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9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东莞模拟) 如图出土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    )

    A . 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 B . 原始农耕生产力水平较高 C . 原始农耕水平领先世界 D . 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悠久
  • 2. (2023九下·东莞模拟)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学者认为其中的“鬼方”为“远方”。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鬼方”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
    A . 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 B . 《周易》的记载不符合事实 C .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 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 3. (2023·安徽模拟)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鞅在《商君书•更法》中则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这表明(    )
    A . 两者都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 B . 两者都在规劝统治者要积极地创新变革 C . 商鞅明显比孔子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深 D . 时代差异使两者对变革社会的主张不同
  • 4. (2022·东莞模拟) 材料选自《汉书•艺文志》,材料描述的是(    )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A . 井田制瓦解 B . 百家争鸣 C . 诸侯争霸 D . 国家统一
  • 5. (2022·东莞模拟) 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到元朔六年(公元前127年﹣前123年),西汉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甚至一日之内有24人同时封侯。汉武帝此举旨在(    )
    A . 获得诸侯支持 B . 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扩大皇族的地方影响力
  • 6. (2022·东莞模拟) 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是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绸之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渐衰落。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 . 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 . 统一稳定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 . 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 7. (2022·东莞模拟) 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
    A . 唐朝社会兼容并包 B . 社会经济繁荣昌盛 C . 对外贸易十分频繁 D . 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 8. (2024七下·廉江期中)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军费开支、土地兼并、边疆关系等重大问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央提高了选官标准 B . 提升官员品行的需要 C . 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D . 君主专制不断的强化
  • 9. (2022·东莞模拟) 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其主要意图是(   )
    A .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 . 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 . 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 . 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 10. (2021九上·广州开学考) 明朝的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明政府对科举考试的这一规定(    )
    A . 使科举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 B . 不利于制定统一评分标准 C . 推动了明朝教育事业的发展 D . 制约了社会的创新精神
  • 11. (2022·东莞模拟)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   )
    A . 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 B . 强化对边疆的规范化管理 C . 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 . 致力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12.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虎门销烟的影响 B .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C . 五口通商的影响 D . 广东民众抵制洋货
  • 13. (2022·东莞模拟) 不同史籍对同文馆的记述有所不同。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据如表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同文馆(    )

    出处

    记述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仅10人……学生不仅学外语……其开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A . 1862年成立时招不到学生 B . 在英国的强迫下设立 C . 开设了外语课程 D . 文化学习开始全面与世界接轨
  • 14. (2022·东莞模拟)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信仰之自由”,同时颁布行政命令规定学校不准读经,不准祀孔,广州、四川、湖南等地废除尊孔读经,把孔庙改为学校或习艺所,停止祀孔典礼。这些举措( )
    A . 冲击了当时的国民信仰 B . 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C . 开启了中国的新式教育 D . 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 15. (2022·东莞模拟)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奋斗历程的时间轴。符合其中第③阶段特点的是(    )

    A .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B . 燎原星火,战略转移 C . 命运抉择,日月新天 D . 初露锋芒,腥风血雨
  • 16. (2022·东莞模拟) 如表是淮海、渡江战役期间山东农民支援前线情况统计。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类别

    粮食

    大车

    小车

    木船

    车夫

    数量

    7.12亿斤

    53万辆

    2.9万辆

    1250艘

    153.3万人

    A . 解放区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B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C . 国民党军队作战意志薄弱 D . 解放区土改提高了民众积极性
  • 17. (2024八下·巩义期末) 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 .   提高决策科学性 B . 强调制度稳定性 C . 权力具有至上性 D . 具有广泛代表性
  • 18. (2023八下·安化期中)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领域的概况(部分),表中所示现象说明当时我国(    )

    年份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公私合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

    4257

    6553

    9297

    10880

    13401

    13358

    私营工业平均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元)

