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2

更新时间:2022-05-11 浏览次数:7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2022·吉林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1)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反常复杂的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4. (4)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的两句词是:
  • 2. (2022·吉林模拟)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是夯实人生基础的课程,让我们走向丰饶和充盈。行走,让人生更精采[甲]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乙]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                              [丙]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缰。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1. (1) 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 (2)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应将改为;    应将改为

    3. (3) [甲] [乙] [丙]应填入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4. (4) 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 3. (2022·吉林模拟)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庚子年夏至,一场“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奇特景象震耳欲聋 , 吸引观者无数。 B . 测量珠峰的所有装备无需脱手套即可一健操作,科技底气让“攀登者”更加心无旁骛 C . 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沿海沿边特色浓郁,游客纷至沓来 , 在此寻幽探秘。 D . 顺境和逆境都是人生常态,不因成功而固步自封 , 也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此之谓智。
  • 4. (2022·吉林模拟) 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且改正。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二、阅读(45分)
  • 5.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事。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意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 (1) 本文作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人名),号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遇其叱咄

      烨然若神人(

      父母岁有裘葛之

      言和而色

    3. (3)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 . 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 . 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 . 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4. (4) 选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5. (5) 文章在写作者求学的艰难过程中,为什么要写到同舍生的穿戴?
  • 6.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 , 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进琴以为别。

    (选自欧阳修《送杨寘序》,有删减)

    [注释]①宫声数引:几首乐曲。宫,与下文中的“羽”同为古代五音之一。②写:宣泄。③杨君:即杨寘(zhì)。 ④剑浦:今福建南平。

    1. (1) 纵观全文,简述“琴”在行文中的作用。
    2. (2) 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B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C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D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3. (3) (甲)(乙)两文同为赠序,都是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劝勉他人,但目的却不相同:甲文劝勉马生;乙文劝勉杨君。(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7. (2022·吉林模拟) 现代文阅读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⑪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⑫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⑬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 09,有删改)

    1. (1)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 (2)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 (3) 第⑿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 (4) 赏析第⒁段的表达效果。
  • 8.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善良是一种修养

    佚   名

    ①近日,有名女辅警在雨中执勤时,见到过路老人没有雨具遮雨,主动上前把雨衣脱下来让给老人,并细心帮着穿好。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就是下意识反应,并且相信换做其他人见到老人这种情况,也会和她一样。这一幕被女辅警的同事拍下,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引发了大家的点赞和共鸣,很多人表示非常感动。

    ②在自己也有需要的时候,先顾着别人,这是一种善良。善良是一种修养,应该成为我们做人的基础。

    ③善良是一种传统美德。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王阳明提倡“良知”,都是在劝人向善。在利益面前约束自己,礼让别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这不是客套,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基本修养。尚在孩提阶段,中国人就熟知“融四岁,知让梨”的故事,明白“要想好,大让小”的道理;在生活中,处处能看到礼让他人的习俗;舍己为人的人,更是受到众口传颂……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多为群体考虑,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④善良更要经过实践淬炼。有了善的意识、向善之心,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习和修养。它可以使善良得到强化,变得自觉。遇到拎着大行李箱的小姑娘,帮着抬一把;见到迷路的老人,帮忙找警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别小瞧一次次身体力行,它可以把善良变成深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

    ⑤善良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正能量。善良是一根火把点燃另一根火把。善良可以驱赶冷漠,让自己的心情更好,亦传递社会以温暖。“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院士将毕生积蓄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因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递善心,就是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人人拿出一份善心,叠加起来,暖意将形成澎湃的暖流,社会该多美好!

    ⑥善良犹如种子,请用道德与良知去浇灌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既守护自己,也为别人遮风档雨。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1)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中执勤女辅警主动把自己的雨衣给没有雨具的老人穿上,这一善举引发大家的点赞和共鸣,很多人都深受感动。 B . 我们学过的课文《鱼我所欲也》中“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可以论证“礼让别人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基本修养”这观点。 C . 第④段的“它可以把善良变成深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一句中的“它”指代的是一次次身体力行”。 D . 结尾段发出号召,号召我们既要用善良来守护自己,也要用善良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2. (2) 选文第③段、第④段不能调换位置的原因是什么?
    3. (3) 选文第⑤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2022·吉林模拟)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极其精彩。 B .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 . 《昆虫记》是一部十卷本科普巨著,体现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D .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2. (2) 根据选段,回答问题

      【甲】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乙】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来就是如此。

      ①上面文字分别出自哪两部名著?作者分别是哪两位?

      ②【甲】【乙】文中涉及两个女性人物是谁?【乙】文中的“你”指谁?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10.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某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

    2. (2) 家住伊水湾小区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物品

      高空抛物杀伤力

      鸡蛋(30克)

      从4楼抛下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的头骨,从25楼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空易拉罐

      15楼抛下可砸破人的头骨,从25 楼可致人死亡。

      西瓜皮(巴掌大)

      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

      铁钉(4厘米长)

      从18楼抛下能插入人的颅骨。

      要求:有称呼语,结合表格所举事例,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达到劝说目的。

    3. (3) 给下面的新闻报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

      (青海新闻网)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据了解,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所学校和6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截至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其中“四分类”桶近2000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四收箱50组,发放干湿两分垃圾袋20万个,更新分类垃圾箱 8000个。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使生活垃圾处理高效运转,垃圾分类的效率明显提升。

  • 11. (2022·吉林模拟) 写作

    题目:把  ▲  写进青春里( 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 学校名; 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