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复兴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2-07-30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31分)
  • 1.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注重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礼乐思想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先秦时代,古老的礼乐制度便具有政治伦理的重要功能,在“孔子之时”一度发生了“周室微而礼乐废”的文化断裂现象,后经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的传承和发扬,“诗书礼乐”逐渐成为礼乐文明的重要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礼仪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礼乐文化是被持续继承,同时又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礼”“乐”最初都来源于上古时期先民们对日月星辰、山川鬼神的祭祀活动,以此表达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为之注入德性内容以形成周礼。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援仁入礼”,提出礼乐教化思想。孔子倡导“恢复周礼”“为国以礼”,强调音乐对教化的重大价值,追求“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式的涵化、内化。《乐礼》开篇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在礼形成后,礼乐文化更多地侧重于礼乐之后的精神内涵,其功用不仅在于维护政治秩序,还在于移风易俗,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谐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用和、乐来治世,也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礼乐的文化精髓与核心思想。礼乐中的“和谐”思想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主要涉及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博弈。二是人与他人的和谐。礼的存在,能够彰显甚至拉大人际之间的差异,而乐又使人际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和就在此时体现出了礼乐的境界并且促使人们去无限地接近这种美好的境界。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要求人主动去达成与自然的和谐,《乐记》中倡导我们“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认为人与自然在共同作用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的和谐,只有礼乐相同相合,才能在和谐中达到平衡。

    礼乐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新时代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助于充实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侵袭,功利主义思想对当代青年的腐蚀触目惊心,“礼乐之说,常乎人情”,因而加强其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迫在眉睫。此外,乐既能感知社会、反映社会,又能积极地干预社会、影响社会。乐的存在反映着人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极具社会性的多种情感。“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最高艺术境界就是和,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总的来说,儒学是一种礼乐文明,体现了儒家注重人文关怀、秩序和谐的思想精神,在当今社会各界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礼乐精神,必将不断发挥文化的力量,以文教化、人文育化,加快形成社会主义的新风尚。

    ——(摘编自张爱波《论儒家礼乐文化与新时代和谐思想》)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我国进入新时代,正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前进。礼乐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

    《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古今中外,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离不开礼的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社会化,人际交往就越需要用礼仪来调节。礼乐文化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和交际生活的钥匙。因此,学习礼乐文化,提高自身的文明意识,有助于年轻人养成人际交往的文明习惯。

    作家柯灵在《乡土情结》有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中国人有很深的乡土情结,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叶落归根也是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古诗文中信手拈来的思乡名句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但是,这种家乡观念在现代社会年轻人心目中却逐渐淡化。而传统礼乐文化无疑给今天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回归自我、安放灵魂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强国战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弘扬礼乐文化,必然有利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摘编自马庆伟《礼乐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新时代意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书礼乐”经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的传承和发扬,逐渐成为礼乐文明的重要传统,并规范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和礼仪制度。 B . 上古时期先民们为表达对神的崇拜和敬畏而进行的对日月星辰、山川鬼神的祭祀活动,成为了“礼”“乐”的最初来源。 C . 礼形成之后,侧重精神内涵的礼乐文化,其功用不再是维护政治秩序,而转为移风易俗、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 乐的存在,能反映人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乐既能感知社会、反映社会,又能积极地干预社会、影响社会。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追求“和风细雨”“春凤化雨”式的音乐教化,因此礼乐教化不再需要外在手段来约束和限制,而是注重内心的认同。 B . “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记》的最高艺术境界就是和,告诉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乐”的作用要大于“礼”。 C . 从作家柯灵《乡土情结》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有着深沉的乡土情结,而这在现代年轻人心目中却逐渐消失。 D . 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也必然对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礼乐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一项是(    )
      A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B .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之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推动患者救治形势积极向好。医学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照料和护理身体不适的人,让他们身心各方面与环境、社会相适应。中医、西医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顾”患者,目的一致。在我国,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对症选用,优势互补,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较人口数量始终比较紧张,中西医结合将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局面,用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照顾”。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在医学上的重大优势,也是宝贵财富,不应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之分。

    (摘编自李红梅《用好中医瑰宝》,《人民日报》2020年3月4日)

    材料二:

    中医在治病和防病二者之间,重视以防病为主。中医说:“养之不素则病生。”这个“素”,是人生命的根本,也就是人生命的平衡态。中医是奉行中道的医学,和谐是它防病治病所奉行的至高原则。

    中医预防医学首先强调人体在能量摄入上的平衡。没有能量,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但中医并不鼓励过分地摄取能量,中医提出“饮食有节”的思想,强调适度地获取能量,因为能量的过剩,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身体内还需要分解出另外一种力量来消化这些能量,过分的能量摄取成了身体的负担。中医还强调能量消耗的适度。中医提出“不妄作劳”的观点——不要过分劳累。中医重视“固本培元”,注意身体内部根基的培植。人生病往往与对自身能量无节制的消耗有关,入不敷出,最终破坏了身体的内在平衡,形成疾病。

    中医认为,防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命来自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中医主张人要注意契合自然的节奏,实现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如春天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也渐渐形成外张的态势,气血由内部浮向体表,皮肤松弛,汗腺舒张,容易产生湿症,必须防湿;夏天天气燥热,此时人容易急躁不安,要有所抑制;秋天是收缩的季节,人的气血由外部而潜向内里,皮肤紧缩,汗腺收紧,这时要注意水的补充,食物要清淡;冬季多有寒症,如伤寒、关节疼痛,由于室外活动少,长期封闭,容易消沉,必须注意调节。

