愁善感地写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一往情深。 D . 要正确地领悟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豪情壮志,就要懂得收复相国大好河山是他平生的风愿。
  • 2.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火星是天穹上的一颗红色亮星,我国古代先人将其取名为“荧惑”;古罗马人称“玛尔斯(战火之星)”,玛尔斯之名被国际社会沿用至今。早在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使观测火星,开创了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之先河。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亚帕雷利斯基曾利用望远镜对火星观测,认为看到了火星表面上的运河体系,这引起了人们对火星是否真有生分存在这一话题的浓厚兴趣。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火星探测结果都证明火星现在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尽管如此,人类并没有放弃对火星生命活动信息的探索,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人类了解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历史和生命起源有着重要价值,也对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火星探测器是一种用来探测火星的人造航天器,包括从火星附近掠过的太空船、环绕火星运行的人造卫星、登陆火星表面的着陆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动的火星漫游车以及未来的载人火星飞船等。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A号”探测器,它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1964年,美国成功发新“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到达火星的探测器,随后美、苏、欧、日等国相继发射了数十个火星探测器,但迄今为止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2020年7月30日,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在火星杰泽罗陨石统内以壮观的“空中起重机”方式安全着陆,2021年“机智”号直升机搭载”载力”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中国火星探测事业起步较晚,2011年中国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莹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一土壤”号探测器一起搭来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然而由于搭载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出现故障,“莹火一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宣告失数。之后,随着中国大型运载火箭和深空探测网等瓶预取得突破,2016年中国规划自主发射火星探测器,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涛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本次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了“能、落、巡”三大任务,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城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摘编自欧阳自达,肖福根《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材料二: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它是一颗人造卫星。由于我国火星探测测控能力不足和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薄弱,“萤火一号”只能搭载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在飞行过程中,“福布斯一土壤”探测器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实现变轨,未能脱离近地轨道,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宣布发射失败。

    虽然“萤火一号”没有实现奔向火星的梦想,但是科研人员深刻地体会到了火星探测之难。在“萤火一号”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研完火星的团队,甚至还没有一本关于火星的教科书,“萤火一号”之后,国家不但组建了相关的科研团队,翻译出版了关于火星的教科书,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目标和探测方案,为今后我国自主火星探测培养了人才队伍和奠定了基础。小小的萤火虫点燃了中国人奔向火星的激情,科研人员在这之后,建立了可以远达火星轨道的深空测控站,不断破解技术难题,迈出了中国深空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摘编自吴季《“赏火一号”不能忘记的“探火”历史》)

    材料三:

    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六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祝融”号火星车实现地外行星表面逃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需要面对很多难题。例如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火星大气稀薄,受季节、昼夜、风暴等影响,气候非常不稳定;火星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斜坡、沟壑等障碍物;火星尘暴较地球更为严重,而我们没有火星大气模拟实测手段,也没有经过飞行验证后的数据等,中科院参研“天问一号”任务的13家单位,在地火远距离大数据量数传,高精度,低时延,多目标干涉测量及定轨预报,关键有数载荷研制和数据处理技术,特种航天材料研制等方面,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取得了成功、之后我国有望在火星相关研究领城取得一系列原创科学成果,“天问一号”中“天问”的命名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违求的坚初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家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水无止境。

    (搪编自苏萌《解读“天问一号”: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测火星?》)

    1. (1) 下列对火星探测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火星探测器是一种人造航天器,人类用它来探测火星从而了解火星,这对研究生命起源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B . 我国研制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因搭载的俄罗斯探测器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未能脱离近地轨道,导致发射失败。 C . 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远距离测控能力和传输技术,还需要克服火星上恶劣的气候、复杂的地形等难题。一 D . 火星探测器的着陆方式有多种,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采用的不是软着陆方式,而是“空中起重机”的着陆方式。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很早就对火星有研究兴趣,而伽利略用望远镜对火星表面运河体系的判断引起了人们对火星生命活动迹象的浓厚兴趣。 B . 火星探测测控能力的不足和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的薄弱,导致“萤火一号”搭乘的探测器主发动机出现故障,发射失数。 C . “天问一号”实现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六个首次”,并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让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D . “天问一号”对火星进行探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也体现了航天人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责任担当。
    3. (3) 中国火星探测器从“萤火一号”到“天问一号”,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瓜的故事

