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张骞 ②玄奘 ③郑和 ④郑成功
材料一: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之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摘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扩大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 7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清朝最初实行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22年(1757年)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且呈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摘编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材料四:我们应该更恰当的认为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这一事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当然,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虽然它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有之大变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材料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美)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三: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而西欧联合的关键是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都长舒曼提出“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一处,这个计划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摘自《教学参考》
材料四:
请回答:
各举一例说明反法西斯力量在军事和政治方面有哪些联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