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6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现代文阅读 I

    关于小说情节的理论广为流行的是,情节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实,这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的实际情况,因为小说有的没有开端,有的没有高潮,有的没有结局。19 世纪下半叶,以契诃夫、莫泊桑和都德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家就已经废弃了全过程式的情节,代之以“生活的横截面”结构。这种结构不追求传记式的连续性叙述模式,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来表现主题。比如《项链》,主人公知道了耗费十年辛劳的项链是假的,小说就到此为止了。按照传统的小说模式,结尾应该是把真项链拿回来以弥补马蒂尔德的青春耗损。但是,小说却不了了之。胡适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树身的“横截面”,这在五四时期新锐小说家那里几乎已经成为共识。鲁迅有时走得更远,他的《狂人日记》几乎废除了情节。而《孔乙己》则把“孔乙己之所以成为孔乙己”的故事全都放在背景的交代中,只写了酒店里的三个场景,写到第二个场景时孔乙己还没有出场。

    小说不追求有头有尾、环环紧扣的全过程情节模式,但也并非可以随意设置情节。英国作家福斯特就指出小说情节与故事有区别。比如: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这是故事,不是情节。情节,必须有一个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王后因悲痛过度而死。但是,用这样的理论解读小说也行不通,因为因果关系多种多样,可能是一种符合科学的关系:一个人死了,因为他得了癌症。这种因果关系也不是情节,情节的因果是非理性的、非实用的。好的情节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因果关系,是由情感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审美情感要超越实用价值。

    有了情感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深入小说的特征,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奸情凶杀案,也是情感的因果关系,但那是真人真事,所揭示的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实用性质的,即便有情感成分,深度也是有限的。小说不满足于真人真事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超越实用价值,深挖人心灵深层的奥秘,所以小说情节中的因果关系,有的时候甚至是超现实的、荒诞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过“突变”和“对转”。什么叫突变?就是突然打破常规。什么叫对转?就是事情向相反方向变化。其实,情节的突转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生活常轨,使他们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可称为第二环境,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奥秘在第二环境中很容易暴露出来,这隐藏的心灵奥秘可称为第二心态。托尔斯泰在写《复活》的时候,遵循的就是这样的原则。《复活》一开头,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公爵道貌岸然地坐在那里,突然发现,那个被控告谋杀嫖客的妓女,居然就是当年与自己发生关系的女仆,因为怀孕而被逐,流离转徙最终沦为妓女,又被诬告谋杀。这就突然把他打入了第二环境,产生了第二心态。他觉得自己才是罪人,于是决心去拯救她。

    第二心态是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的,然而小说写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物,而是几个人物。几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中从相同的心态变成另外一种心态,有三种可能:一是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不完全相同,即本来处于同一情感状态的人物,发生了情感“错位”。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完全相同的,在一切情境中人物都心心相印,不像是小说,倒像是浪漫的诗歌;完全不同的,凡事都针锋相对,也令人想起红色文学中写阶级斗争公式化、写人物简单化的方式;而那些发生情感错位的往往才会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都是被打出了生活常轨的。妖怪很多,都被他们消灭了,并且连名字好像也一起被消灭了。因为在打的过程中,师徒四人的情感状态没有发生错位:都是同心同德,一往无前。这就不是好的情节。但是,有一个妖怪——白骨精,却绝对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她一出现,师徒四人的情感瞬间发生了“错位”。猪八戒的情感越出常轨了:潜在的性意识非常强烈、非常坦率地表露出来,与唐僧、孙悟空的情感发生了错位,而且幅度很大。在他的挑拨之下,孙悟空被唐僧驱逐,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情感的错位,让平时同心同德的人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三打白骨精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在设计巧妙的情节中,人变得不一样了,有个性了。错位的幅度越大,情节就越生动,人物就越有个性。