    孙犁

    马金霞又坐在那看瓜园的窠棚里了。已经吃过了晌午饭,肚子饱饱的,从家里跑来的,满身汗,一到这里就干了,凉快得很呢,窠棚用四根杨树干支起来,上面搭上席子,中间铺上木板,一头像梯子一样横上木棍,像坐在棚子车里。

    好凉快呀。马金霞把两只骆膊左右伸开一下,风使吹到了袖子里、怀里。窠棚前后是二亩地的甜瓜和西瓜,是地爹租来种的。甜瓜一律是“蛤蟆酥”和“谢花甜”种,一阵阵的香味送过来。一个个大肚子西瓜长满在嫩草的地上。那边是一个用来从河里打水浇地的架子,“斗子”悬空着。

    一带沙滩,是通南北的大道,河从中间转弯流过。

    村边上,那个斜眼的铁匠的老婆,又能上她那蔓廷在一裸大柳树上的葡萄架了。从马金霞这里也会看见那已经发紫的累累的葡萄,马金霞给这个铁匠老婆起了一个外号,一看见她便叫起来:

    “馋懒斜!”这是因为这个老婆顶馋(不住嘴地偷吃东西),顶懒(连她大夫打铁的风箱也不高兴去拉),顶斜(眼也斜,脾气性情儿也针)。那女人从葡萄架上转过身子来,用手护着嘴像传声筒一样喊着:

    “金霞又卖俏哩吗?看过路的哪个脸子白,招来做尉马吧!”

    “你看你不是坐在八人拾的大轿里了吗?要做新媳妇了呢!”斜眼女人扯着嗓子怪叫。

    马金霞便不理睬她了。理她干嘛呢,狗嘴里掉不出象牙来,满嘴喷粪。

    水冲着石子,哗啦啦地响着。

    马金霞把鞋脱掉了,放在一边。把右脚的裤脚挽到了膝盖上面,拿过一团麻,理了一理,在右腿上搓起麻绳来,随口唱一支新鲜小曲儿:

    小亲亲,

    我不要你的金,

    小亲亲,

    我不要你的银,

    只要(你那)抗日积极的一片心!

    一架担架过来了,四个人抬着急走。后面跟着两个人挥着汗。马金霞停止了唱。

    “住下,住下,”后面一个人望了一望瓜园嚷着。

    “什么事?这里晒得很哩!”抬的人问着,脚也没停,头也没回。

    “王同志不是说要吃西瓜吗?这里又有甜瓜又有西瓜,住下,住下……”

    担架住下了。在一床白布罩子下面,意出了一个脸,黄黄的,好大的眼睛啊。头歪到了瓜园这边,像找寻着什么,微笑了。一个民兵上来喊:

    “下来,小姑娘,卖瓜。”

    马金霞赤着脚下来了,快得像一只猴子。两步并作一步,跑到伤兵的面前,望了望那大眼晴,又看见那白布罩角上的一片血迹,就“啊呀”了一声。

    她带那个人去挑选瓜了,告诉他还是给同志一个西瓜吃吧。受了伤甜瓜不好,肚子痛还不要吃甜瓜呢。那个人以为这女孩子要做“大宗买卖”,也便没说话。马金霞在瓜园里践踏着,用手指一个个地去弹打着瓜皮,细听着声响。然后她问:

    “是百团大战受的伤吗?”

    “是,真是英雄呢。”那个人赞叹着,“可是你会挑选瓜吗?”

    “你瞧着吧!”

    马金霞想起在西北角上那个血瓤的西瓜了,那是她前几天就看准的,她把它摘下来,亲手抱过去。

    抬担架的小伙子们还不相信,就地把那瓜用一把小刀剖开来。

    瓜瓢是血红的,美丽的,使人想起那白布罩上的光荣的战士的血迹了。几个小伙子夸奖着,问价钱。

    “这是送给同志们吃的,不是卖的。”

    虽然那战士也用微弱的声音诉说着这不好,但马金霞已经跑上窠棚了。她对那远远的葡萄架上的女人喊:“馋懒斜,把你的葡萄送些来,这里有位受伤的同志呢,”

    可是斜眼女人问了:“要卖几毛钱呀?”

