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huàn)①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táo)②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huàn)①然冰释
熏(táo)②
艺术手法 |
古诗文名句 |
借景抒情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岑参用“①,②”描绘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渲染了离别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③,④,盖竹柏影也”来表达自己发现月色之美的欣喜之情。 |
用典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⑤,⑥”两句暗用典故,刘禹锡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
夸张 |
《行路难》中,李白用“金樽清酒斗十千,⑦”极言朋友的盛情款待:杜甫在《春望》中,用“⑧,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纷飞时,家书的弥足珍贵。 |
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杨志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他的认识。
①杨志卖刀
②智取生辰纲
⑵《简·爱》中,海伦与简·爱的友谊深厚,却性格迥异,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海伦和简·爱的性格特点。
①海伦被老师鞭打
②简·爱被当众罚站
①这种精神正如杜甫诗中所言:“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②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严以待已,精雕细刻,才使作品活灵活现,在世界享有美誉。
③我们为什么浮躁?是因为不安于现状,而又急于求成。
④可见,工匠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自己做的产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⑤但是,有工匠精神的人却不会在浮躁的时代中轻易迷失自己,他们只专注于手里的活计,稳扎稳打。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创了自己的航天事业,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21年,中国发布第五部航天白皮书,勾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计划。
材料二2016年,“中国航天日”成立。航天日的设立,有助于纪念和表彰航天人为国家科技工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形成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注。
2022年,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强调,要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同时,要强化激励机制,设置“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航天贡献奖”等,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材料三中国航天创建66年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这背后凝结着每一位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付出、汗水和智慧,积淀了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两弹一星”精神,凝结了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载人航天精神:孕育了新时代的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
半载 返地 寄豪情 一程 巡天 九天揽月 圆绮梦 神州归家
上联:
下联:
娘的红色木夹
①娘的传家宝,是一个做鞋用的木夹。木夹用红色枣木做成,经年累月被磨得光滑照人。说它是娘的传家宝,是因为娘用这木夹做了很多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事。
②母亲当年常讲,用木夹做军鞋支援前线的事。那是1944年春季的一天,敌人在冀鲁边区进行拉网式大“扫荡”。在我们村北碱河滩的那场阻击战里,八路军一个连将从河北省盐山县小马家据点出来“扫荡”的几十名鬼子大部消灭。
③当时,身为民兵的父亲,负责抬担架护送伤员和牺牲的战士。他们经过我家时,母亲看到战士们穿的鞋子大多都破了,有的用绳子一道道地捆着,还有人露着脚趾。更令人心酸的是,一位烈士竟只穿着一只鞋!母亲很痛心,回到家对我姥姥说:“八路军战士为咱拼命流血,咱得让他们穿上鞋!”
④说干就干,母亲将家里最好的一床被子拆了,用粗布被里做鞋底,用青色的被面做鞋面,又找来破衣服撕成碎块,打成布夹子做鞋衬。
⑤为把军鞋做好,姥爷找了一块枣木,请木匠做了一个纳鞋底用的木夹。这木夹,在冀鲁边区的乐陵和盐山交界一带,是寻常老百姓家做鞋常用的工具。它由两块宽20多厘米、长约二尺多的木板组成,中间部位用铁轴固定。纳鞋底时,两腿将木夹下部夹紧,木夹上部紧夹着鞋底,比起用手拿着鞋底一针一针去纳,既省力又快捷。
⑥在昏暗的油灯下,全家齐动手。母亲纳鞋底,缝鞋帮。姥姥识几个简单的字,也会画些花草。她把柳树枝烧成炭做笔,在鞋底画上花草,写上“抗日光荣”“杀敌立功”,再将用煮杏树根水染成的红线,沿着画好的痕迹绣上去。姥爷在门口观察动静,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给屋里传递信号,母亲和姥姥就迅速把鞋藏入炕洞中。半个月后,军鞋做了两包袱。
⑦当36双绣着“抗日光荣”“杀敌立功”字样的布鞋送到部队时,战士们向母亲敬礼,纷纷表示:“穿上拥军鞋,一定要多杀敌人!”那时,驻冀鲁边区的部队领导龙书金、陈德曾夸奖母亲,说她送的鞋能保障一个排。从此,母亲成了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支前模范。母亲说:“多亏这木夹,用它做鞋又省力又方便。”意思是,功劳有这木夹的一半。
⑧新中国成立后,这木夹又派上了新用场。
⑨那时,家里打油称盐的日常开销,孩子满月的份子钱,过年添置新衣和表达喜庆的鞭炮钱,差不多都是娘用这木夹做鞋卖掉挣来的。白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夜晚就在油灯下用木夹纳鞋底、上鞋帮。
⑩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从小喜欢读一些儿童读物、小人书,所需钱大都来源于娘用这木夹做的鞋。我长大后,入了团,非常喜欢读《中国青年》杂志。那时,订全年的杂志需要几元钱,可家中很难拿出来。母亲最了解我的心,亲切地安慰我:“有用,咱就订!”她又连续几个夜晚做鞋到天亮。那天,到集上卖了鞋后,母亲一到家就交给我一份全年的杂志订阅单,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再看看母亲手上的老茧和血泡,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⑪从一份份杂志上,我认识了董加耕、侯隽、邢燕子,特别是认识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可贵品质,这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⑫1964年12月,我应征入伍。临行前,母亲又将木夹找了出来,接连两个夜晚忙到鸡叫,做出一双结实的千层底布鞋和15双鞋垫,每双鞋垫上都有“当兵光荣”或“保卫祖国”的大红绣字。
