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12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 1.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 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 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社会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 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 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 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 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 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 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 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 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 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 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 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 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 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 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 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 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 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 ”诗 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 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

    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 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 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上层社会把踢蹴鞠当做一种时尚,踢蹴 鞠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 . 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 . 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在冬季例行 加餐供应馒头。 D . 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和馒头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 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 . 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 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C . 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 坠”,这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D . 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 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 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 B .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 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C . 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 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 D . 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 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 2.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千城一面、房地产化,显然不符合人们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心理预期。一个理想的特色小镇,应该是让人念念不忘的。这种念念不忘的回想不仅产自颜值,更源于气质。毕竟,“好看 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青墙黛瓦每个小镇都能造得出,但独特的文化印记 却是无法复制的专属品。文化,才是特色小镇应有的特色所在。

    文化从哪里来?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 的生活。”文化离不开历史,历史“生于斯长于斯”,经过时间的冲刷凝结成当地独特的传统 文化。然而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却舍本逐末,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转而去 发展并不符合当地水土的外来文化。针对这种情况,去年 7 月,住建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在 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做到三个“不盲目 ”,其中一条就是“传承小镇传统文化、 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可见,特色小镇要守住的文化灵魂应该是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生长 于那片泥土的当地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 擦亮文化底色,就要怀着尊重和敬畏之心,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对当地传统文 化展现出充分的文化自信,挖掘提炼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为打造优秀的文化品牌奠定基 础。

    当然,怀抱优质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不能忘记在传承中创新。做足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还要在“文化+”上做好文章,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点,增强当地传统文化的 感染力并放大其价值,将文化资源转换成特色产业,加强与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 其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此,才能充分彰显各地传统文化的个性,才能让人们看到千姿百态的特色小镇,留给人们念念不忘的回想。

    (摘编自陈晨《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

    材料二:

    特色小镇被人们寄予“记得住乡愁”的遐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各地域、各民 族都有拿得出手的文化特色。知名特色小镇中,苏州震泽丝绸甲天下,浙江横店以影视拍摄 而闻名,大理喜洲白族民俗独具一格……

    可惜的是,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 息和人情味,在商业化、地产化、同质化的路上走偏了,造出大量的赝品景观,让人审美疲 劳,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

    特色小镇建设,重外观、轻内核。这个内核就是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常见的误区 是用做地产的思维建小镇,大拆大建,迁出原始居民和生产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 的钢筋水泥、公寓酒店,处处是“人造盆景”,照搬欧式洋房别墅,或江南小桥流水。初看富 丽堂皇、古色古香,细看各地造型都差不多,给人一种“南橘北枳”的感觉。人们寻找的是 与拥挤喧嚣的城市不一样的感觉,是千姿百态、小而精致,而不是大而划一。

    特色小镇建设,重商业、轻文化。开发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资本搭台、文化唱戏”。 不错,商业是文化的重要经济支撑,然而很多地方在开发的时候,过度重视商业利益,导致 商人来了,艺术家走了;消费产业来了,文化产业走了。也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但多用舶来 文化,甚至是低俗文化,这也等于没有文化。

    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感召力和神秘感,激发人们来旅游 学习、投资创业、安居立业。有了人气支撑,地方的经济产业才能自我循环,反哺文化培育。 我们并不惧怕商业化,担心的是过度商业化、唯有商业化,涸泽而渔。

    失败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少,切莫再商业至上,让人去了一次不想再去第二次,使得小镇 陷入死亡的“陷阱”。特色小镇回归文化,充满烟火,才能生机四射。正如那首著名的小曲唱 道:“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摘编自《央视网评》《没有文化的特色小镇是没有灵魂的》)

    材料三:

    安徽芜湖市六郎镇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打造出了一个集文创、生态、美育为一体 的焕发勃勃生机的小镇。小镇发展的“秘诀”,就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特色农业和乡村 旅游,走出了一条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

