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 出处 |
汉文帝指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于是“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 《汉书》卷四《文帝纪》 |
汉宣帝曾下诏“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 | 《汉书》卷八《宣帝纪》 |
(东)汉顺帝“赐民年八十以上米,人一斛,肉二十斤,洒五斗;九十以上加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 《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
姓名 | 国籍 | 职务 | 服务军舰 |
汉纳根 | 德国 | 北洋舰队总查 | 定远舰(舰队指挥舰) |
马吉芬 | 英国 | 帮办管带 | 镇远舰(主力战舰) |
余惕尔 | 英国 | 总管轮 | 致远舰(主力战舰) |
材料一:明朝长城地带“田野日辟,商费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在中国历史上,长城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防线,又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线;既是农、牧经济的自然分界线,又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线。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与经济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清政府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由于对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
——摘编自江耀琴《中国古代》
材料三:墙文化的诞生是原始初民抵御有害自然的最初尝试。墙文化发展到长城的屡废屡兴而为地球之荣耀。现在重审传统文化,墙文化这一分支也有不足,即禁铟了墙内人的视野与思维。
——摘编自刘利生《中国居民·建筑艺术》
材料一:筹备于南京、出版于武汉、后迁至重庆的《新华日报》,可以说是周恩来一手领导创办的。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周恩来提出要在国统区办宣传抗日的报刊。经过他多次与国民党交涉,并直接领导报刊的筹备工作,到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刊《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办。
——摘编自董小玉《抗战烽火中的报春花-简述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的贡献》
材料二:题32表为1941年《新华日报》关于美国援助苏联的评论文章一览表
日期 |
文章题目 |
日期 |
文章题目 |
1941.01.24 |
《美国撤销对苏“道义禁运”》 |
1941.02.09 |
《美苏关系》 |
1941.06.13 |
《苏英美团结益坚强》 |
1941.06.16 |
《热烈欢迎苏美协定》 |
1941.07.31 |
《同盟国应尽力援苏》 |
1941.08.06 |
《美苏更加接近》 |
1941.08.09 |
《读美苏正式换文》 |
1941.08.17 |
《罗丘致斯大林函》 |
1941.09.05 |
《英美赴苏代表团》 |
1941.10.15 |
《发挥伟大的援苏力量》 |
1941.10.25 |
《中苏英美密切的联合起来!》 |
1941.11.22 |
《加强和扩大援苏反德运动》 |
——摘编自《新华日报(影印版,1-25册)》
材料三:1946年7月,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因反对独裁统治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重庆《新华日报》从次日开始发表新闻和评论,揭露事件真相,转载延安《解放日报》社论,驳斥《中央日报》掩盖“杀人者”的宣传。《新华日报》以《追悼李闻大会特刊》,报道了重庆6000余人和上海各界5000余人召开的追悼大会。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该报在国统区坚持了9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共出版3231期。
——摘编自刘建明《红色报刊向人民报刊的转型》
材料一:
1941-1945年法西斯德国及其欧洲同盟国的陆军在各战场的分布
战场 |
1941.6.22 |
1942.4 |
1942.11 |
1943.4 |
1944.1 |
1944.6 |
1945.1 |
苏德战场 |
190 |
219 |
266 |
233 |
245 |
239.5 |
195.5 |
其他战场 |
9 |
11 |
12.5 |
14.5 |
21 |
85 |
107 |
(注:表中军队分布按师计算)
——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
题33表
材料二:1943年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出使莫斯科》是一部带有浓厚的赞誉苏联气氛的影片。电影改编自美国前驻苏联大使约瑟夫·戴维斯的同名回忆录。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戴维斯赴任过程以及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影片着重记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1944年米高梅公司出产《俄国之歌》,同样也是热情洋溢地为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高唱赞歌。四十年代末冷战开启后,这两部影片都成为了国会非美活动委员会的指控对象,《出使莫斯科》的剧本撰写人上了黑名单。好莱坞也紧跟冷战的步伐,生产了一大批符合冷战形势需要的影片。
——金衡山《银幕中的冷战表征》
材料三:俄罗斯与美国近期围绕二战历史问题龃龉不断。美国国防部日前发布文件称,“二战始于德国和苏联入侵波兰之时”。随后在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5月)8日,即纪念二战胜利日当天,白宫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说,美国和英国战胜了纳粹德国,美国精神永远胜利。美国此次无视苏联二战期间贡献,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拉拢部分北约国家。
——新华社《涉俄二战“历史叙事”之争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