    打出常轨的效果固然是暴露人物深层心理,但是深层心理的最佳表现却是使在同一情感结构中的人物情感产生错位,而正是情感的错位,又激发出心灵更深层的奥秘,从而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摘编自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契诃夫等短篇小说家,在 19 世纪下半叶就以非连续性叙述模式的“生活的横截面” 结构进行创作。 B . 五四时期的新锐小说家都喜欢采用“生活的横截面”的小说结构,鲁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C . 情节与故事的区别在于,情节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因果关系,其审美情感要超越实用价值。 D . 《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被打出生活常轨后,情感发生错位,暴露出心灵的奥秘。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是所有小说都采用“全过程式”的情节模式,所以传统小说理论需要更新。 B . 虽然小说《项链》的结尾不了了之,但却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 C . 一个人因得癌症而去世,不能算是小说的情节,因为它是一种理性的因果关系。 D . 《西游记》中情节的因果关系是超现实的、荒诞的,这是它成为经典的关键所在。
    3. (3) 下列小说不是采用“生活的横截面”式结构创作的一项是(   )
      A . 卡夫卡的《变形记》 B . 都德的《最后一课》 C . 施耐庵的《水浒传》 D . 鲁迅的《阿 Q 正传》
    4. (4) 小说创作中如何设置情节,才能更好地挖掘人物心灵深层的奥秘?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5. (5)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等情节都堪称教科书级的经典情节,请根据文章关于“突转功能”的论述,任选一个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 2.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刺刀锋芒

    胥得意

           这次执行任务,整个仪仗队全副武装披挂上阵,枪上的刺刀闪着银辉。

           以前执行任务,刺刀并不开刃,银灰色的刀锋倒是显得庄重,可那种光芒里却透不出冷峻的杀气。

           自从严峻当上仪仗队大队长后,他要求仪仗兵要把刺刀的刀刃开出来。配发下来的那块长方形的磨刀石和擦枪工具一并成为战士们的必备物品。每次执行任务回来,除了要通体擦枪外,多出的一项内容是磨刺刀。新兵韦民提出过疑问,这只是礼仪配枪,又不打仗,磨刀做什么。而现代战争即便是打仗,似乎也不用拼刺刀。

           面对这个问题,严峻不屑于正面回答,只是告诉韦民,让你磨你就好好磨,磨久了你就知道为啥了。韦民闷不作声地磨着刺刀,刺啦,刺啦,刺啦……在这一声声锐响中,韦民觉得时间虽然走得有些慢,但比以往多了一些内涵。

           磨刀石呈暗褐色,石面有些粗糙,像韦民的皮肤。这种粗糙,沾上水接触刀刃之后,随着一滴滴暗黄的石粉掉下来,却又显得细腻。这种细腻一点点地变成了韦民的心情。每一次磨完刺刀,他都会惊诧地发现磨与不磨的区别。磨之前的刺刀虽然看起来凛冽,但是拇指肚抚上去轻刮一下时,感觉是一块钝铁温和地划过皮肤。而磨过的刺刀却不是这样,手指只需轻轻一碰,一股冷飕飕的风声就会直直地钻入耳朵,并且他的眼前会突然幻化出一些奇怪的画面,有时是刺刀扎向胸膛,有时是刀尖上沾着鲜血。他知道,这些画面大多来自以前看过的电影。看这些电影时,先辈们和敌人拼刺刀时的呐喊声就会贯入耳朵。每次把枪交到枪库,韦民的目光都有些恋恋不舍。有一次,他猛一回头,竟然看到大队长严峻在几米远处用眼睛盯着他,那目光有些复杂,他一时读不太懂,有几分冷峻,几分欣赏,几分温度,似乎还有几分轻蔑。

           从那以后,韦民只要磨刺刀,眼睛都会悄悄地寻找大队长的身影和目光。他想把磨了三个月刺刀的感受说出来,可是,他发现大队长并不是只在关注他一个人,而是认真地巡视着每一个仪仗兵磨刀的动作。

    那天晚上,集合的号声响得有些急。所有仪仗兵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到了操场。大队长已经提前站在了操场上,灯光从后面打过来,勾勒出他魁梧的轮廓。他面前站着仪仗队员,他们青春的脸庞迎着飞来的光,一张张面孔生动而又紧张。