    4357

    5928

    6801

    7848

    7222

    6879

    A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广泛建立 B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 C . 生产关系改造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 .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9. (2022·东莞模拟) 《人民日报》官方文章中的词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在1992年前出现过8次,1993年以后消失了。这反映出(   )
    A . 国家对报刊宣传加强了管控 B . 商品经济退出了历史舞台 C . 经济体制改革出现重大突破 D . 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 20. (2024八下·南开期末)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 21. (2022·东莞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这里的“它们”指的是(    )
    A . 中古西欧的城市 B .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 C . 中古西欧的庄园 D . 民主政治下的雅典
  • 22. (2022·东莞模拟) 产自印度的甘蔗,原本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16世纪后期被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大量种植并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是因为(   )
    A . 制糖业的普及和发展 B . 洲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 “三角贸易”的推动 D . 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 23. 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首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贯彻。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 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B . 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 C .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D . 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 24. (2023·江油模拟) 1874年,明治政府将官办的“邮政蒸汽船会社”与13艘轮船无偿赠与私人企业三菱公司;并从1875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其提供25万日元特殊补贴,补偿其因同外国公司竞争所带来的损失。之后,三菱公司日渐壮大,先后击败美国、英国公司,独占日本至上海的航线。这说明日本(   )
    A . 大力扶植私人企业增强竞争力 B . 通过指令性计划推动经济发展 C . 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欧美等国 D . 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5. (2022·东莞模拟) 如表是1870年和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

    1913

    15%

    11%

    13%

    8%

    4%

    A . 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 . 各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26. (2022·东莞模拟) 如图为爱尔兰画家乔治•摩罗创作于1918年11月20日的时政漫画《糟糕的日子过去了》。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A .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B . 剖析冷战格局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C . 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 D . 揭示战争之后一定给人带来和平
  • 27. (2024·郁南模拟)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 . 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 .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D . 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 28. (2024·潮南模拟)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奇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
    A . 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B . 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 C . 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 D . 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
  • 29. (2022·东莞模拟) 如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学者 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 .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 .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 .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D .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 30. (2022·东莞模拟) 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 .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 .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 .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 . 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2·东莞模拟) 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梁代(南朝时期),姑孰(安徽东南部,毗邻长江)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连延的房屋),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江南……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

    ……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南朝宋代)之际,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临安府(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在宋金战争中,北方人大量南迁,其中不少士民和商贾都集中到杭州,使杭州的人口大增。杭州市场上的各种商品,都来自其他地区,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杭州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皆是,“即无虚空之屋”。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而且“万物所聚”,交易量很大,珠子市的买卖“动以万数”,尤其兴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三: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 (1) 请从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中,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宋时期商业出现怎样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杭州商业繁盛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 32. (2022·东莞模拟) 近现代的留学史,从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

    职业(职务)

    人数

    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

    63人

    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

    28人

    经营商业

    8人

    注:从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均于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

    ——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疾呼:“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几乎可以阻碍着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舍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一时期,“以俄为师”,即向苏俄学习被视为留学生们的共同选择。

    ——摘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大钊》

    材料三:1950﹣1963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其中,派往苏联8357人,东欧各国925人,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留学生的选派、培训到政治审查、专业选择、学习和生活费用、期满后回国的工作分配,均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从留学专业看,以1950年留苏的375人为例,理科35人,工科261人,农科9人,医科28人,文教10人,政法21人,财经11人。

    ——《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打开门迎进来。截至2013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36万人次,生源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数字依然在增长。……许多来华留学人员回国后成为所在国家政界、文化界、经济界和教育界的中坚力量,有近20位先后担任驻华大使,成为名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世界坐标中的大国抉择,新中国留学工作纪实》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留学热潮是与哪一事件相关?并分析这一留学潮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对比材料一,请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方向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留学生活动对近代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此次留学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时代背景。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海外来华留学人员增加的原因。
  • 33. (2022·东莞模拟) 城市的历史遗址和人文景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也是开发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地处意大利中北部,具有适于新文化成长的经济、思想文化条件、

    但丁故居

    达•芬奇故居

    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曾是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

    彼得大帝夏宫

    十月革命广场

    材料二: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

    建立时间

    内部设计

    1793年﹣1800年

    中央顶楼上的大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在圆形大厅的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

    材料三:广东部分城市人文景点资源

    “南海一号”沉船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三元里抗英纪念馆、虎门炮台、康有为故居、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梁启超故居、邓世昌纪念馆国民党“一大”旧址、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孙中山故居、辛亥革命博物馆、詹天佑广州故居。

    1. (1) 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座城市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具有的文化旅游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华盛顿国会大厦的设计理念传承了美国历史上哪一文献的精神?这一文献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组成一条文化旅游路线,并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这一路线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示例】历史景点:南海一号沉船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主题:感受古代中国对外交往

      历史文化价值:

      南海一号沉船博物馆中这一艘沉船,是南宋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失事的古船,考古发现的船体以及船上的大量文物,如瓷器、钱币、丝绸等,陶器、瓷器,展现了南宋繁盛的海外贸易情况。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十三行曾是在华外国人的集散地,通商贸易使最初的贸易货栈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这里折射了晚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下中国对外贸易与交往的基本状况。(注:示例已用的史实,不可再用来作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