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认识 |
清末 | 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
民国成立后 |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
1930年前后 | 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记述 | 出处 |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 |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仅10人……学生不仅学外语……其开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
阶级 | 土地改革前 | 土地改革后 | ||||
占有土地(亩) | 比例(%) | 人均(亩) | 占有土地(亩) | 比例(%) | 人均(亩) | |
地主 | 217590 | 37.60 | 9.93 | 33546 | 5.80 | 1.52 |
富农 | 74073 | 12.80 | 4.71 | 24045 | 4.16 | 1.53 |
中农 | 197906 | 34.20 | 1.69 | 197906 | 34.20 | 1.69 |
贫农 | 68853 | 11.90 | 0.40 | 291609 | 50.39 | 1.54 |
其他 | 20253 | 3.50 | 0.79 | 31569 | 5.45 | 1.51 |
合计 | 578675 | 100 | 1.58 | 578675 | 100 | 1.58 |
①地主阶级基本被消灭
②富农利益得以完全保存
③中农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④贫农受益最大
材料一:
材料二:林则徐是从闭塞风气中走出来的人,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他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的开明。而后才有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该趋势发生了变化……除了西方作品外,许多关于西方主题的日文译著也被翻译成中文。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而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的占6.1%。在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占6.5%,文学占4.8%。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青蒿素的发现之旅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会议,开展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的大协作,称为“523”项目。
1969年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研发抗疟疾药物的任务,屠呦呦担任研究组组长。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的抄录。
自1969年起,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超过2000种的中药,但初期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后从西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中获得灵感,从中筛选出了最有希望的青蒿。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历经380多次试验,产生190多个样品后,终于在191号样品中发现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抗疟成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青蒿中提取到一种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1973年起,青蒿素开始用于临床验证,青蒿素片剂效果不理想。后又研发青蒿素口服剂、注射剂、栓剂等,临床效果显著提升。
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围绕屠呦呦及其团队研究青蒿素成功的原因,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观点:政府重视和支持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原因。
论述:为了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国家召开了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会议,部署研发工作;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了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翻阅古籍,先后研究了2000多种中药,进行了380多次试验,并开展临床验证,进一步研发口服剂、注射剂等药物,国家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人员、物资、经费)支持。因此,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成功研究青蒿素的重要原因。
科技的发展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息息相关。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科研,持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有力地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材料一:18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生产的商品作物是烟草、稻米和蓝靛。独立战争后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剧烈下跌,种植园经济一度衰落。由于英国棉纺织业蓬勃发展和美国北部工业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激增。……美国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和扩大起来。南方黑奴人数从1790年的70万增加到1860年的395.4万,其中60%在棉花种植园里劳动。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起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是这个新生国家的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内战爆发……为了迫使英国在外交上承认自己,联邦政府禁止所有的棉花出口……由此产生的“棉荒”的影响迅速向外扩散……欧洲国家纷纷向殖民地政府施压,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1865年4月,当北美大陆的枪炮声沉寂下来时,欧洲棉纺织业85年来最大的动荡结束了。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