    大队长的声音虽有些低沉,但深情有力量:又一批抗美援朝的烈士遗骸明天归国,两天后,我们到烈士陵园为前辈们站岗。韦民的心怦怦直跳。入队以来,他一直跟随着队伍升旗降旗或是迎接外宾,眼下这一任务是第一次参加,有庄严更有悲壮。就在这时,他的眼前跳跃起一团亮光。他使劲地眨眼,那是刺刀的锋芒。

           第二天,是执行任务前最后一次擦枪,当然包括磨刺刀。韦民一边细致地磨,一边试着刀锋,接着再磨,嘴里絮叨着什么。严峻悄悄蹲下来,听到韦民愤愤低语:就不是装样子,就要磨快,就要磨快。

    严峻伸出的手在空中晃了两下,还是轻轻地搭在了韦民的脖颈上。韦民一个激灵,一抬头,眼里含着的泪珠一下抖到了脸上,迅速滑进了衣领。严峻笑了一下,看你,磨刀咋还一脸汗。韦民不好意思地笑了,脸庞微微红涨,眸子仿佛被什么洗过,闪闪发亮。严峻悄悄地小声说,好好磨,明天接我爷爷回家。韦民的耳朵里,仿佛一下子响起了一声炸雷。

    烈士安葬那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礼炮每响一声,韦民的胸腔就鼓胀一下,到了最后,他觉得呼吸竟然不够用,满耳朵里都是鼻息的喘动。尤其是当仪仗兵两两抬着覆盖着鲜艳红旗的棺椁在他眼前缓缓走过时,他似乎感觉到天空中有无数双眼睛在深情望向他的刺刀。

            泪水就在眼眶里噙着,只要眨一下,便会掉下来。韦民不敢眨眼,严峻大队长在布置任务前的最后一次训话就要求了:有几十家媒体的摄像机向全世界全程播出,要保持好中国仪仗兵的威严,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许动一下,连眼也不可以眨。他和所有战友一起从心底喊出了“是”!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一名记者扛着摄像机跑得过于匆忙,一下子从台阶上滑了下来,韦民的余光看到他快速滑向自己锋利的刺刀。韦民身子没动,只是下意识地抬起手,紧紧攥住了刺刀的刀尖。瞬间,他感觉一股冰凉划开了洁白的手套,然后是一股温热,接着,那种温热顺着手腕无声地流进了袖口,然后是小臂、大臂……

           韦民一动没动。他在余光里看到,自己的手套像是刚才眼前升起的国旗一样,正在一点儿一点儿变红,而那名记者已经站稳身子,正把镜头对准了他的刺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新兵韦民磨刺刀前后的心理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B . 士兵们紧张的面孔,悲壮的心情,表明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归国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 C . 文中画线句子渲染了庄重严肃的氛围,衬托出韦民看到棺椁从眼前经过时的独特感受。 D . 记者滑倒的情节既写了韦民对记者的保护,又表现出他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的特点。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严峻对刺刀开刃的要求,为下文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归国、仪仗兵到烈士陵园站岗的情节埋下伏笔。 B . 小说以仪仗兵们为抗美援朝烈士站岗为线索,着重描写了以韦民为代表的中国当代青年军人的成长过程。 C . 小说采用了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叙述自由灵活,让读者更加全面而立体地了解人物,把握故事情节。 D . 小说在“镜头对准了他的刺刀”中结束,在情节发展的高潮中收尾,呼应标题,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3. (3) 文中说,大队长的目光“有几分冷峻,几分欣赏,几分温度,似乎还有些轻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有位文学评论家说:“好材料是小说创作的基础,好作家更要善于组织材料。”请谈谈本文在选材、组材方面的特点。
二、古诗文阅读
  • 3.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文言文阅读

    魏征,字玄成。少孤,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 , 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会窦建德①陷黎阳,获征,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 , 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④,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谏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楝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

    贞观十年,为侍中。太宗幸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十七年,疾甚。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有删减)

    【注】①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在虎牢关被李世民击败。②隐太子:李世民的长兄李建成,后追谥为“隐”。③秦王: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④充华:嫔妃称号,为九嫔之末。