    六郎镇的特色小镇发展再次表明,一个优秀的特色小镇绝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和街区环 境上,也往往要以发展一个或多个当地特色产业为根基,并着力在各个方面挖掘产业的文化 附加值。

    然而,从目前建设情况看,一些地区在特色小镇文化保护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偏 差。对古村落盲目改造,破坏植被、水系、农田等生态系统,一些民间传统劳作方式难以传 承创新。对此,清华大学教授张小军认为,应建立人类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原貌与特色。

    专家指出,在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中,只有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特 色小镇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多 种功能互动叠加,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摘编自李慧《特色小镇如何“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设特色小镇要守住文化灵魂,就要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独一无 二的文化基因,不需要外来文化。 B . 安徽芜湖市六郎镇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二是 要做好文化保护,发展文化产业。 C . 材料一认为擦亮特色小镇的文化底色,既要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在传承中创新。这一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有表述。 D . 材料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一内核,这个内核和材料 一中“文化灵魂”的内涵是一致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些地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弃之不顾,导致的后果就是特色小 镇文化灵魂和个性的丧失。 B . 很多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精神和文脉的延续,丢失了烟火气息和人情味, 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C . 商业驱动带来小镇短期的人气和效益,唯有深挖文化的魅力才是发展的持久引擎,所 以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文化至上。 D . 优秀的特色小镇不仅有一个或几个当地特色产业,还有独特的文化印记,独特的文化 离不开挖掘继承、创新和借鉴。
    3. (3) 如果你的家乡正在进行特色小镇建设,请你结合文本就小镇文化建设方面向当地政 府提几条建议。
  • 3.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节选)

    史铁生

    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庄稼都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山洼、沟掌里的荒 草却长得茂盛。把牛往沟里一轰,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把牛赶上山,在山下的路口上 坐下,看书。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么单调: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 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 着一丛,雾蒙蒙的。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 “扑楞楞”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进了草丛……我 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太 小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譬如:春天燕子飞来时,家家都把窗户打开,希望燕子 到窑里来作窝;很多家窑里都住着一窝燕儿,没人伤害它们。谁要是说燕子的肉也能吃,老 乡们就会露出惊讶的神色,瞪你一眼:“咦!燕儿嘛!”仿佛那无异于亵渎了神灵。

    种完了麦子,牛就都闲下了,我和白老汉整天在山里拦牛。老汉闲不着,把牛赶到地方, 跟我交待几句就不见了。有时忽然见他出现在半崖上,奋力地劈砍着一棵小灌木。吃的难, 烧的也难,为了一把柴,常要爬上很高很陡的悬崖。老汉说,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人少,山 里的好柴砍也砍不完,密密匝匝的,人也钻不进去。老人们最怀恋的是红军刚到陕北的时候, 打倒了地主,“那阵儿,吃也有得吃,烧也有得烧,这咋会儿,做过啦!”老乡们都这么说。真 是,“这咋会儿”,迷信活动倒死灰复燃。有一回,传说从黄河东来了神仙,有些老乡到十几 里外的一个破庙去祷告,许愿。白老汉不去。我问他为什么,他皱着眉头不说,又哼哼起《山 丹丹开花红艳艳》。

    伴随着一阵山歌,白老汉担着两捆柴回来了。“饿了吧? ”他问我。“我把你的干粮吃了。” 我说。“吃得下那号干粮? ”他似乎感到快慰,他“哼哼唉唉”地唱着,带我到山背洼里的一  棵大杜梨树下。“咋吃!”他说着爬上树去。他那年已经五十六岁了,看上去还要老,可爬起  树来却比我强。他站在树上,把一杈杈结满了杜梨的树枝撅下来,扔给我。那果实是古铜色  的,小指盖儿大小,上面有黄色的碎斑点,酸极了,倒牙。

