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班禅活佛直辖于清廷
②雍和宫在故宫内廷之中
③理藩院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
④清朝对蒙古等地区的统治取得显著的成果
①希冀青年不断进步
②积极号召青年向十月革命学习
③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④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
1992——2000 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表(部分)
年份 | 出口额/亿美元 | 进口额/亿美元 |
1992 | 91 | 92 |
1994 | 164 | 158 |
1996 | 206 | 224 |
1998 | 239 | 265 |
2000 | 301 | 359 |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②“乌拉圭回合”的举行
③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②德国蓄谋己久, 准备充分, 军事力量强大, 战术先进
③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
④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 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材料一:长城在军事上并不只是具备防御功能。当中原王朝转入战略进攻态势时,烽燧亭障随着前锋兵马 的挺进而向前延伸。在西汉势力向西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列置亭障具有关键意义。这些亭障构 成防御线,构成交通线,也构成供应线。这些亭障还为汉向更西的地方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提供保 障。
——据田余庆《论轮台诏》 等整理
材料二: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与农牧交错带位置移动关系图
注:实线代表温度变化,以 0 线代表 1980 年温度水平。虚线代表农牧交错带移动位置,以 0 线代表 1980 年农牧交错带的位置,以北移为正方向,以南移为负方向。
秦汉: 公元前 221—公元 220 年,明朝: 公元 1368— 1644 年。
——李霞《基于 GIS 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时空变化及特征研究》
材料一: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来看,智者的出现应当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事件。这不仅因为它直接反映了 当时希腊雅典的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变。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都 可以看作是自然哲学家,他们对自然的解释使得他们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最有智慧的人。对他们来说,解 释自然是人性求知使然。但是,智者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
——摘自丛日云主编《西方文明讲演录》
材料二:毋庸置疑,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希腊文化的智慧无论在任何世界都通用,他一 定把这些道理言传身教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前线时,一直随身携带老师亚里士多德校订并赠送给他 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 。
—— 引 自【 日】 本村凌二《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
材料一: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围绕西人在华架建电报的较量
一 “持议甚坚”: 西 人的请设 |
列强软硬兼施请设电报 |
二 “ 力 为 设 法 阻 止”: 清政府的因应 |
“恐有洋人私设铜线等事,谨遵照条约所属(嘱) ,随时查阻”; “上侵国家 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若至万不能禁时,惟有 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一法”。 |
三 “界限分明”: 中 西较量的结果 |
经过严重对峙,双方皆让步,形成西人可在中国领海敷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 岸的格局。 |
四 余论: 历史的另面 |
与对待列强向一些领域扩张的态度大异其趣,面对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之势, 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长期担任电报局督办的盛宣怀称: “说者谓 通商以来,能自保主权者,电事为最。 ”虽存溢美之处,但实属有因。 |
——据夏维奇《晚清电报建设与社会变迁—— 以有线电报为考察中心》 整理
材料二:对于电报技术引进,洋务派将其融入到原有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这种在对宏观环境 变革极小的条件下引进近代科技,并将其融入到传统社会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解决科学化与传统社会的冲 突,但并没有顺应科学化的要求,而是顺应了封建统治的要求。
——摘自包羽《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技术—— 国际技术转移视角的研究》
材料三:近代中国面临西潮冲击,中国向何处去? 很多读书人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早期维新派代表郑 观应说: “英国电报设于王家,商民欲通信者收其费,岁以所入济局用,往往致赢……昔普、法构兵,普 人行军处遍设电线,而尽毁法人所设,遂以败法……盖兵贵神速,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莫电 线若矣……夫轮船、枪炮等物,中国仿行有年,损益犹或参半,电报则有益无损,何不一试之耶? ”进一 步考察其立论基础,其中“兵贵神速”语出《孙子》 ;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语出《汉书》 ,皆为中 国之历史智慧。
一份 1896 年的报纸云: “乃近有匪徒造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 之神主牌……此语传遍远近,乡愚皆信以为真。 ”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年间,乡民不知电报为何物者 仍是常事。这一切提示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必将是一渐进的、缓慢的乃至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 就。
——摘自夏维奇《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
材料一:自由与平等代表了理性主义的不同方面。在自由主义引导下,18— 19 世纪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 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但是,追求个人解放,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性却被淹没了,社会平等被忽视,造就 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
材料二:面对危机,一些富有远见、务实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如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拯救和改造资本 主义的措施和思想,出现了 20 世纪资本主义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在内在逻辑 上与之一致的系列改革。这次调整使 19 世纪经典意义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发生变化, 自由主义中注入了平 等和公正的元素,如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最低工资,承 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材料三:1973 年,一场始发于英国,扩展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经济 低速增长甚至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纠缠在一起。这种竿见的经济现象表明,战后西方凯恩斯主义 的国家干预政策失灵。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以“里根革命”和“撒切尔夫人改革”为代表的 20 世纪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次调整。改革者们绝不是完全回到自由放任的老路。在现代科技革命所造成的新形势面前, 资本主义需要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的平衡,一个效益与公平的契合点。
——摘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 20 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