⑬我从老家带到军营的物品,都与这做鞋的木夹有关。一是母亲用木夹做鞋赚钱订的《中国青年》合辑本,二是一双结实的千层底布鞋和15双鞋垫。
⑭对于专刊雷锋事迹的《中国青年》合辑本,我经常反复阅读,将雷锋的事迹和日记,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母亲不识字,还常托人给我写信,激励我“好好干,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⑮我休息时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心里格外温暖。那鞋垫,班里战友每人一双,每当训练或执行任务碰到艰险时,战友们都会相互打气:“别忘了家乡老人‘当兵光荣、保卫祖国’的嘱托。”之后,大家立马虎气生生信心百倍。
⑯母亲爱那木夹,因为它承载着艰苦岁月中的风风雨雨:我们爱那木夹,因为它将一位普通妇女的母爱,传递给了她的儿女。
⑰这木夹,理所当然地成了娘的传家宝,我们子女更是这传家宝的受益者。
⑱去年,小外孙入伍时,我又将木夹的故事讲给他听,期望他也当一个不负新时代的好兵!
(作者:刘绍堂。有删改)
①
②新中国成立后,母亲用红木夹做鞋挣日常开销
③
④
⑤去年,“我”给入伍的小外孙讲木夹的故事
①白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夜晚就在油灯下用木夹纳鞋底、上鞋帮。
②母亲最了解我的心,亲切地安慰我:“有用,咱就订!"
文本一
新民乐出圈靠的是文化自信
①近期,河南卫视又火了,与优酷、虾米音乐娱乐联手在小年夜打造的一台晚会《新民乐国风夜》播出后,再度掀起热潮,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②每逢佳节必出“新”。从《唐宫夜宴》到《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河南卫视的国风节目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回味悠长。没有流量明星撑场面、不靠娱乐效果抓眼球,依然可以打动无数观众,河南卫视做对了什么?这背后的原因值得细品。
③首先,用心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在《新民乐国风夜》中,15个节目涉及15种国风乐器演奏。节目组为闽南家喻户晓的民间歌谣《望春风》重新填词,邀请来自美国、委内瑞拉、赞比亚等地的乐手共同演绎唢呐名曲《百鸟朝凤》,用歌曲《塞北江南》完成了一次西北花儿与江南评弹的南北对话……没有简单地堆砀民乐符号,而是将创新建立在对民乐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专业品质和格调把握让节目生动活泼又不失文化内涵。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④其次,弘扬传统文化也要号准时代审美脉搏。在这台晚会中,清脆的扬琴、悠扬的二胡、忧伤的古筝等古典韵味与西方乐器吉他、贝司、爵士等现代流行旋律巧妙融合相得益彰,令人耳目一新。过去,文艺评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音乐一旦太花哨、太流行就会失去审美价值。《新民乐国风夜》则用独特的形式告诉观众,高雅不一定要用正襟危坐的形式表达,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可以在融合创新中不断拓展和强大。随着当代人的文化和审美需求日趋多元,民族音乐契合当下流行脉动,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繁荣的文化市场中得以更好地传播与发展。
⑤再者,传统文化“谱新曲”的同时,也要善于“引共鸣”。如何吸引当代年轻人的关注,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讲。好内容要有意识地利用好教字时代的传福规律,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旋律,通过大屏小屏等各种载体广泛推送,借力互联网这个传播阵地,传统文化迅速“出圈”,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⑥如今,国潮的流行不再局限于以物质产品为代表的新国货,而是在文化领城全面引发新潮流。在这一趋势下,新民乐有望成为国潮新IP,与更多行业融合发展,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唐宫夜宴》走红后,其作为一个节目IP推动了河南的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给河南文旅增加了不菲的营收。
⑦新民乐出圈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不再照搬西方创作模式,开始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族乐器中汲取创作元素和创作灵感。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华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一定会取得更大突破,中华传统文化也必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成为世界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选自2022年1月29日《经济日报》作者:姜天骄有删减)
文本二
①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如此的国潮产品,降低自身文化品位事小,阻碍文脉传承事大。
②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③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自觉的传承。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摘自2021年9月22日《光明日报》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
㈠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类。臣之妻私臣,臣之要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㈡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①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③曰:“彼众我寡,及其 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④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⑤歼焉。
(节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注]①宋公:宋襄公,名兹父。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③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④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⑤门官:国君的卫士。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请以“将 进行到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个人风采”栏目投稿。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是班级的精神,这形成了班级的力量。请围绕一个代表班级精神的关键词,写一篇议论文,向“青春力量”栏目投稿。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