    有一回我半夜起来去喂牛,借着一缕淡淡的月光,摸进草窑。刚要揽草,忽然从草堆里 站起两个人来,吓得我头皮发麻,不禁喊了一声,把那两个人也吓得够呛。一个岁数大些的 连忙说:“别怕,我们是好人。”白老汉提着个马灯跑了过来, 以为是有了狼。那两个人是说 书的盲人,从绥德来。天黑了,就摸进草窑,睡了。 白老汉把他们引回 自家窑里,端出剩干粮让他们吃。陕北有句民谣:“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汉和两个瞎子长吁短叹,唠了 一宿。

    第二天晚上, 白老汉操持着,全村人出钱请两个瞎子说了一回书。书说得乱七八糟,李 玉和也有,姜太公也有,一会是伍子胥一夜白了头,一会又是主席语录。窑顶上,院墙上,  磨盘上,坐得全是人,都听得入神。可说的是什么,谁也含糊。人们听的那么个调调儿。陕 北的说书实际是唱,弹着三弦儿,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像是村前汩汩而流的清平河水。 河水上跳动着月光。满山的高粱、谷子被晚风吹得“沙沙”响,时不时传来一阵响亮的驴叫。 白老汉搂着孙女留小儿坐在人堆里,小声跟着唱。亮亮妈带着亮亮坐在窑顶上,穿得齐齐整 整。留小儿在老汉怀里睡着了,她本想是听完了书再去饲养场上爆玉米花的,手里攥着那个 小手绢包儿。山村里难得热闹那么一回。

    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了,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住在医院里的 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来看我,带来了乡亲们捎给我的东西:小米、绿豆、红枣 儿、芝麻……我认出了一个小手绢包儿,我知道那里头准是玉米花。那个同学最后从兜里摸 出一张十斤的粮票,说是白老汉让他捎给我的。粮票很破,渍透了油污,中间用一条白纸相 连。

    十年过去了。前年留小儿来了趟北京,她真的自个儿攒够了盘缠!她说这两年农村的生 活好多了,能吃饱,一年还能吃好多回肉。

    “清平河水还流吗? ”我糊里巴涂地这样问。

    “流哩嘛!”

    “你爷爷还爱唱吗? ”

    “一天价瞎唱。”

    “还唱《走西口》吗? ”

    “唱。”

    “《揽工调》呢? ”

    “什么都唱。”

    “不是愁了才唱吗? ”

    “咦?!谁说? ”

    关于民歌产生的原因,还是请音乐家和美学家们去研究吧。我只是常常记起牛群在土地 上舔食那些渗出的盐的情景,于是就又想起白老汉那悠悠的山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 苦人过得好光景…… ”如今,“好光景”已不仅仅是“受苦人”的一种盼望了。老汉唱的也不 是崖畔上那一缕残阳的红光,而是长在崖畔上的一种野花,叫山丹丹,红的,年年开。

    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一段对秋山的描写,从手法上看,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句式选用上看,整 散结合;再加上拟声词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B . 小说对白老汉放牛、打柴、唱山歌等行为的描写,以及小说中“咦!燕儿嘛!”“一天 价瞎唱。”等语言描写,使小说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C . 小说中两次出现的“小手绢包儿”这一物象,在结构上构成小说的暗线,在内容上暗 示当时贫困的社会环境以及清平湾的生活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 D . 小说最后一段连用三个“我的”表明清平湾的人和事已经被“我”深深地记在心里, 升华了主旨,在结构上照应了小说标题。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我”对说书、听书的记忆,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艺术手法及 作用。
    3. (3) 史铁生曾说:“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感动。”本文所 写的正是作者所说的那些散碎的往事,为什么它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动”?请结合小说内容 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4.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文言文阅读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 皆第一,遂中甲科。景祐初,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  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康定初,范公起为  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辞不就。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  目之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久  而益炽。公乃为《朋党论》 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  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其后诸公卒以党议不得久留于朝。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赐三品服,仍知谏院。嘉祐初,判太常寺。二年,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 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 文章自是变而复古。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 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 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

