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六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05-22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茨威格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九位文学、艺术、哲学大家称为“世界建筑师”,称赞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和激情为人类建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古代的诗文中,我们也能寻找到中国人的精神建筑师:孔子教育弟子不断自省,“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最好的践行;韩愈年近半百仍乐观豁达,“②,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最优的心态;王维月下独坐、弹琴长啸“③,明月来相照”是最雅的境界。李白夜闻笛声,“此夜曲中闻折柳,④”,是思乡心切;岑参远赴边塞“⑤,双袖龙钟泪不干”是乡愁难收。他们为中国人建构了一个完整开阔、充满温情的精神世界。《木兰诗》中即便是在“⑥ ,⑦。”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军旅生活的悲壮严酷,还能看到一个勇敢、坚强性格的木兰。

  • 2.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①____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书以立德,立德以立身。曾国藩说的“读书即是立德”,更是直截了当②____指出读书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手段。读书可以让你与很多优秀人物不期而遇,可以让你不再在困顿里忧心忡忡,引领你冲破迷茫的bǎo___垒,走向达观。

    1. (1) 给加点字注音:忧心忡忡
    2. (2) 根据拼音写汉字:bǎo垒
    3. (3) 在①﹣②画线处填写正确的“的”或“地”。

          ②

  •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 , 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B .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 , 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D .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助章”当之无愧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奋刻苦的程度。 B .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 .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 . 当外国友人来东台时,受到了东台人民的热烈欢迎。
  •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集《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代西北部民族被称为“胡”;《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 6. 综合性学习。

    2022年,北京向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的奥运盛会。中国以开放、友好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作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

      作为冬奥会举办国,这是展现我国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与先进文明的时机;对于各参赛国而言,这又是增进国际友谊,加强多元交流的平台。请据此为本届冬奥会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 (2) 任务二:

      作为冬奥会志愿者,你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会与他们沟通交流,结交朋友。你如何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你自己,了解中华文化呢?请你写一份发言提纲。

二、阅读理解(47分)
  • 7. 赏析诗意美景,完成各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 (1) 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8. 探寻名人功绩,完成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节选)

    1. (1) 解释加点词

      邓骘其才( )     乃研核阴阳(

    2. (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安 帝 雅 闻 衡 善 术 学

    3.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无他,但手熟尔。

    4. (4) 结合全文,说说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
  • 9. 感受名家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 10. 领悟美文情感,完成各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天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蒙。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什么,爹?”

    ⑩“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 (1) 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父亲摸黑砍柴、①、②

    2. (2) 第⑤段画线句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
    3. (3) 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④段写父亲的“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⑥段写父亲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息时的心情。
    4.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5)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 11. 名著阅读。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

    (节选自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1. (1) 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2. (2)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三、写作(50分)
  • 12.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将“做一粒   ▲   的种子”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