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季舂纪》 | “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
《黄帝内经》 |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
东汉张仲景 | 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 |
隋代巢元方 | 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 |
明末吴又可 | 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 |
①符合近代城市的特征
②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③有些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④部分兼具军事防御和经济活动功能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古埃及修建金字塔,并在塔顶修建祭祀神灵的神庙
③玛雅人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④古希腊苏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学基础
①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
②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③5世纪时,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
④桑奇大塔是印度教建筑的代表
①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
②集体住宅和复合式公寓的建筑形态
③主次分明、院落有序的住宅布局结构
④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的建筑特征
时间 | 大事 |
1562年 | 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
1670—1776年 | 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
1807年 | 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
1833年 | 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
①欧美之间建立商业联系
②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
③中国的瓷器远销至欧洲
④全球贸易网络最终形成
材料一
16世纪~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会束手无策。英国王室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防疫工作。为了防控疫情扩散,英国当局采取医学隔离、物件消毒、禁止公共集会、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及捕杀流浪动物等措施,同时采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理病痛。尽管有信徒进行抵制,但政府依然强制推行。英国的防疫不仅来自欧陆防疫经验,而且也来自地方长期防疫实践,更来自医生专业性建议,是多方面智慧的结晶。在各方努力下,英国的防疫措施加快了瘟疫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
材料二
2011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2002年的21.5亿人次增加到62.7亿人次,住院人数由2002年的5991万人增加到1.5亿人。中国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年均就诊4.6次,每百居民住院11.3人,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5%,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居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可及性显著提高。15分钟内可到达医疗机构住户比例,由2003年的80.7%提高到2011年的83.3%,其中农村地区为80.8%。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立无偿献血制度,血液安全得到保障。
——摘编自《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2012年版)
材料一
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摘编自[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巴拉契亚山脉至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急需开发。美国政府采取了鼓励自由移民的政策,其中最有效的是1820年的《土地法令》,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入和向西迁移。移居美国的西北欧移民,许多人经历了欧洲的工业化。据记载,移民中多为14—44岁的青壮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艰苦而低收入的工作,如采矿和修筑铁路等。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美国的移民来自广泛的区域,入境后在认同美利坚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
——摘编自刘燏《移民对近代美国发展的贡献》等
材料一
1865—1916 年是美国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铁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美国大陆铁路里程由1861年的3万英里增长到1916年的25.4万英里,铁路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量占整个交通运输周转量的份额达到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
——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
材料二
建国初的铁路建设促使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联成一体,深度互融,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国家的政治稳定;铁路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脉搏”,在打破敌人封锁、开展城乡交流、攻坚克难的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凸显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使得战备需求下的军事运输能力得以提高,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铁路国际联运业务的开辟,打破了我国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融,强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人民铁路事业的积极发展,彻底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姜尧《中国共产党与建国初的铁路建设研究》
材料三
在铁路出现之前,各城市有自己的时间,按照各自的经度确定。但在铁路形成网络,列车四通八达之后,时间的标准化就十分必要了。今天的美国人,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时区是铁路需要保持准确计时的产物……虽然很多早期的乘客是为了做生意而乘火车,但铁路公司很快就高兴地发现,休闲旅游能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可以说铁路使得休闲大众化并把它变成大生意。
——摘编自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摘编自厉以宁等《读懂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