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9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2022·南京模拟)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 (1) 煤、石油和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各成分进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2. (2) 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填字母)。
      A .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 推动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 . 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D . 提倡公民绿色出行
    3. (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科学家研究利用催化剂,实现了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 , 原理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022·南京模拟)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 氯化钾 B . 植物油 C . 面粉 D . 高锰酸钾
    2. (2) 下列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填字母)。
      A . 蔗糖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3. (3)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②烧杯Ⅱ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下列关于图2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烧杯Ⅲ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B.烧杯Ⅱ、Ⅲ、Ⅳ中,只有Ⅳ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C.若使烧杯Ⅳ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D .烧杯Ⅳ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④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铵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铵溶液,则所需16%的氯化铵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

  • 18. (2022·南京模拟) 碘(I2)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
    1. (1) “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填字母)。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元素
    2. (2) 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Ⅱ中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步骤Ⅲ中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③步骤Ⅳ中发生的反应和氯气用量有关,其中一个反应为:3Cl2+2FeI2=2X+2I2 , 写出X的化学式

三、综合题
  • 19. (2022·南京模拟)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 (1)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填字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 (3) 请设计实验利用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100 g某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0. (2022·南京模拟) 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N、O、S、Cl、Na、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B、D、E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C、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C和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H是同种类别的物质;B、J为单质;F和G常用于灭火。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写出H的化学式;C的俗名是
    2. (2) 写出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E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 (2022·南京模拟) 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及相关性质。
    1. (1) Ⅰ.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2. (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②选择合适的

      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3. (3) 小明为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小明猜想可能是盐酸具有,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气体(填名称)。为使验证实验成功,可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填字母),再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证明是二氧化碳。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4. (4) Ⅱ.实验结束清洗仪器,小明同学发现试管中变浑浊的石灰水又澄清了这一异常现象。

      【查阅资料】

      ①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②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③浊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中悬浮物的多少,悬浮物越多则透光率越小,浊度值越小,溶液透明时浊度值(透光率)为100%。

      【实验验证】

      该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持续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用电导率传感器釆集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推理】

      实验中0~10 s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电导率降低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10 s后浑浊的液体又逐渐变澄清、溶液的电导率上升,是因为
    6. (6) 【实验再探究】

      若同时使用浊度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情况,反应过程中溶液浊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AB段溶液浊度变小是因为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B . BC段浊度上升,此过程发生的反应与AB段的不同 C . 最终溶液并未完全澄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