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miáo mó)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阅读游记,随着作品去想象和(áo yóu)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 kāi kuò)眼界。
,!
①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② B组同学编写了一曲《“和”字歌》:
的日子年丰民和,
的百姓共享家和,
的邻里亲近祥和,
的儿女传承亲和。
下列一组关于“和”的叠词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
①和和顺顺 ②和和乐乐 ③和和睦睦 ④和和美美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保尔当童工----( )-----( )----( )----保尔身患重病并开始创作
A保尔参加兴建窄轨铁路
B保尔因救了朱赫来,而被投进监狱
C保尔参加红军后,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到重伤,但他战胜了死亡。
上文说“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请简要概括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经历。
送李侍御赴安西①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② , 金鞭指铁骢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④燕支北⑤ , 秦城太白东⑥。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释】①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②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③铁:指黑色的骏马。④虏障:指防御工事。⑤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⑥太白东:具体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 ,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执策而临之
③对曰 ④安可诬一世之人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甲】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摘自2021年5月16日《新华日报》)
【乙】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火星探索之旅,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中国向宇宙又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在为国家科技高速发展感到自豪的同时,可曾想过:火星探测器为何取名“天问”?这个名字,来自历史的传承,承载着华夏儿女的飞天梦!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天问”出自屈原长诗《天问》,这是一首四字长诗,屈原在诗中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其中,许多问题关乎宇宙,屈原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态位置,都发出了追问。两千多年前,遥远的古人对天地自然发出追问。两千多年后,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带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自然的探索升空,古人的追寻与今人的探索相呼应。
(摘自网络,内容有删改)
【丙】火星探测为什么“火”
①火星探测,可以说是当前行星探测的重点目标。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人们似乎格外偏爱这颗红色星球。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开展火星探测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包括去年7月我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美国实施的3次火星探测活动。
②火星,成为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但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率却一直不高。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着陆任务风险更高,22次着陆任务(着陆火星19次、着陆火星卫星3次),只有10次取得成功,成功率为45%。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
③火星探测为什么这么“火”?专家介绍,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以往的探测发现了火星存在水的证据,火星上是否存在孕育生命条件等成为火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火星对认识地球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比较意义。上述科研价值也促进了多国对火星的探索。
④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火星的自然条件与地球最为相似。从外形来看,火星半径大致是地球的一半,体积是地球的1/7,质量是地球的1/10,从地表温度来看,火星与地球最为接近。就连一年四季的变换和一天的时间,也相差无几。火星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比地球长了约40分钟。
⑤从工程实践来看,按照目前的技术手段,火星探测相对于其他的行星探测,也更容易实现。
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天问一号是我国行星探测的起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自2021年5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桨声云影艾叶鲜
朱谷忠
①芒种一过,端午便盈盈含笑而来了。
②清晨,一缕明媚的霞光,照在松软的大地上。刚出门,就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那是草木和泥土混合的一种舒朗气息。每一家窗台,都堆着鲜嫩舒展的蒲草;每一处门口,都飘着甘甜细腻的粽香;连挂在篱笆的豆荚,那形状、色彩也格外妙曼。
③不用说,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故乡闽中极富色彩与诗意的日子。与别处不同的是,故乡的端午,要从农历五月初一算起,按照“初一尝糕,初二吃粽,初三吸螺,初四挂艾,初五划龙舟”的程序进行。这期间,妇女们早早就用五色线为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织结小线袋装樟脑丸,缝黄布虎,裁新衣裳。初五一早,人们纷纷上野外,采集“午时草”,如艾草、木香、一点红、木荷……连同大蒜、鸡蛋、鸭蛋,全部洗净,置于屋外吸纳天光,叫做“晒午时”。之后,装入大锅烧“午时水”,以备全家人洗澡、清洁肌肤。一些人家,至今还保留浴后尝一口雄黄酒的习惯,并将酒喷洒在墙角杀虫;儿童要在腋下、肚脐和耳朵后涂上雄黄粉,以壮身祛病。这一天,在苔痕斑驳的小巷,或阳光朗照的晒场,多见小孩们在脖子上或衣扣上挂着彩色香袋,有的内装鲜桃子和煮熟的黄鸡蛋,有的装上小香丸,兴奋得前后追逐玩耍。
④中午刚过,耳边就会听到好几支唢呐同时吹响,高亢激越的音调,声声在催促人们快去溪边为龙舟竞渡助威呐喊。记得那时,妇女们听见唢呐声就赶忙收拾厨下,慌不迭梳头整装。又去邻居招呼同伴,牵孩子出门。一路上,只听人声嘈杂,互为问答:快了吧?快了、快了……待赶到溪边,桥头早已站满了人。于是,有的挤在岸畔,有的下到溪滩,有的索性爬到树上。兴奋中,只见两艘龙舟,正压着溪面轻轻晃荡。令村人引以为豪的是,村里的龙舟至今保留着两种最古老的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的龙头,加以彩绘,龙尾则用整木刻上鳞甲,称为“公船”;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用青藤编织,蒙布后描出龙眼,涂上颜色,再抹上厚重的桐油,显得丰满、亮丽,称为“母船”。虽称公船母船,比赛时却互不相让,竞相追逐,成了当地有名的一道奇观。其时,尚未开赛,沿溪蜿蜒的荔枝树,微风稍微一碰,便纷纷垂下枝叶,去抚弄一溪的碧波翠浪。
⑤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只听一直吹着的唢呐忽地收声,顿时锣鼓齐鸣,岸上岸下,人头攒动,满溪清波,哗啦扬起;龙舟上,两排木桨在划手整齐的动作中,搅得浪花迸溅,水藻纷飞;两岸观众 。
⑥“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未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此时此刻,这些诗句会不知不觉地涌现在你脑海里,融化在眼前的情景里……
⑦午后三时,龙舟加场赛开始了。放眼四望,日头高照,云烟如缕,红桃溢甜;多少白墙黛瓦,笼在淡墨轻岚中;多少小桥流水,汇入桨声云影里……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4日,第20版)
①芒种一过,端午便盈盈含笑而来了。
②于是,有的挤在岸畔,有的下到溪滩,有的索性爬到树上。
两岸观众
【甲】午后三时,龙舟加场赛开始了。放眼四望,日头高照,云烟如缕,红桃溢甜;多少白墙黛瓦,笼在淡墨轻岚中;多少小桥流水,汇入桨声云影里……
(节选自《桨声云影艾叶鲜》)
【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节选自《社戏》
因为成长、梦想、选择、陪伴,我们和如皋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一段记忆的源头。那些陪伴过我们的美好,见证了岁月;那些温暖过我们的时光,升华了记忆。请以《藏在光阴里的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和真切体验,注意详略;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友情提醒:审题构思时请注意上面加点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