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4 乡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乡愁(余光...

更新时间:2022-07-06 浏览次数:9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piào

    xiá

  • 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C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 . 《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 . 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40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 . 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 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 . ③①⑥④②⑤ B . ④②⑥①③⑤ C . ⑤③①④⑥② D . ⑤①③④②⑥
  • 5. 下列对《乡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B . 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 . 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 . 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 6.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乡愁是人在灵魂深处对本土文化的juàn恋,是诗歌创作历久mí新的主题之一。《乡愁》一诗选取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将思乡之情升华到国家、民族之愁,读来有一种震hàn人心的力量。多少游子,在读到这首诗时都然泪下。

  • 7. 文学常识填空。

    ①《乡愁》的作者是,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的强烈愿望。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 (1) 作者艾青,原名,现代著名,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他的诗作运用化的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2. (2)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
    3. (3) 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 .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 . 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 . “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 . 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4. (4) 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 .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C . “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可感,而且人格化。 D . 全诗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启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 9.  阅读下边诗歌,然后答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 (1) 诗人为何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为什么用“悲愤”、“激怒”来形容“河流”、“风”,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诗人为什么说“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5. (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张金凤

        ①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最先怀念的,一定是母亲那一声声呼唤。黄昏时候,暮色四合,炊烟袅袅散入天际。大街上玩耍的孩子,草坡里剜菜的孩子,田埂上割草的孩子,沿着小河摘打碗花、捉蚂蚱的孩子,跟小羊在西坡上睡着的孩子,场院上看晚霞走了神的孩子,都会在母亲的喊声中醒来,抖掉满身的草叶、尘土和野地里的风,带一身花香回家吃饭。而今,那一声声呼唤在哪里呢?耳鼓已经寂寞得锈迹斑斑,长满了青苔。如今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就埋在作业本、手机、电视、电脑中。一个手掌大的手机里,藏着五花八门的游戏,他们戴着厚厚的镜片儿,佝偻着弱小的脊背,苍白着不沾泥土的小脸,钻进这些电子垃圾里,何须母亲呼唤!他们是宅一族、宅一代呀!

        ②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那些乡村最经典的天籁:清晨里最早叫醒它的鸟鸣,深夜里点缀梦境的落叶的脚步和沙漏般的清露的滴答。最早醒来的那是柳莺,在三月的树枝头跳跃;那是蓝鹊,在五月的麦田上畅游;那是燕子,在高高的电线上、高高的竹竿头、葡萄架上呢喃着春来的欣喜。夏夜的鸣蝉从稻田边、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吟唱到梨树下的小院一角,不肯消歇的歌吟半夜都会梦游出口,抚摸静谧夜色里的月华。昏黄的油灯下,伴着母亲纺线、织布、搓麻绳、打补丁的劳作声的,是促织那深深浅浅、远远近近、平平仄仄的鸣唱,有了它的伴唱,清冷的秋夜似乎就不那么漫长了,寒冷似乎也被挡在窗外了。

        ③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惦念田野里那一声声吆牛犁地的声音,大路上催促马拉车的声音,沟畔里驯导羊不要靠近庄稼的声音。牛哞,马嘶,羊咩,那悠然漫长的声音,淹没在长长的阡陌间,长长的庄稼垄间。犁铧撕开硬土的声音,锄头斩除杂草的声音,牛鞭在空中“啪啪”一甩的清脆抽响都是要拴住浓妆艳抹的夕阳。高昂的驴叫声,是农耕交响曲里的高声部,短促高亢,充满了号角般的激情;还有马的一声声响鼻,从架子车里传来,仿佛在讥笑那些沉甸甸的庄稼垛,在藐视那些看起来沉重的农活。马蹄“嗒嗒”地敲击着石板桥,马车驾轻就熟地驮着那熟睡的庄稼回村。

        ④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河畔上的交响曲。青蛙是主唱,它伏在芦苇间、菖蒲间,拨动着青苔,滑动着清水,它先是轻轻地练声,然后高昂、气壮山河地高唱,那是撕裂长空的欢笑,那是笑傲江湖的豪爽。来助演的还有那些小虫,它们声部庞大,井然有序,高声部在歌颂光明;低声部伏紧大地,握紧了大地的脉搏;中声区婉转迤逦,有时候也跳跃爆发一个小花腔。虫子们、青蛙们唱累了,会给一个弱小的纺织娘展现的机会,那琴弦上汩汩流淌的是抒情的小夜曲,与叮叮咚咚的溪水和谐统一。

        ⑤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记得每一个柴门里的每一声犬吠;它记得谁家的雄鸡在清晨的墙头上,最自信地嘹亮歌唱;它记得那些咕咕叫的母鸡,在草垛根呼唤小鸡来吃虫的殷切;还有那些虚荣的年轻母鸡,每一次下蛋,都会张扬得村庄里每个角落都听见。这些,耳朵都记得,它都想念,可是,都远啦!村庄里还有狗,却不是那些柴门边巡夜的狗,它们睡在沙发上、炕头上,是卷毛的宠物,它们早已经背离了看家护院的神圣使命,它们的叫声谄媚而矫情,远没有穿透黑夜的力量和对罪恶的威慑力。母鸡们群居在狭窄的笼子里,一生的使命,就是在体内用激素制造出圆溜溜的谎言,来欺骗世界。公鸡们更是凄惨,高科技缩短了它们的生命,一只只未成年的雄鸡,被送上了人类的餐桌,满足那饕餮的嘴巴。“乡村的雄鸡高唱图呢?”耳朵伤心地想,“这图景,真的存在过吗?”耳朵不记得了,难道它也老了?

        ⑥故乡,故乡,请唤我,唤醒我几近失聪在异乡的耳朵,游子将沿着你的召唤回来!

    (有删改)

    1. (1) 请简要概括文章①一④段作者所回忆的故乡声音。
    2. (2)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 (3) 阅读第⑤段,请说说对文中划线词的理解。

      还有那些虚荣的年轻母鸡,每一次下蛋,都会张扬得村庄里每个角落都听见。

    4. (4) 本文以“如果耳朵也有乡愁”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
  •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空不超过15个字。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乡愁是物质的,①。也正是因为如此,乡愁才在人们心中始终挥之不去。作为诗歌,《乡愁》固然有其巧妙的表达,但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巧妙的表达架起了一座桥,抵达了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正是②,所以《乡愁》这首诗才会打动这么多人。

  • 12. 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诗歌朗诵赛】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由你主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朗诵在前,余光中的《乡愁》朗诵在后。请你写一段串联词,把这两首诗串联起来,60字左右。
    2. (2) 【诗歌天天读】下面是某同学为“为你读诗”活动推荐的一首诗,请你用斜线(/)为诗歌标出朗读节奏。

      寻李白(节选)

      余光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3. (3) 【朗读我探究】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表达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章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二: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 13. “乡愁”是众多文字作品共同的主题。在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之后,语文老师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1) 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

      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

    2. (2)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