    1. (1)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 . 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 . 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 . 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东,秦汉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多指函谷关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唐代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亦被称作山东。 B . 洗马:古代官名,秦汉时为太子的待从官,出行时为前导,因而得名。唐代时,掌管太子出行的车马仪仗及马匹清洁工作。 C . 谏议大夫:古代谏官,《说文解字》中设,“谏,证也。”就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魏征就曾任谏议大夫谏正皇帝阙失。 D . 县男:唐朝设置的爵位名称,由皇帝册封,参照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中的“公、候、伯、子、男”爵位封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通晓经书和治理国家的策略,但经历坎河。他进京很久没有名声,后请求安抚山东地区,和窦建德一起被俘获,最后侥幸逃脱。 B . 魏征忠诚秦国。他曾侍奉隐太子,但最终遇到了赏识自己的皇帝,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唐太宗自己的心意。 C . 魏征劝谏有术。皇后都已经准备册封郑氏美而有才的女子给皇帝作妃嫔,可经过魏征晓之以理的劝说,唐太宗自责后下令停止册封。 D . 魏征以史为鉴来劝谏唐太宗。他让唐太宗明白欲壑难填,千万不要步隋炀帝奢侈靡费的后尘,要约束自己,知足戒奢。
    4. (4) 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②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当为人父母意!

    5. (5) 唐太宗评价魏征“献纳忠谠,安国利人”请结合本文概括魏征安国利民的表现。
  • 4.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指北宋灭亡已三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第三句描绘岳阳楼的壮阔景象,均从大处着眼,给人境界开阔之感。 B . 第四句中的“徙倚”指徘徊不定,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绪,一位愁苦异常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 . 颈联中“凭危”与“千古凭高对此”中“凭高”均为登临高处之意,是古代文人遣怀的一种方式。 D . 本诗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风格雄阔沉郁,与杜甫《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首诗歌是否体现了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子路自信地认为“摄乎大国之间”的“千乘之国”,如果“”,他就可以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3. (3) 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第十二届东莞台博会于10月28日到31日举行,430余家台商台企参展。本届展会活动丰富,    , 对于市民朋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打卡胜地。进入台博会会场,_____的便是东莞形象馆,虎门馆、东城馆、松山湖馆等各大展馆如团团簇簇的莞香花团结向上、激情绽放,市民们可以了解到台商台企_____的原因。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不少台港澳青年来到了创业宝地东莞,这些“元气满满”的年轻人也来到了台博会现场。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通过好物馆直播带货、项目路演、音乐汇演等活动,可以感受台港澳青年执着奋斗的精神,了解他们艰辛创业的故事。接着往场馆里面走,沿途可以打卡各大城市主题馆,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在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两岸的“爆款”农产品“争奇斗艳”,让人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精彩纷呈  映入眼帘    钟情于此    目不暇接 B . 精妙绝伦  一目了然    寄情于此    应接不暇 C . 精妙绝伦  映入眼帘    钟情于此    目不暇接 D . 精彩纷呈  一目了然    寄情于此    应接不暇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通过好物馆直播带货、项目路演、音乐汇演等活动,可以了解台港澳青年艰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执着奋斗的精神。 B .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市民们通过好物馆直播带货、项目路演、音乐汇演等活动,可以感受台港澳青年执着奋斗的精神,了解他们艰辛创业的故事。 C .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通过好物馆直播带货、项目路演、音乐汇演等活动,可以感受台港澳青年执着奋斗的精神,了解他们艰辛创业的故事。 D .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市民们通过好物馆直播带货、项目路演、音乐汇演等活动,可以了解台港澳青年艰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执着奋斗的精神。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一下·南漳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 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当重视汉字的教育。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②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③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依据文段主要意思,给出“加强汉字教育”的三点措施,每句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一下·海珠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弟子们在回答孔子的问题时表达出了不同的志向。

    子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品读《论语》,传承经典”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子路、冉有、曾皙三人中,你更欣赏谁的志向?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