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五)

更新时间:2022-05-17 浏览次数:147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 (2022·重庆模拟)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wù)          冕(guàn)       婷(pīng)         为人知(xiān) B . (nán)       鲜(yán)          摇(yì)          不及防(cùi) C . (qù)       睢(zì)            言(zhēn) 强不舍(guō) D . 角(léng)         养(huàn)       伤(zhōng)        然而止(gă)
  • 2. (2022·重庆模拟)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zhuó ( )落,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三年五彩斑lán()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hàn()无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 3. (2024·仪陇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偏远山区,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是实至名归 B .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他首当其冲 , 报名参加了学校“垃圾分类小分队”。 C . 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 , 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 . 美国一意孤行 , 在各方面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注定是不会得逞的。
  • 4. (2022·重庆模拟)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B .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 C . 她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D .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5. (2022·重庆模拟) 请参照以下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用连续的比喻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

    示例一: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示例二: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备选景物:鸟鸣   溪水   月光   森林

  • 6. (2022·重庆模拟) 名著阅读
    1. (1) 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 . 《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 .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D . 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2.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习题。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他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一次“他”在成长过程中冲破“铁环”的经历。

  • 7. (2022·重庆模拟) 综合性学习

    ××中学开展“冬奥会上看中国”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

      小重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她选取了以下新闻作为今天“一句话新闻”栏目的素材,请帮她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寓意着向空中腾跃、飞翔的意思;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竞赛场馆设计灵感取自中国的“如意”,仿佛一朵美丽洁白的祥云……立足中国文化,体现文化自信、文化内涵、文化创新、文化包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中,中国的设计师独具匠心,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发送出亮丽的中国名片。

    2. (2) 任务二:

      折柳、迎客松、中国结……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中国元素惊艳了世人。小明转发了一条微博:“天涯海角惜别,垂柳相送。”

      请你以“迎客松”或“中国结”为元素进行仿写,与他互动。

    3. (3) 任务三:

      在“走近冬奥”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吉祥物“冰墩墩”的喜爱。请你从名称和形象的角度,说说“冰墩墩”受到追捧的原因。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8. (2022·重庆模拟) 古诗文积累
    1. (1) 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 (2) 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商女讽刺醉生梦死的官僚的诗句是:
    3. (3) 由于初三的学习压力繁重,你的同桌近来萎靡不振,你鼓励他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说:“。”
  • 9.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诏书特下 ,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臣欲奉诏奔驰,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选自李密《陈情表》)

    [注]①特下:特地下达。②拜:授予官职。③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④刘:刘氏,李密的祖母。⑤区区:犹“拳拳”,情意恳切。⑥废远:废止赡养,远离他往。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率三军(  )

      诹善道    ( )

      蒙国恩  ( )

      但以刘日西山( )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 (3) 下列关于【甲】段内容和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句中的“大事”是指刘备临终前托孤之事,意在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 B . 选段中诸葛亮谨守诺言,努力实现政治理想与自我价值,充分彰显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人格。 C . 选段多次提及“先帝”“陛下”,时时不忘先帝“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语言率直质朴,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D . 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抒发了作者对刘禅不理朝政、亲小远贤做法的深度忧虑和愤懑之情。
    4. (4) 同样是面对国家的召唤,【甲】段中的诸葛亮是主动请战,而【乙】段中的李密则“辞不就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10.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哨所的扁担

    戴墨

    ①那个夏天,我在哨所看见了那条扁担。

    ②我蹲点的哨所,不显山不露水,像长在深山之中的一条筋脉。哨所班长是个四级军士长,姓廖,个儿不高,很敦实,在哨所十几年了。

    ③风徐徐吹过哨所,所到之处一片耀眼的青翠。就在那一排耀眼的青翠里,我惊讶地发现了担在廖班长肩上的扁担!一个小战士小声告诉我,从哨所到洞库往返40多分钟的路程,都是廖班长一个人挑,别人换他也不肯。

    ④整齐的队伍又出发了。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担着扁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肩挑的姿势,让我看到的不只是重量,还有那个快被许多人淡忘了的姿势。

    ⑤山中的月色清凉如水,晚上睡不着转到院子里,月光一角,我摸到了白天见到的那条扁担。这条竹制的扁担,已多处皴裂了,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在这沉寂的大山深处,没人说得清扁担的年轮。

