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   (18分)
  • 1.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yú)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zhuō)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B .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cuān),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hè)采起来。  C .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biāo)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pèi)公吗? D . 我们(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jù)苍穹。
  • 2.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 .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漫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C .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D . 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 3.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此刻倒霉迹象成群结队 , 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B . 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东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C . 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颜六色。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D . 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模模糊糊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
  • 4.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相关专家呼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及早干预、隔离、发现和治疗。    B . 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教学的误区不可。    C . 青年应该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 这个县的小麦生产,由于改良品种,合理种植,科学管理,长势一直不错。
  • 5.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B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 .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D . 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 6.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山东莱芜人,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B .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所著。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C . 顾拜旦,法国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D . 《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这篇文章。
二、   (12分)
  • 7. (2021八下·新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1) 对选文所阐述的主要论点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A . 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B .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C . 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D .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2. (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A . 有格调的事物。 B . 推究事物原理。 C . 探讨外部世界。 D . 追求最高理想。
    3. (3) 关于王阳明思想对中国学生的主要消极影响,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偏重研究理论而轻视实验。 B . 偏重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C . 探察外界就是探讨自己。 D . 埋头苦读就能掌握知识。
    4. (4)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最能体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的一项是()
      A . 达摩祖师嵩山面壁,壁观十年究悟,悟出微妙心法之法门,创立禅宗。 B . 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格”院子里的竹子,硬想了七天。 C . 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 D .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关在牢中,呕心沥血,终成《周易》。
三、   (12分)
  • 8. (2021八下·新泰期末) 阅读《<礼记>二则》,完成问题。

    (一)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二)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选贤与能  遂与外人间隔 B .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C . 天下为公  不必为己 D .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
    2. (2)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孤独残疾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B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僧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D .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 (3) 对选文(一)和(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两篇选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B . 选文(一)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阐明了学习与教学的意义,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知识困惑都是在教学中发现的。 C . 选文(二)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突出了太平盛世的理想生活状态。 D . 选文(二)是总分总结构,运用排比,展开合理想象,句式整齐,有感染力,富于哲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虽有嘉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B . 《虽有嘉肴》一文开头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最后引用《尚书》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C . 《大道之行也》一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儒家“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D . 《大道之行也》一文用一种特殊的总括形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实中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
四、   (6分)
  • 9. (2021八下·新泰期末)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1) 下列对诗歌表达的作者情怀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B . 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C . 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D . 欲建功立业而不能的郁郁情怀。
    2.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B . “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顽童得不到教育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C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D . 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
五、   (17分)
  • 10. (2021八下·新泰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2. (2)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 (3)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4. (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蒹葭》)
    5. (5) ,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
    6. (6)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
    7. (7) 博学而详说之,。《孟子》)
    8. (8) ,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9. (9)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10. (10)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 11. (2021八下·新泰期末) 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激动人心的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 ,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他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伤寒和 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 并相爱。

  • 12. (2021八下·新泰期末) 阅读下面的图文内容,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条理地介绍漫画的内容(要求不超过70字)
    2. (2) 请你用上“这不是……而是……”写出你的感受或启示。
六、   (19分)
  • 13. (2021八下·新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注释】①鬻(yù),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 (1)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3处。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积三千年不

      ②众人

      ③吾欲其素绢学书耳

      ④如是书数端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②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4. (4) 张友正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七、   (16分)
  • 14. (2021八下·新泰期末) 现代文阅读。

    大城小树

    连亭

    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②霓虹闪耀、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若是没有树作为衬托,也只是没有生气的热闹而已。堆满楼、车的大城是死的,而树的加入,激活了城市。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在树的一静一动中,大城获得了庄重和灵动。而这庄重与灵动的布景里,常常少不了鸟的身影。在大自然中,鸟是跟随树生活的,人们把树搬到大城,就把鸟引到了大城。唧唧啾啾的鸟声,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

    ③与大城相比,树很单薄,没有楼高,树间的鸟鸣也容易被汽车的噪声淹没。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但不管是否在意,大城越来越离不开树了。

