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内容 | 六国 | 秦国 |
墓葬等级序列 | 多阶层、小间隔 | 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格落差巨大 |
城址等级序列 | 国都以下逐级递减 | 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
货币 | 形态和铭文多样化 | 统一的“半两”钱 |
秦灭六国原因 | 《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 皇帝哀觽,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
秦王朝的统治 | 《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
秦始皇的形象 | 《东观刻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
据此可知,秦始皇意在( )
地区 | 占全国面积的比例(%) | 县级城市数(个) | 户数(万) |
荆州(今湖北、湖南等地) | 10.82 | 79 | 399 |
青州(今山东部分地区) | 1.31 | 120 | 299 |
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等) | 2.25 | 138 | 279 |
扬州(今江西、浙江等) | 11.31 | 61 | 433 |
司州(今河北、河南等) | 3.98 | 132 | 307 |
材料一:春秋时期,儒家思想首先确定了“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的文化认同原则。孔子就主张用西周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来作为分辨夷夏的标准,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孟子也沿袭了西周以来将中原以外的文化落后地区和民族称为蛮、夷、狄、戎的说法,并将“夏”与“夷”对举,主张用华夏的农业文明改变蛮夷等落后国家的文化,实现“天下定于一”的目标。在儒家文化中,国家是家庭的扩大,世界又是国家的延伸,因此,用华夏文明的天道教化来慑服周边夷族的初衷,孕育了华夏中心主义的情结。
——摘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采用大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积极推进改革,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下诏祭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材料:当战国时代,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静无为之学,当然要见重于时。所以虽有一个叔孙通,制朝仪,定法律,然而只是个庙堂上的事,至于政治主义,则自萧何、曹参,以至于文帝、景帝,都是一贯的。……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主,什么兴辟雍、行巡守、封禅等,在他都是不惮劳费的。于是儒家之学,就于此时兴起了。……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又听公孙弘的话专为通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于是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胜的位置。…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角度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西周时期,贵族军事制度是宗法分封制度的重要保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不断分裂瓦解。作为军队主力的国人阶层也逐渐发生分化,很多国人逐渐沦为庶人,甚至到处流浪。这样,贵族军队就失去了基本的兵源,出现了“公乘无人,卒列无长”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在诸侯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推行一种地方征兵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龄的男子,都要为国家服兵役一年或两年,军队的成员也由过去的以国人为主变为以农民为主。这种地方征兵制成为一种普遍兵役制,使各诸侯国有了稳定的兵源,使各诸侯目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摘编自《文物中国史·春秋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