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人生的某个阶段,如果有恰如其[fèn] ① 的古诗文跨越时空打动我们,那是幸福的。这种打动的背后,不是“古诗文鉴赏书[jí] ② ”中总结出的“主题思想”,不是专家学者[huì](A.晦 B.诲) ③ 涩的专著论述中流露出的高级感,而是某种情境下自然散发出的生命[xīn] ④ 香。 为此,我们特意举办“亲近诗文”创意大赛活动。望大家积极参加。 |
小瑞:我们可以为教室布置“对话经典”贴贴墙,如:
“①,白露为霜。”河边芦苇郁郁葱葱,晶莹透亮的露水已凝结成霜。这是诗,这是远方,这是经典。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②。”无一笔写水,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深远。经典是有生命的。
小安:这个创意不错,还可以制作小书灯。比如,我们将“③悠悠我心”,“④,君子好逑”“⑤黄梅时节家家雨,”“⑥树树皆秋色,”等古诗文名句,用毛笔书写在灯罩上,暮色四合时点亮灯,给人雅致又温情的感觉。
小语:我赞同将古诗文与生活关联起来,这种创意很好。我想制作一枚书签,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⑦,”题在书签上,送给我即将搬家的对门伙伴,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小文:“子曰:⑧,(《论语》)”,你们精彩的创意让我学到了很多。
好孩子,你忙,你提笔远不如弹琴那么容易。 我也忙,可是我十分钟一刻钟就能给你写上一张纸。只要你不嫌繁烦,我可以经常跟你谈天,譬如听我独白。只要你的静默不是因为病了,我决不多操心。
一九五四年二月四日
①好吧,我们不再要求你多写信。 ②弹琴重要,写信不重要。
茶之殇
顾文显
①客人在小木桌前坐下,黄阿财把一盏茶双手奉上。
②好茶!客人失声赞叹。他轻吹了一下茶雾,眯着眼凑近茶盏,一副怡然享受的神情。片刻,才用嘴唇沾了下茶汁,细品;再呷,再品;然后,饮一大口,微闭上眼,良久不出声。
③黄阿财紧张得如同一个等待判决的囚徒,大气不出。他想知道这位行止不俗的客人如何评价他的茶,却又不敢问,对方如果说出他最怕听的话,他情何以堪。
④“神品!”客人到底还是开了口,“好茶呀。此茶生于赤土地,日光温而不炽,早晚露水充足,当为茶林南边面临池塘,雾气蒸腾又被微风吹拂,围绕茶林……”
⑤“太对了!”黄阿财眼睛大了一圈。
⑥“此茶是明前茶,可惜采摘时淋了雨水。”
⑦黄阿财皱起眉头回忆,果然路途遇雨,尽管他把蓑衣蒙在茶篓上,可下坡时摔了一跤,蓑衣从茶篓上滑落,茶叶可不就淋了点雨。
⑧“先生真是神人。”
⑨“神人不敢,对茶略知一二吧。”客人微笑,“你这水也好,是山泉,山高至少五丈。”的确如此!黄阿财佩服得五体投地。
⑩客人边品茶,边点评,黄阿财不断换茶、换水,客人沾唇便点破,这茶长处在哪儿,瑕疵在哪儿,甚至烧水用的什么壶,壶中水多滚了片刻都一一细数,如亲眼所见。
⑪黄阿财活到四十多岁,接触的茶客不计其数,从来没见到甚至没想到有如此识茶的奇人,夸奖他的茶比夸奖他的儿女都让他欣慰,并且,人家夸得是如此得体。
⑫两人真是相见恨晚,话题离不开的就是个茶字。于是,客人提议,结拜为异性兄弟吧,黄阿财求之不得呀。
⑬“茶有高贵雅洁出世的气质,贤弟所植茶树,处处凝结心血,这茶如被皇上看到,一定封为贡品。”到此时客人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原来是途经此处去北方上任的知府!
⑭仁兄离开,黄阿财送上最好的茶,两人紧紧拥抱,泪洒襟袍。
⑮黄阿财对茶又多了些认识,他一片心思越发用在了茶上。他牢记对仁兄的承诺,分手之后,终日盼啊盼,直盼到新茶下来,必把最好的茶以祖传秘方密封,托商旅捎去北方,请仁兄品尝到他做弟弟的一片心意。哥哥也捎回一些北方的土产作为答谢。
⑯茶成了兄弟传送情谊的使者。
⑰一晃五年过去了。
⑱苦哇。少了茶,知音信息不知;而有了茶,渴望见面的感觉日炽,黄阿财一天比一天更思念仁兄,最后,达到茶饭无心的地步。他带上最精心采摘制作的好茶,亲自去北方探望兄长。黄阿财沿途只住鸡毛小店。饭后,旅客们并不马上入睡,大家天南地北闲聊,渐渐地话题就转到了赃官身上,说某知府如何如何吃人不吐骨头,地皮刮掉三分,百姓怨声载道……黄阿财听得呆了,那赃官不正是他以茶相知、朝思暮想的仁兄吗?