    ④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树变换了风的走向,比如树接住了窗前的一缕目光,比如树读懂了匆匆行人的疲累,一切就有了不同。树不经意间的每一次摇动,每一次呼吸,对大城来说都是恩惠:休息时,人们用树的那抹绿色放松疲劳的眼睛;在车站候车时,人们需要行道树遮阳挡雨;大城有了树,仿佛装了无数净化器,人们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光合作用的律动……

    ⑤走在人头攒动的繁华大街上,人有时会与一棵棵树对望。人们看着树,树也同样注视人,它们温和、宽容的目光,消融了人的紧张疲惫。有时经过一棵树,听到鸟鸣周匝,耳朵会突然醒来,头会不自觉地抬起来,对鸟投以欣喜的目光,对树发出由衷的赞叹,混沌的兴致一下子活过来,突然哼出一些遥远的曲调,仿佛自己又变回那个新鲜的血肉丰满的人。

    ⑥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城添新居,费尽心力地将老家的一棵月桂搬进新家的花圃,我去看了这棵月桂,它已经有胳膊那么粗了。朋友说,这棵树是断不能割舍的,倘若不能将它带来,宁可回老家也不进城。我想起作家苏童也曾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树而耿耿于怀。有一天他突然在城里拥有了两棵树。他在文章里写到,这两棵树弥合了他与整个世界的裂痕,这是父母和朋友都不曾做到的。我的朋友,并不像苏童那样是个名作家,但他与树的感情,和苏童是一样的。

    ⑦我曾在医院听了将近一个月的树声。我生的不是什么大病,却得住院,得手术,手术后又得住在白惨惨的病房里,怎么受得了呢!况且,又不能看书,不能见很多的人,一天到晚或躺着,或靠着,无聊得很。我多么希望能跟外界多一些交流啊,只要能够冲破这狭小的病房,什么都是好的!

    ⑧有一天,我仿佛听到了一棵树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我还听到了鸟儿的声音,唧唧啾啾,唧唧啾啾……我睁开眼睛向窗子看去,见不到树,偶尔能看到鸟儿掠过窗玻璃的身影。我想,那窗子底下必定是站着一棵树的,不然哪来的沙沙声与鸟儿的歌声呢?我问从外面回来的母亲,母亲说:“是呢,是一棵碗口粗的杉树。”等我能从病床上起来走动,我就时常趴在窗口看院子里的那棵杉树。它挺拔,秀丽,枝叶间竟还隐藏着一个鸟窝,我猜想那窝里一定有正在孵化的鸟蛋。呵,医院里的一棵树上,生命正在悄悄地孕育萌发!一个清晨,我在病房里醒来,听到沙沙沙的声音中夹杂着雏鸟的欢叫声,急忙奔到窗口,只见鸟妈妈正给小东西喂食呢!

    ⑨医生说,我心态好,手术后恢复得特别快,可以提前出院了。我竟很舍不得那树,我的康复是它赐予的。出院前,我专门去看望它,我忍不住对树授以惊叹的目光:它脚下的泥土那么少,但枝叶依然繁茂,始终朝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用力延伸。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⑩从医院出来,我终于又能走在大街上,走在一棵棵树之间。大城依然繁闹着,那一棵棵挺立在大城的树依然生长着。我想,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

    (节选自连亭《以一棵树为起点》,有删改)

    1. (1) 文中的“树”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2. (2) “然而在大城,树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的,应放在文中第几段开头最合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3. (3)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2段中画线句子。

      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

    4. (4) 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5. (5) 文末说,“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文中的“树”让你联想到了谁?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八、作文(50分)
  • 15. (2021八下·新泰期末) 作文

    ⑴绽放的不止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根据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那一刻的绽放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⑵绽放的不止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深藏的往往是珍宝,一个建功立业的宏愿,一份未表达的谢意,一个独属于你的小秘密……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总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些东西,藏着就好;有些东西,在那一刻绽放。

           藏在心底的     ▲      。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补全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