    ⑥记得有一天,我曾傻傻地问廖班长,想过当将军吗?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说话间,他蹲下来,拨拉着脚边的豆秧说,这是今年新开的一片地,土是从山上松林里一袋袋背下来的,等到成熟时节,战士们就能吃上毛豆了。哨所后的坡地是草莓,草莓年年自己串根,有四五千棵了,每年6月初开园。以前有个四川兵,在6月12日过生日。后来,哨所就把草莓开园的日子隆重地定在了这一天。

    ⑦廖班长说,那个四川兵真是个好兵,可惜因留队名额少没能留下。那一瞬间,我捕捉到他脸上掠过的惋惜。我理解一个班长的心情,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他就像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

    ⑧我想起大刚昨天讲的,他第一次探家的事儿。到家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系上围裙下厨房,准备露一手。老妈一脸“诚惶诚恐”,以前在家是饭不盛到碗里都不上桌的儿子,离家两年真出息了?老妈不放心地过来看了一眼又一眼,直到色香味俱佳的“可乐鸡”“糖醋鱼”“拔丝地瓜”一一摆上桌。老妈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扯”下来了。晚上,大刚给老妈端洗脚水,没想到又把老妈惹哭了。看老妈流泪,大刚说自己心里特不是滋味,自己为父母做的本来都是平平常常一点小事,没想到他们却感动成那样,可见自己当兵前多么不懂事。他说很奇怪,好像突然发觉自己变了。那种“变”,是他当兵前无法想象的。大刚说,在家休假那些天,他做梦都想哨所,更想廖班长。

    ⑨一天早饭后,趁战士们更换迷彩服的工夫,我偷偷把扁担担在肩膀上,结果连一只桶也没担起来,我的狼狈相没有躲过廖班长的眼睛。我慌忙把目光望向别处。哨所旁,长着一大片太阳花,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我说,我可以带一棵回去栽到阳台的花盆里吗?廖班长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温室里养不活太阳花。

    ⑩周末晚上,廖班长他们的清罐工作告一段落了。开完班务会,想到明天我就要下山了,心里竟有很多不舍。

    ⑪哨所的夜色还是那么清凉。在清凉的夜色中,我又看到了那条熟悉的扁担,一条刻满了岁月凹痕的扁担,一条默默负重的扁担。

    ⑫恍惚间,我觉得廖班长这个普通老兵,多像这条扁担。廖班长负重的身影,默默穿过哨所的小路,穿过那一重重山峦时,他和肩上的扁担何曾分过彼此?

    (有删改)

    1. (1) 文章主要写了廖班长哪几件那?请简要概括。
    2. (2) 文章第⑧段写大刚探家的事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 (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老妈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说尝尝儿子的手艺,不想那扯老长还扯不断的亮晶晶的糖丝儿,竟把老妈的眼泪给“”下来了。(赏析加点词语)

      ②哨所旁,长着一大片太阳化,那金黄的花冠像一颗小小的太阳,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忠贞不渝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华。(赏析句子)

    4. (4) 题目“哨所的扁担”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
    5. (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文章围绕哨所的扁担,通过“北”的见闻和感受组织材料,表现人物形象。 B . 文章第1段到第5段多次提及“我”看到扁担时的心理,暗示它的“不一般”。 C . 廖班长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我”,在临别前“我”“心里竟有很多不舍”。 D . 文章篇末点题,揭示廖班长对哨所扁担的深厚感情,首尾呼应,构思十分巧妙。
  • 11. (2022·重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逛书店时,面对书架上一排排书籍,却不知道该看哪一本,是许多人常有的经历。近年来,选书师应运而生:他们在交流中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为读者挑选适合的书籍。如今,一些实体书店已常设选书师岗位,甚至提供付费选书服务。

    选书师的职业价值在于,让合适的书从“不期而遇”变为“如期而至”。作为书海“导游”,选书师既要积累大量阅读经验,也要善于扣准读者心之所好,从而在读者与海量书籍间架起桥梁。

    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选书师的产生,反映了应对信息过载做减法的趋势。书报电视、网页新闻、手机新闻APP……我们获取信息的屏幕越来越小,信息量却与日俱增。总想快速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就愈发凸显对信息中介的需求,由它们对信息筛选分类、去粗取精。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知识付费行业也是如此:听一段音频就能了解一本书的中心内容,节省时间。