    中医预防医学最重要的方面,还在于保持精神的平衡。病从心起,养生重在养心。人不是机器,也不是一般的动物、人是具有复杂情感和精神的动物,人的精神性因素是内在平衡的根本。精神平衡被打破,容易引起疾病。如人遭受精神刺激,疾病往往也会跟着到来,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性情暴烈,盲目攀比,心情长期处于不平衡之中,或者是消极郁闷,或者是孤独无依,或者是偏执独断,等等,都是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容易带来疾病。中国人有“仁者寿”的说法,长寿的人,往往是待人和善、精神平衡的人,也就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

    (摘编自叶朗、朱良志《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中国文化读本(普及本)》)

    材料三:

    中华医道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天人感应、顺应自然、整体关联、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五行生克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肺经络学说相结合的整体医道观,构建起一整套“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和望、闻、问、切诊断,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种整体论的指导下,中国医学形成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疾病生成观;形成了“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冬不养藏,春必病温”“介疾有喜”的疫病防治观;形成了防微杜渐,治病求本,适时为度,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医疗观:形成了“病从心起”,故“治心”“修养”的修心养性观和“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制喜制怒”的养生观;形成了驱邪避毒、斋戒沐浴、打扫庭院、禅尘扫房,强身健体的卫生健康观;形成了“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者仁心,医德为先”“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的医德观。

    “上医治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和医道观结合起来,发展创新,使其成为现代疫病防控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并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李伟《天道、人道、医道疫情防控》,《光明日报》2020年3月16日)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临床治疗酌情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主要因为成本低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 B . 人的精神性因素是内在平衡的根本,中医预防医学最重要的方面在于保持精神的平衡。 C . “妙手回春,杏林春暖”体现了中医修心养性的观念与重视人的德行修养一脉相承。 D . 三则材料都重点强调的中医注重调节机体平衡、以防病为主的理念,仍有现实意义。
    2. (2) 下列中医谚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 B .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C .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D .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 3.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少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过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你,就不说了。”

    (选自《红楼梦》第40回,有删节)

    【注释】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 。②敁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1. (1) 由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激发了老祖宗贾母的雅兴,贾母即命______画大观园的“行乐图”。请问这个人是(       )
      A . 贾元春 B . 贾迎春 C . 贾探春 D . 贾惜春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鸳鸯和凤姐把刘姥姥当做“女篾片”来加以取笑,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 B . 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等手法。 C . 选文里又为刘姥姥换了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贾府的奢华。 D . 本段文字虽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语言华丽典雅的风格。
    3. (3) 作者是如何描摹众人大笑的场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 4.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 , 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 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 .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 .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 . 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荀卿”一般指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稷下学宫祭酒。 B . “巡狩”既可以指狩猎,也可以指“巡守”,即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在本文中即是后者。 C . “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 D . “崩”指帝王之死。依据周礼,对不同等级的人死有不同的说法,“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 B . 李斯的子女都成为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C . 李斯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 D . 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儿子一同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儿子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儿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己。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5.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指北宋灭亡已三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第三句描绘岳阳楼的壮阔景象,均从大处着眼,给人境界开阔之感。 B . 第四句中的“徙倚”指徘徊不定,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绪,一位愁苦异常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 . 颈联中“凭危”与“千古凭高对此”中“凭高”均为登临高处之意,是古代文人遣怀的一种方式。 D . 本诗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风格雄阔沉郁,与杜甫《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首诗歌是否体现了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 6.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
    2. (2)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3.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收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 (4) 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
    5. (5) 苏洵在《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表明割地赂秦必然招致灭亡的句子是“”。
    6. (6) 《谏逐客书》以人和物作比较,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
  • 7.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偷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 B . 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 C . 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 D .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 .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 .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 .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
    3. (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 .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 8. (2022高一下·宜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题。

    倏地变成了网红词的“躺平”通常是指人因压力大,事情头绪多,搞得焦头烂额,从而放弃行动而任其自然发展的处事方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躺平。虽然睡觉采用哪种姿势,是个人的习惯,但对于某些人群和特殊情况,需要采取更适宜的睡姿,否则,不仅会,还可能损害健康。

    婴幼儿或少儿时期骨架柔软,睡姿。成人则不然,经常打鼾的人不宜仰卧入睡,以侧卧位为宜。孕妇最佳的睡姿是左侧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以仰卧和侧卧位为宜,侧卧位时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成人正常的睡姿是向右侧卧位,侧卧时,背和双腿像弓一样微微弯曲,手交叉呈拱形,就像胎儿呆在母亲腹中,全身容易放松,有利于解除疲劳。由此可见,“躺平”只可一时,打个盹而已。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三、写作(60分)
  • 9. (2022高三上·辽宁开学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青年们逐渐从“有什么读什么”转变为“想读什么有什么”,不断从优秀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某网络平台“青年领读者”栏目邀请你参加阅读推介视频的拍摄,请选择一本书,以“经典与未来”为主题,准备一篇推介稿,结合材料的启示,阐述推介的理由,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