    这有什么意味呀!马全霞气恼了。总是“要几毛钱”。她常见针眼女人烦絮地和买葡萄的同志们要着大价钱,赚了钱来往自己坏嘴里填。吃饱了和不三不四的坏男人嚼舌头,有什么意味呀!

    1940年于平山

    【注】①百团大线: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光地区向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该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瓜的故事”为题,其中“瓜”是小说的线索,它串联起了马金霞看瓜、摘瓜、送瓜等主要情节,使情节紧凑。 B . 小说善于运用伏笔照应,如“一个个大肚子西瓜长满在嫩草的地上”为后文的“瓜瓤是血红的”作了铺垫。 C . “水冲着石子,哗啦啦地响着”这一景物描写暗示了马金霞对“馋懒斜”“狗嘴里掉不出象牙”的不满,同时又照应了上下文。 D . 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马金霞送瓜给受伤抗日战土一事的叙写,反映了抗日时期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重大主题。
    2. (2) 小说是如何塑造马金霞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没交代“馋懒斜”是否送来葡葡就收笔,使结构不够完整,可谓数笔。你怎么看?并说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文言文阅读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泰时为沛狱掾 , 而萧何为主史,居县为豪史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含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国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屋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 , 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①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敦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 , 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②若画一;曾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乃者:从前,往日。②顜(jiăng):直,明。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B .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C .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D .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狱掾;狱曹的属吏。狱,监狱;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B . 春秋:可指人的年岁,也可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等。“富于春秋”即“年少,年轻”。 C . 休沐:休息沐浴,犹请假休息。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如“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D . 垂拱:垂衣拱手。文中是曹参建议惠帝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参起初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后来有了隔阂,于是萧何在临终前向皇上推荐贤臣时没有推荐曹参。 B . 汉惠帝认为曹参不理政事,可能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问问他父亲是怎么回事。 C . 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后,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D . 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之所以获得很多的战果,是因为他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

      ②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 5.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盖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侧重写景,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时,先写所见之人,再写所见之景,后写美景中人的活动。 B . “白发戴花君莫笑”写一位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表现了词人对老人的责怪讥讽。 C . “人生何处似尊前”直抒胸臆,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 D . 这首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词人春日载舟颖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
    2. (2) 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中的“出”字改为“荡”字更好,你认为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 6.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化用庄生和望帝两位名人典故,体现了其诗作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特点。
    2. (2) 《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3. (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神话“五丁开山”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1

    历史会                这一笔,世界会铭记这一刻。今夜,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五星红旗、残奥会会旗升起,凝聚团结、友谊、进步的主火炬点燃。这是                的冬残奥之约。来自五洲四海的残疾人运动员怀着光荣和梦想,用努力拼搏、奋勇争先诠释“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这是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盛大节日。“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与“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相融相汇,激励人们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两个奥运,同祥精彩。习近平慈书记郑重宣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写下         的一页。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北京冬残奥会一样办好,奏响“一起向未来”的华彩篇章。以北京冬残奥会为新起点,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推动国际残疾人事业共同发展。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镌刻           举世闻名              挥毫泼墨              一反既往 B . 镌刻           举世瞩目              浓墨重彩              一如既往 C . 雕刻           举世瞩目              浓墨重彩              一如既往 D . 雕刻           举世闻名              挥毫泼墨              一如既往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言必信、行必果,向世界奉献了一届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B . 我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言必信、行必果 C . 我们言必信、行必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向世界奉献了一届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 D . 我们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言必信、行必果,奉献了一届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北京冬残奥会一样办好,奏响“一起向未来”的华彩乐章。 B .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北京冬残奥会一样办好,写下“一起向未来”的华彩篇章。 C .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北京冬残奥会一样办好,奏响“一起向未来”的华彩乐章。 D .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北京冬残奥会一样办好,奏响“一起向未来”的华彩篇章。
  • 8.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数字化的阅读很方便,有纸质阅读所不具备的巨大的潜能,当然要充分利用。对于数字化的阅读形态,  ①  , 而不能消极抵制。但要注意,数字化的阅读形态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数字化的阅读和纸质阅读可以并存,既读网,也读书。  ②  , 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读书的乐趣。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而  ③  。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

    我们常说的“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恐怕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使用一个包含连词的因果关系复句概括上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神庙前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话虽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趾高气扬;或者陷入自卑,认为自己一钱不值。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