    因 卜居焉。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 皆出涕相吊。 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 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呜呼! 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 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选自苏辙《栾城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 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B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 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C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 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D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 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B . 讳,名讳。古人说话作文时为了避讳,不直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和号。 C . 赐三品服,文中指给未及三品的欧阳修赐予三品官服,以示皇帝的恩宠。 D . 太子太师,即太子的老师。后多为虚衔无实职,可用于追赠死去的重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进献《朋党论》,指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得到人君的任用,使得那些议论他结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B . 为国选才时,欧阳修以文风古朴为重要原则,严厉打击那些因文风奇险怪异而知名的人,此举开始时引发非议,最终却扭转了文风。 C . 包公威严治下,声名显赫。欧阳修接替他执掌开封府后,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 也不追求显赫的声誉,展现了不同的行事风格。 D . 韩愈大力倡导文章复古,志在革除文弊;而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苏辙认为文章能够废而复兴,这两人功不可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 目之党人。

      ②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

  • 5.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 ,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 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 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 .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 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 . 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 词更富有感染力。 D .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2. (2) 有诗评D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 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
  • 6.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 ”写其校弦试音, 接着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2. (2) 《逍遥游》中,虽然列子能够“御风而行”,而且“泠然善也”,但庄子并不认为他 达到了真正的逍遥,庄子这样说的依据是:“ ,”。
    3. (3)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7.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I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2021 年涌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觉演绎的出色案例不胜枚举,如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 河南卫视节日“奇妙夜”系列、B 站制作的国风舞蹈综艺《舞千年》等,都让人             , 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由此,我们将视野上推到久远的时间尺度上,不难注意到: 近年来,对中华文明进 行              ,探求文明精神的根系脉络,成为引发公众关注的热点。二里头、良渚、三 星堆,这些著名考古遗址成了“网红”;以前往往             的博物馆,现在到了周末人流 如织。央视直播三星堆考古挖掘过程,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产生跨越时空的触动与感动—— “破防了 ”。放眼整个人类社会 ,(                )。今天 ,我们在现代化的             、枝繁叶茂中,反过来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明根系的深远与厚重。中国 历史是一个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的建构过程,同时蕴含着仁善为本、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与 精神追求,这是我们这个古老文明能够绵延至今且长盛不衰的强大内在动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心满意足   追根究底   无人问津   日新月异 B . 耳目一新   追根究底   无人问津   蒸蒸日上 C . 耳目一新   追本溯源   门可罗雀   日新月异 D . 心满意足   追本溯源   门可罗雀   蒸蒸日上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历史长河中凋零的,几乎都是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 B . 除了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几乎都在历史长河中凋零 C . 几乎中国之外的文明古国,都已经在历史长河中凋零 D . 已在历史长河中凋零的文明古国几乎都是中国之外的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从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B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挖掘与现代转化,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C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挖掘与现代转化,成为近年来从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D .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溯源挖掘,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
  • 8.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II

    2021 年 12 月 30 日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 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 1056 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 EAST 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EAST 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用来              。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              :一是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二是排放无污染。它因此 被视为“终极能源”。EAST 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说:“千秒量级等离子体的运行创造 了新的世界纪录,也让我们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又进了一步。”他介绍,1 兆安的等离子体电 流,电子温度 1 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               , 上述三个目标在 EAST 上已分别实现。

    目前,EAST 装置是国际上唯一具备与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类似加热方式和偏滤器 结构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创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积累,为我国自主建造聚变工程实验 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 (2) 请简要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55 个字。
四、写作(60 分)
  • 9.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通过窗子能看见明亮的世界,使用镜子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林清玄

    当代青年需要既向外看世界,又向内看自己。向外,才能积极进取,勇创佳绩; 向内, 才能发现不足,看到真实。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