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明’。”依据这种理论,属于“文明”阶段的是(    )
    A . 原始采集和渔猎生活 B . 中南美洲培植出玉米 C . 河姆渡居民驯化了猪 D . 古希腊城邦形成发展
  • 2.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据表可知,三大帝国(    )

    三大帝国统治概况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统治概况

    ①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②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

    ①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②措施:推广希腊文化

    ①政治制度:

    (中央)元首制

    (地方)行省制

    ②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

    A . 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 B . 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 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主流 D .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 3. (2023高一下·朝阳期末) 从10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 B . 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 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 D . 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
  • 4.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在全国开辟的驿道四通八达,设驿站900多处,古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据此可知,古代世界的大国重视(    )

    ①道路交通建设    ②加强帝国内部联系 

    ③对地方的控制    ④强化封建政府统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2024高一下·萝北期末)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如果说东非和西非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贸易的影响,则美洲印第安人完全是在当地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因征服和社会分化而进入文明时代,并建立国家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 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 . 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 . 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D . 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
  • 6. (2024高一下·普宁期中) 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
    A . 天主教会的宣传 B .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
  • 7.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有学者提出,在16世纪前半期物价上涨率最高,16世纪中叶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入量最大,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认识(    )
    A . 表明商业革命刺激了货币需求 B . 否定了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 C . 反映了价格革命成因的复杂性 D . 证实了欧洲对美洲殖民的残酷
  • 8.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经过宗教改革,除英国外,新教在荷兰、瑞典、挪威和丹麦成为国家宗教和统一国家、建立强大中央政府的思想工具。由此可见,宗教改革(   )
    A . 推进了欧洲宗教一体化发展 B .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 . 奠定了英国革命的思想基础 D . 促进了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
  • 9.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法令,为工人及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和救济。同时又规定,凡是领取了救济金的工人,就失去投票选举的权利。这些做法(    )
    A .   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 . 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 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D . 说明政府政策的欺骗性
  • 10. (2024高一下·北京市期末) 日本曾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挑选中国文化中适合自己的某些内容。后来,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下列与此材料观点相符的是日本(    )

    ①推行“大化改新”    ②建立幕府统治    

    ③形成武士集团    ④进行“明治维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上述条件促使英国(    )
    A . 开始了“羊吃人”的运动 B . 较早实现了君主专制 C . 掀起了工业技术的革命 D . 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 12.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682年,法国人帕潘从他发明的高压锅中获得灵感,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模型,并建议将其运用到矿山抽水、开动船只等领域。然而,这一构想在当时无人问津。一百年后,一个叫瓦特的苏格兰人在资本大鳄的倾囊赞助下改良蒸汽机成功,他的机器在英国受到争相追捧。造成这两种发明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是(    )
    A .   海外市场规模大小不同 B . 人文思想传播范围不同 C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 . 基督教会影响力度不同
  • 13. (2024高一下·武汉期末) 1750~1770年,英国出现“收费公路热”,当时收费公路总里程近24140公里。到18世纪晚期,伦敦、英格兰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经济的变革 B . 城市治理的改善 C . 垄断资本的扩张 D . 工业革命的完成
  • 14. (2024高一下·洮南月考) 1890年,恩格斯给《萨克森工人报》写信道:“在理论上,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的是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他们)不顾一切现实条件进行斗争”,“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应该向工人学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被社会所抛弃 B . 恩格斯认可萨克森工人报的斗争方式 C . 应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D . 法国工人阶级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 15.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世界各地区之间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
    A .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交融 B . 激化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C . 阻碍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D . 助推了资本主义优势地位的确立
  • 16.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这体现出拉美独立运动的特征是(    )
    A .   持续时间较长 B . 负有双重任务 C . 群众基础薄弱 D . 南北联合作战
  • 17.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生铁、钢、煤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储备,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导致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7年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50