⑲黄阿财如何肯信这道听途说。仁兄品性高雅,言行卓尔不凡,不入俗流,必是有人因妒生恨,中伤于他。他次日起大早赶路,把双耳用棉团塞上,不听那些流言蜚语。
⑳然而塞住耳朵,却不能捂住双眼。进入仁兄管辖的境内,黄阿财看到的是田地荒芜,满目苍凉,路人骨瘦如柴,有许多更是拄棍挎筐外出乞讨。他把棉团扯出,这回灌入双耳的全是祖咒他那仁兄的恶言恶语,人们把那位知府称作瘟神,家家茅房里竖着一块木牌,写着“瘟君正位” ……
21 黄阿财浊泪如雨。
22 为什么还要面见本人验证呢,把辖下的百姓治理到如此贫穷,此官不杀,天理何在,然而,这不是他一个百姓能做到的。
23 黄阿财再不向前一步。他找了个无人管理的臭水塘,把茶叶丢进污水里,嘴里喃喃道:“他本来可能是一撮好茶,只不过经世俗这浊水浸泡,并且泡得太久,味道焉能不变……”
24 黄阿财回乡,一把火将茶林点燃。乡邻们谁也劝不住。
(选自《小说月刊》2019年第11期)
乡邻们说,茶无非是棵树。他说,不,树通人性。当年那赃官在茶林中行走,经他沾染的茶就算再醇,也为欺世之味,不毁掉重植,他情何以堪!
冬奥风采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月4日立春开启,请你参加下列活动。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的名字是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冬梦设计秉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设计展现了汉字“冬”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小瑞: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国家速滑馆。国家速滑馆被誉为“① ”,“把坚硬的水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小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大家一定很熟悉了。目前,“水立方”内新搭建了可转换结构,并安装了可拆卸的制冰系统,形成了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凭借这套制冰系统,“水立方”摇身一变为“② ”。它成为世界上首个既可以运行水上项目,又可以运行冰上项目的奥运场馆。
小语:五棵松体育中心可是咱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项目的比赛场馆,那里记录了令人难忘的高光时刻。取名为“③ ”的场馆,多彩外幕墙像由无数片飘落的雪花构成。该场馆首次引进溶液除湿系统,与传统的除湿方式相比,它可以降低约50%的能耗。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为“冰糖葫芦”,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修改专家组建议这个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并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和立体化的修改方向。之后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进行了反复探索,又确定了“被冰壳包裹的熊猫”这一新创意。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紧密,于是又经过无数次探讨,产生了融进“冰丝带”元素的创意。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瞬间变成了“宇航熊猫”,有了未来感、科技感。紧接着,设计团队又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进一步创意: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 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瓶颈突破之后,团队朝着更精确的方向进行细节修改,例如,在熊猫的掌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吉祥物的名字也经过了反复斟酌。曾用名“冰墩儿”,来自最初的创意“糖墩儿”(冰糖葫芦),但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最后就改成了“冰墩墩”。
解说:2022年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专用艺术字,以行楷结构为基础,起笔和收笔采用方头笔刷的处理方式,使字体视觉上充满坚实有力、刀笔相生的笔意,体现了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
【甲】_____望
【清】周容
独立空庭日没西,归鸦风急翼难齐。
故园小阁疏篱外,乌桕梢头各早栖。
【乙】_____望
【清】周容
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
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前剥蟹脐。
【甲】望 【乙】望
【甲】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食蚝
宋·苏轼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热,正尔啖嚼,又益煮者。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选自苏轼《献蚝帖》,有删减)
【丙】东坡海南食蚝
明·陆树声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选自明代陆树声所著《清暑笔谈》。书中记载的这则东坡轶事,是颇能反映苏轼幽默感的一篇小品文。)
文言词语 |
方法提示 |
解释 |
①取其大者炙热 |
字源推测:小篆 |
|
②每戒过子慎勿说 |
课内迁移:戒之曰(《富贵不能淫》) |
|
③食蚝而美 |
重要语法:词类活用 |
|
④使士大夫而乐南徙 |
查阅字典:①派遣、支使;②使用;③让、叫、致使;④假如;⑤奉使命办事的人 |
(填序号) |
无 令 中 朝 士 大 夫 知 恐 争 谋 南 徙 以 分 此 味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