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第...

更新时间:2022-05-31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世界已经习惯于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是欧洲主导时代遗留下来的重大成果之一。一系列基于民族认同、以民族为行为主体的主权国家建立起来;没有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急切渴望步入这一行列。作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的单位和行为体,民族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只是在 19 世纪末由于实力的差距不得不加入由西方霸权主导的世界体系,因而才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此后的 100 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自己描述为民族国家而非文明国家,尽管其首要的身份和主要特征明显如此。现在,中国的身份同时具有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双重属性。从历史和建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作为积贫积弱的后果,它又被迫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或者,正如白鲁恂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所得出的结论一样:“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然而,未来这两种身份将如何演进、互动乃至冲突,至今仍无定论。

    中国学者金观涛说:“(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除了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启迪和力量之外,在中国文化中找不到任何一种可以令中国人接受的机制与现实抗争。”中国学者黄平写道:“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几乎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密切相连,如果没有历史背景,我们就无法解释它。不仅仅是学者,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他们都活在历史中,承载着历史,为历史代言。”杜维明评论道:“当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中国人谈论杜甫的诗歌、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论语》时,他们言谈中透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人们将杜甫、司马迁、儒家学说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表明传统思想将永远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文明国家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理解中国的基础,更是在很多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国的身份认同基本上就是从文化因素, 如语言、家庭规范、社会关系结构等衍生而来的,而非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物。其次,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政治毋庸置疑的第一要务。第三,维护、保持这种文明的统一性,被视为国家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被赋予了远超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第四,尽管鲜为人知,但中国作为一个大陆性的文明国家,接受了并且需要一种基于地区多样性的多元化。第五,文明国家这一特征对中国的影响绝非仅限于近现代,而是至少有两千年之久。这的确令人称奇。历史一直在对当下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当下行事的指南和标尺。“文明”一词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遥远、间接的影响和消极、被动的存在。然而, 在中国,历史和文明均是鲜活地持续至今:中华文明这一理念,并非一个静止的、毫无生气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为中国人界定国家和自我认知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摘自英国马丁•雅克《大国雄心——一个永不褪色的大国梦》

    材料二:

    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一个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要心怀敬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虽然古老,但至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简陋的西方话语所说的所谓“先进”和“落后”、“民主”和“专制”、“高人权”和“低人权” 这种过分简约的概念可以概括的。中华文明的内涵要比这些概念远为丰富。凡是能够持续数千年而不断的存在,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乃至伟大的智慧,我们切忌简单地拿西方所谓现代性的标准来随意否定自己的文明,而是要像对待一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认真地呵护,理性地分析,看看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成就与辉煌,看看它还能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特殊的意义。其中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继承发扬和推陈出新而成为我们超越西方模式的最大精神和智力资源。

    “文明型国家”既是一个国家,又是“百国之和”。作为一个国家,它有世界上最难得的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作为“百国之和”,它有世界上最罕见的内部差异性和复杂性。在中国模式的引导下,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人口、土地、历史、文化四大“超级因素”构成了中国崛起的最大优势:中国有世界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

     

    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反之,如果中国放弃中国模式,转而照搬西方模式,中国自己“文明型国家”的优势恐怕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最大优势也可能会变成自己的最大劣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意识到中国崛起对中国自身,对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伟大意义。

    摘自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鲁恂认为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但两种属性未来如何演化, 尚未形成定论。

      B . 金观涛认为中国的发展要从历史中去寻找方法智慧解决现实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C . 杜维明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谈论现实时常会联系文学、史学等经典,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D . 发展的、动态有机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国家界定,提供了最主要的认同与认知背景。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史对今天存在着巨大影响,中国人行事,总愿意从历史经验找到方法与理论依据。

      B . 中华文明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不能够用现代西方社会的话语概念来解释。 C . “百国之和”,是指无数个的小国家,不断竞争、冲突、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 D . 唯有照搬西方模式 ,才能更好地体现文明型国家的优势。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都有“国家”意识,请选出符合“文明型国家”观点的一项是(     )
      A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霍去病

      B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 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兴中会宣言》 D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北大迎新会上,来自东北的小张向大家介绍自己:我 18 岁了,我是满族人,我也是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小张的自我介绍,是如何体现作为“百国之和”的文明型国家国民的身份认知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2. (2022高二上·辽宁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 20 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问归还什么?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 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 “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 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 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 30 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

    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

    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

    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 住。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

    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

    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 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

    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

    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

    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

    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

    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 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

    友人夫妇,顿时肃然。

    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 友人愧曰:“当然当然。”

    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

    青年回答:“3 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 不欲换钱。”

    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 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

    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 青年坚拒不受。

    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 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

    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

    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

    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年来京归还古砚,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 B . 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对视,嗫嚅而言,害怕青年此来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C . 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足见他的大智大勇。后来伐树遇到危险, 伐木队长为了救他牺牲了性命,这使得队长妻儿以后的生活很艰难。 D . 小说结尾青年拒收五千元,友人只好展纸挥毫,题字相赠,因为自己是中年书法家, 墨迹很是值钱。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B . 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准确华丽的语言风格。 C . 小说结尾友人的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我”的心中暗思,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具有余韵悠长的效果。 D . “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集中、紧凑地展开,也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古砚情,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3. (3) 小说中林区青年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小说主要写青年来京归还古砚,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青年讲述一段往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 3.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文言文阅读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景祐