    为信息做减法,也推动着一场供应链变革。新旧信息更迭迅速,简单的归纳整理难以满足受众需求。日益精细的社会分工,让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选书师在一对一沟通中了解读者喜好,数字图书馆通过用户个人档案及时推送新增书目和期刊,资讯类APP、在线教育应用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实现内容定制化……在信息供应链上,“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渐成趋势。

    (选自2021年8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

    上学时有不少类似于“中外文学名著快读”的书,致力于提供便捷取巧的阅读体验,把一部部厚重的文学作品,浓缩为几页纸、几段故事梗概以及名句摘抄。这让学生感到很赚,一个假期过去,个个都“读过”上百本名著。这种方式背后折射出一个思想:读书是以消耗时间为代价,换取有用的信息。我以为,这种想法是无趣的根源。做一切事情,如果都抱着“收获”某种内容的功利目的,最终不免沦为贪多求快的无趣一流。

    内容之外,说不定还有更值得把玩的东西会被忽视。我那位爱听相声的朋友享受的就不是相声的笑料,而是说相声的“节奏”:高低起伏,快慢进退,铺平垫稳,三翻四抖……至于内容本身:“就好像这块玉你是雕成观音还是奥特曼,这个新鲜感很短暂。看第一眼还行,不值得总看。真正有意思的还是刀功。”

    这个时代的人,对信息有一种深刻的崇拜,他们称其为“干货”。现代人假如有一段时间离了“干货”,就像鱼儿离了水一样焦渴。他们无法容忍“缺乏新鲜内容”的阅读体验,常常掷地有声地问:“谁能给一个摘要?”“这篇文章究竟能给我带来哪些信息?”也因此,有了许多投其所好的产品:“一张图让你看懂××”,“一本书让你精通××”,“一个故事告诉你××的本质是什么”,越是提纲挈领,读者越兴奋,感觉瞬间喂饱了自己的大脑,赞曰:“满满全是干货!”

    漫画《七龙珠》里有一种仙豆,吃一粒可以10天不饿。但真正热爱吃饭的人,一定对这种“干货”敬谢不敏,否则,就等于被剥夺了10天的乐趣。对结果的追求,并不足以取代追求结果这一过程的乐趣。爱嗑瓜子的人,都知道妙处就在一嗑一咬间,倒不在于瓜子本身价值几何。嗑瓜子固然是为了吃,可如果只吃不嗑,那过程也乏味得很。商店里有卖剥好的瓜子仁,可以抓起一大把往嘴里塞,但那样并非享受,而是充饥。现代人对于“干货”的孜孜以求,又何尝不是把生活变成了充饥呢?

    (选自李松蔚《只要“干货”的时代病》)

    材料三: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国、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人民日报》2021年4月12日)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书师在一对一沟通中了解读者喜好,可以快速地为读者挑选适合的书籍。 B . 李松蔚认为,读书以消耗时间为代价,换取有用的信息,这种想法是无趣的根源。 C . 网络阅读容易使人产生从众心理,这样的“海量”阅读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常常使人空虚和焦虑。 D . 《只要“干货”的时代病》中的“干货”是指有用的信息。
    2. (2) 材料二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结合材料三,说一说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络信息具有哪些局限性?
    4. (4) 信息时代如何获取信息,以上三则材料持不同的观点,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请结合材料三中的划线句谈谈你的体会。
四、写作(55分)
  • 12. (2022·重庆模拟) 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①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人们看到了他们迎难而上、无惧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敢于迎难而上,源于对冰雪运动的深深热爱。苏翊鸣从小就“泡”在雪场练习,耳朵被冻伤了也不愿离开。谷爱凌认为滑雪“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虽然训练中多有伤痛,依然愿意在比赛中尝试刚学会不久的动作。热爱所从事的冰雪运动,是很多冬奥会参赛运动员的共同特点。因为热爱,他们无惧训练的艰苦;因为热爱,他们无惧运动的风险……他们将热爱发挥到极致,化爱为翼,振翅飞翔,在拼搏中焕发人生光彩。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以“热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的爱好以及你为之付出的努力,

    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你进入中考的考场时,是否会想起;为了这场考试,生活本来的轨迹被改变了多少——或许你摒弃了你的某个爱好,或许你违背了一个约定,或许你放弃了一本好书、一场电影……当你走出中考考场之后,你想做些什么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并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讲述你在两天后跨出中考考场后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分享你不一样的成长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