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道法...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2七下·长兴月考) 泰国香米以其香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享誉世界,下列属于其特殊的生长条件的是( )
    A . 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降水丰沛,旱季降水很少 B . 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降水较少,土壤肥沃 C . 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差异 D . 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 2. (2022七下·长兴月考) 下图是由中国承建的蒙内铁路,它打通了沿海与内地,使非洲大陆与“一带一路”更加紧密相连。如7月份乘坐蒙内铁路,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的有( )

    ①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②身着披风的马赛人

    ③草木稀疏、草原枯黄

    ④沙漠中的片片绿洲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地球上有许多干旱地区,黄沙滚滚,寸草不生。然而,一些干旱地区,在它严酷的地表下面,却蕴藏着宝贵的资源。人们把这些宝贵的资源称为“金子”。世界上的“金子”一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 波斯湾沿岸 B . 几内亚湾沿岸 C . 地中海沿岸 D . 墨西哥湾沿岸
  • 4. (2022七上·浙江期末)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 . 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 . 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 D . 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
  • 5. (2024七下·海曙期末)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带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是(   )

    ①各国都要大力发展工业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通过对华盛顿、巴黎、班加罗尔、巴西利亚、莫斯科这几座城市的学习,可以概括这些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 . 人口密度大 B . 工业十分发达 C . 都属于政治中心 D . 都地处高原
  • 7. (2022七下·长兴月考) 蒙曼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时说:“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丰功伟绩是( )
    A .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 .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8. (2022七下·长兴月考) 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 .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人仕 C .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 9. (2022七下·长兴月考) “他倡导和鼓励进谏,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诤谏成风,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下列各项与“他"有关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0. (2022七下·长兴月考)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盛,进入鼎盛时期。唐朝鼎盛时期出现在( )
    A . 开皇时期 B . 贞观时期 C . 开元时期 D . 天宝时期
  • 11. (2022七下·长兴月考) 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 .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 .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 .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 .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 12. (2022七下·长兴月考)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 . 黄巾起义 B . 玄武门之变 C . 陈桥兵变 D . 安史之乱
  • 13. (2022七下·长兴月考)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这段材料说的是北宋的(    )
    A . 重文轻武政策 B . 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C . 对外开放政策 D . 开明的民族政策
  • 14. (2022七下·长兴月考)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记载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 )
    A . 朝政腐败 B . 经济衰落 C . 藩镇割据 D . 国力强盛
  • 15. (2022七下·长兴月考) 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 )
    A . 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B . 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 C . 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以及各地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D . 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 16. (2022七下·长兴月考)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 B . C . D .
  • 17. (2022七下·长兴月考) 由图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 . 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 . 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 . 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很密切 D . 都是由北宋政府统一印制发行
二、非选择题
  • 18. (2022七下·长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链接: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材料二:安吉人在发展经济道路上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个品种的产业链;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新农村,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好生态让安吉的竹质量更好,茶滋味更甘,绿色发展带动了安吉新的经济增长。

    1. (1) 联系材料一,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安吉成为“中国第一竹乡”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安吉县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区域发展的启示。
    3. (3)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来认识区域。
  • 19. (2022七下·长兴月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

    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盛唐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中国古代史》

    [海内存知己]

    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 (1) 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的名称及其用途。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将唐朝推向鼎盛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从当时的国情和诗歌的繁荣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4. (4) 根据材料四,请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
  • 20. (2022七下·长兴月考)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材料二宋代文士地位的 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高级官員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宫枢密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1. (1) 材料一中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序号即可)主要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