    15

    19

    21

    58

    16

    394

    331

    851

    340

    A . 中国对德宣战 B . 俄国率先退出一战 C . 美国放弃中立 D . 德国元气大伤
  • 18.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同时,我又暗自想象和会的闭幕盛典,为中国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一直空荡无人,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法国外交界,甚至整个世界为之愕然。”时任与会代表的顾维钧谈到的这次“中国的缺席”(    )
    A . 背景是美苏操纵会议 B . 起因是不公正的外交礼仪 C . 本质是弱国抗议强权 D . 结果是订立了《九国公约》
  • 19.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914年,德军利用无线电技术获取情报,重创俄军。1915年,英国研制出坦克后很快就投放到战场。但交战国却未迎来期盼中“短暂而胜利”的结局。这说明(    )
    A .   军事装备需要适应科学技术 B . 厌战情绪限制了战争扩大化 C . 科技革命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D . 技术革新放大了战争的残酷
  • 20. (2024高一下·许昌月考) 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伟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古怪’的俄国人开始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这说明,俄国革命(    )
    A .   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 B .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 .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D . 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
  • 21. (2021高二上·番禺期末) 1929年起,苏联建立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快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 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C . 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 D . 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 22.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弹的爆炸……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上“他”领导的运动(    )
    A . 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 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立状态 C .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D . 使本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 23.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变化”。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1932年,萨尔瓦多很多地方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1934一1935年,巴西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总人数高达150万人。据此可知,拉美“新变化”(    )
    A . 以争取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 B . 开始走上探索本国现代化的道路 C . 深受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D . 致力于反抗美国殖民者的军事侵略
  • 24.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而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则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表明(    )
    A .   科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 . 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 C . 美、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D .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 25.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941年,德国和日本分别向苏联与美国发起进攻,把二战推向顶峰。随后,美、英、苏、中等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据此可知,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
    A .   旨在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 B . 得益于意识形态一致性 C . 致力于应对法西斯的侵略 D . 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分歧
  • 26.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指出:“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波兰问题对于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这是基于(    )
    A .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B . 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对立 C . 战时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D . 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
  • 27.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美国曾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民族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苏联那些多年来在西方“声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亲西方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道德和政治高于苏联。苏联领导人所有的外交活动,都被解释成‘极权主义的'苏联同‘自由的'西方的对抗。”这说明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 . 国内民族分离主义情绪的高张 B .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 改革过程中迷失社会主义方向 D .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 28.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80年,西方60多个国家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苏联认为美国社会有人煽动反苏运动,亦号召19个国家和地区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这体现出该时期(    )
    A .   冷战发展到全方位对抗 B . 美苏反思战争教训 C . 和平演变成为主要战略 D . 两大阵营势均力敌
  • 29.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二战后,基于对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历史的反思,以及在社会主义的冲击和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是(    )
    A . 放弃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B .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C .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D . 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 30.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二战后,西方一些传统老工业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伦敦工业区等趋于衰退,很多工厂废弃,机器布满铁锈,被称为铁锈地带,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 . 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C . 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D . 国家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32题各14分,第33题12分。
  • 31. (2023高二下·福州期末) 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变幻的斯芬克斯

    说明: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慈”、“高贵的象征”;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斯描述为一只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在希腊神话里,斯芬克斯却变成了一个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

    ——吴飞《斯芬克斯:出现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

    1. (1) 根据材料和所知,指出图1和图2中雕像的史料价值。
    2. (2) 图1和图2中斯芬克斯传说及雕像外形有同有异,指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任举两个世界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任举两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史实,任选角度进行解释即可)
  • 32.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材料一: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对外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美国是英国商业资本扩张的产物,从西欧到北美大陆的第一艘船带去商业精神、扩张意识,以及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价值观。

    美国独立后自然把这些继承了下来,而美国本身的发展也同扩张有密切的联系。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战争威胁、夺取等方式扩大领土,到19世纪中叶,其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美国一向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还是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利益的。根据这种假设美国又认为,它在国际事务中享有一种特别的权利。这种民族优越感和自满意识一旦发展到极端便表现为颐指气使,把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并设法去驾驭别人。

    材料二: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历程

    时期

    阶段

    1775—1897

    美洲扩张时期

    1898—1945

    海外扩张时期

    1946—1991

    全球称霸时期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等

    1. (1) 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海外扩张时期”和“全球称霸时期”的扩张政策和活动。
  • 33.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向美、英提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方案,以缓解苏联在东线战场的压力。美、英保证一定会尽力援助苏联,却迟迟不兑现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和丘吉尔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丘吉尔虽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又极力主张盟军在地中海东部实行巴尔干登陆作战计划,目的是抢在苏联之前侵入东南欧,以阻止苏联进入。在苏联的坚持和美国的支持下,会议决定美英将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计划。1944年,苏军进入东欧,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英美两国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他们认为苏军有可能席卷欧洲大陆,将使西方失去对欧洲的主宰,进而失去对世界的主宰,英美法等国终于决定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据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过程”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角度全面,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