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政...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②法律体现剥削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③法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有人类出现之后就产生了

    ④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是为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需要产生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我国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始于( )
    A . 夏朝 B . 春秋战国时期 C . 西汉时期 D . 唐朝时
  • 3. 中国较为完备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的封建法典是( )
    A . 《法经》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唐律疏议》 D . 《秦律》
  • 4.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 )

    ①地理环境、人口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③社会历史、传统习惯    ④政治思想、道德规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这表明( )

    ①法是社会各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规范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④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这意味着,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 )

    ①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②按被侵害人的意愿加以惩罚

    ③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使行为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中国公安机关将坚决支持并履行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恐怖主义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说明( )
    A .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B . 法反映社会各阶级的共同意志 C .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 . 法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更全面地构建起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保障人权夯实法制基础。这表明( )

    ①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我国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③中国人权的法治保障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④中国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9.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历史的天空俯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每一个新进展,都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新飞跃。这表明( )

    ①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是治国之重器

    ②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下列古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①如平直必以准绳      

    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④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
    A . 工作重点 B . 工作布局 C . 总目标 D . 基本要求
  • 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提出意义在于( )
    A . 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 B . 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C .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D . 提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方法
  • 1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核心要义的提出( )

    ①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②规范了国家权力体系的合理配置

    ③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④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4.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这启示我们( )
    A . 必须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领导 B .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 .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D . 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15.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法治的关系

    ③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根本原则。这是因为( )

    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②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③人民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国家规定,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再给予特殊的优惠优待。该规定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①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才属于特权

    ②没有正当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特权

    ③法律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④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8.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这句法律格言告诉我们( )
    A .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并不一定是平等的 B .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C . 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 D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 19.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这启示我们国家治理必须( )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③重视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强化法治文化对道德的支撑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这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必须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联系

    ②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③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④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包括( )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是( )

    ①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坚持制度自信,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要求我们必须形成( )

    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③严密的政府监督体系     

    ④有力的法治约束体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5.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离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就会失去其政治优势;党的领导不强,社会主义法治就难葆其生命活力。这启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 )
    A . 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B . 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C .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国法治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全面依法治国被确立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奠定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法治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必经之路,成为社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日益提高;法治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成效显著。

    结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说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文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提出“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这一重大命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将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根本目的。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结合材料,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