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处理 |
组1 |
自然生长 |
组2 |
第6天添加1.0ppmABA |
组3 |
第6天添加1.0ppmABA,第9天洗净 |
组4 |
第6天添加1.0ppmABA,第12天添加0.1ppmBA |
组别 | 处理 | 实验结果 |
① | 暗处理 | 溶液pH不变 |
② | 先暗处理,再照射蓝光 | 溶液pH降低 |
③ | 先在暗处用H+-ATPase抑制剂处理,再照射蓝光 | 溶液pH不变 |
1个DNA分子中BrdU的掺入情况 | 未掺入 | 只有1条掺入 | 2条均掺入 |
染色结果 | 深蓝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注:表示不含BrdU的DNA单链 表示含BrdU的DNA单链 |
下列关于该色差染色体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组别 | 植株类型 | 氮肥用量 |
A | 野生型 | 低氮肥 |
B | 野生型 | 高氮肥 |
C | 突变型 | 低氮肥 |
D | 突变型 | 高氮肥 |
①高氮肥高光强环境下,D组的光合速率大于B组,限制B组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②已知C组的CO2补偿点大于D组,将正常生长的两组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高光强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首先不能正常生长的是组。
③在高光强环境下,B组相对A组光合速率增加,CO2补偿点不变。B组光合速率增加是由于氮元素既有利于叶绿素a和R酶的合成,也有利于光反应原料含量的增加。B组CO2补偿点不变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
①若F1的表现型为,则2个H基因插入同一条2号染色体;
②若F1的表现型为,则2个H基因分别插入2号和5号染色体;
③若无F1代,则2个H基因。
材料和试剂:适宜浓度的DA,含胰岛β细胞的无糖培养液(β-cell),基础浓度葡萄糖溶液(2.8G),高浓度葡萄糖溶液(16.7G),D1受体激动剂(SKF),D2受体激动剂(Quin)和D2受体阻断剂(Eti)(注:激动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受体功能的物质,阻断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受体发挥功能的物质)
实验分组和结果:
组别 | 处理 | 胰岛素浓度 | 差异性 |
1 | β-cell+2.8G | 20.63±1.96 | - |
2 | β-cell+16.7G | 81.15±6.34 | 与组1有差异 |
3 | β-cell+16.7G+DA | 39.21±3.03 | 与组2有差异 |
4 | β-cell+16.7G+SKF | 72.39±6.87 | 与组2有差异 |
5 | β-cell+16.7G+Quin | 42.79±5.21 | 与组3有差异 |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