    初,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康定初,范公起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辞不就。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久而益炽。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其后诸公卒以

    党议不得久留于朝。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

    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赐.三.品.服.,仍知谏院。嘉祐初,判太常寺。二年,权

    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

    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自

    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 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呜呼!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

    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选自苏辙《栾城集》,有删改)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君但退小人之伪朋(《栾城集》)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苏武传》) B . 公性恶(《栾城集》)      屈平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C . 乐其风土,卜居焉(《栾城集》)     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D . 而文气衰弱,不能振(《栾城集》)     怀王行,入武关(《屈原列传》)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B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C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D .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
    3. (3) 下列对本文及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B . 讳,名讳。古人说话作文时为了避讳,不直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和号。 C . 赐三品服,文中指给未及三品的欧阳修赐予三品官服,以示皇帝的恩宠。 D .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进献《朋党论》,指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得到人君的任用,使得那些议论他结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B . 为国选才时,欧阳修以文风古朴为重要原则,严厉打击那些因文风奇险怪异而知名的人,此举开始时引发非议,最终却扭转了文风。 C . 包公威严治下,声名显赫。欧阳修接替他执掌开封府后,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 也不追求显赫的声誉,展现了不同的行事风格。 D . 韩愈大力倡导文章复古,志在革除文弊;而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苏辙认为文章能够废而复兴,这两人功不可没。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 4.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古代诗歌鉴赏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翻:通“反”。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掠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②孙吴:指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和吴起。③闭门:指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二句以“沙漠”“塞垣”等景物勾勒出一幅塞外萧条苍凉的图画。 B . “何萧条”既是对上文景象的概括,又引出下文诗人因国破家亡引发的愁绪。 C . 第七、八句既表达对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又体现了对统治者的强烈的不满。 D . “何”“一到”“每愁”“岂无”等词体现了诗人对现实遭遇的强烈的愤懑之情。
    2. (2)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 5.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文章”的社会功能提到了“经国之大业, ” 的高度。
    2. (2) 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意在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政策;
    3. (3)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的“忧劳可以兴国,”的结论,今天读来,依然在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
    4. (4) 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层境界中,用“  ”一句表现矢志追求的执着精神。
    5. (5) 艺术手法运用恰当, 可使诗歌的语言更富表现力。如在《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6. (6)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以声写声、以形绘声的手法描绘箜篌乐:“昆山玉碎凤凰叫,。”想象奇特,形象生动。
    7. (7) 《燕歌行并序》中的“,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战士和将军的苦与乐。
    8. (8) 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庄周、望帝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望帝春心托杜鹃。”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 6.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I

    《美的历程》恐怕是李泽厚先生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这部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经典之作,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一经出版,便掀起畅销热潮。在那个人们的思想刚刚开始解放,对美的追求刚刚开始复苏的年代,《美的历程》               , 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读物,深深影响了那一代的年青人。该书自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之美开始,到明清时期的文艺思潮结束,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发展过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漫长而    的“美的历程”。冯友兰曾盛赞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在这本书中,李泽厚用才气逼人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那些艺术作品的动人风貌,同时也       地概括了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特征;更重要的是,

    (    ),这使他的观点   , 发前人所未发。在他看来,艺术的风格与审美的趣

    味,是由现实生活决定的。因此他对看似杂乱无章、充满偶然性的美学现象加以分析, 为了研究美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自然之间的种种关联,而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潜藏着的内在规律。

    1. (1)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风靡一时     动人心魄   高屋建瓴   独树一帜 B . 脱颖而出     动人心魄   微言大义   匠心独运 C . 风靡一时     沁人心脾   微言大义   匠心独运 D . 脱颖而出     沁人心脾   高屋建瓴   独树一帜
    2. (2) 下列填入上文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开拓性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表现

      B . 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他那里被开拓性地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表现 C . 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他那里被开拓性地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成因 D . 他开拓性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成因
    3. (3) 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探讨美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必然关联,来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潜藏着的内在规律。

      B . 通过探讨美与人类、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联,来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潜藏着的内在规律。 C . 为了探讨美与人类、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联,而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潜藏着的内在规律。 D . 为了探讨美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必然关联,而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潜藏着的内在规律。
  • 7.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仔细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思考它们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漫画一:                                                                          漫画二:

                这是平等                                                                          这是公正

    1. (1) 请从以上两幅漫画中任选一幅描述画面的内容。
    2. (2) 看完漫画,关于公平与公正,你有了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两幅漫画分条陈述。
四、作文(60 分)
  • 8. (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京夏季残奥会上,中国游泳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写字、绣十字绣    都不在

    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和坚强。卢冬说,她也爱吃、爱玩、爱闹, 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她希望大家把她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得下去”又能“站得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学习、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