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30 浏览次数: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中国诗歌史上,盛唐诗歌何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究其原因,在南朝齐梁宫体诗绮靡之风甚嚣尘上的境况下,唐代的陈子昂、李贺、李白、杜甫等诗人相继倡导恢复并高扬“风骨”传统,尤其是盛唐诗人对“风骨”崇尚有加,使“诗具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共同特征。

    在历史的变迁衍化中,“风骨”早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大量低俗、恶俗、媚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这些诗显然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是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诗人作为“天地之心”的创造者本应怀有“天地之心”,但当下很多诗人都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少大情怀大境界,更有甚者为出版、发表、出名或赚取眼球、点击量、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诗人本应怀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应有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应有杜甫虽居茅屋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然而当下许多诗人都缺少这种“风骨”。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叹,写的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风骨首先属于道德范畴,如古代“风”所蕴含的教化之义,是对诗歌所拥有的诗教功能的肯定。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以暴露个人生活隐私为内容,让诗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更有甚者彻底解构诗的内涵诉求,践踏和僭越诗歌伦理与道德,一些作品将“诗”本来应该拥有的典雅、崇高彻底解构,其恶俗轻艳令人生厌。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都具有深刻的教化和启迪作用,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风骨”不仅属于内容层面的诉求,更是审美范畴的艺术标准。刘勰曾指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圈。”他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采”之间的密切关联,又如瓦雷里所说,诗的语言如跳舞,是要讲究舞姿与步法的,新诗语言依然需要以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在不断的锤炼、锻造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重新建构诗歌的语言风骨,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摘编自罗小凤《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反躬自省倡导“风骨”传统,诗歌创作中就能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B . 诗人怀有“天地之心”,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作品才能继承、发扬和延续中国风骨。 C . 新诗创作呈现出的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使现代诗歌失去了原有的教化和启迪作用。 D . 新诗提高审美范畴的标准,才可重新建构语言风骨,因为语言可以掩盖内容层面的不足。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唐代诗歌鼎盛的原因与当下一些诗坛乱相比较,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论证。 B . 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古诗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新诗创作的思考。 C . 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并且都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具有辩证意味。 D . 文章末段引用刘勰的话从正面论证了诗歌语言风骨是新诗审美范畴重要的艺术标准,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绮靡之风甚嚣尘上,充斥着大量三俗之作,扰乱了诗坛的审美秩序与标准,使当时新诗缺乏“风骨”。 B . 当下很多诗人沉溺于写日常琐碎,或为出名,或为赚取眼球、关注度,批量生产媚俗之作等,原因在于缺乏使命感与责任心。 C . 当代诗歌中,如梨花体的“一只蚂蚁又一只蚂蚁”、乌青体的“白云真白啊真白”等,用词直白随意,失去美感,诗歌风骨荡然无存。 D . 新时代诗歌“重塑风骨”向新的诗歌高峰挺进,就需要继承与发扬古奥诗歌传统与中华传统精神延续下来的“中国风骨”。
  • 2. 2.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稀有而高贵。基于此,人们常用独角兽企业来形容发展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独角兽企业的界定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逐渐形成了能使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社会土壤,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爆发式成长为“独角兽”。当前,独角兽企业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是全球各路资本竞相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节选自《发展独角兽企业的思考》)

    材料二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33家。其中因上市、被并购和成立超过十年而毕业的独角兽企业共20家,因估值下降而退出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企业有9家。综合来看,2017年新晋独角兽企业高达62家,总估值6284亿美元,成都、宁波、东莞等六城市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这与国家重视创新的政策相符。而2016年全国共有131家独角兽企业,估值总和为2137亿美元。

    从行业布局和地域分布来看,具有如下图的特点:

    164家“独角兽”行业分布

    材料三

    “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它是经济爆发增长的标志。新经济时代,创新全球化和社交化等资源加速流动,为“独角兽”的大量涌现创造了基础条件。

    “独角兽”的成长中,有两个关键特质。一是自成长,制定新的行业规则,遵循新的进化法则,适者生存,依靠生态力量自发前进。比如,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优步”,颠覆原有规则,在打车行业中聪明地构建平台,植入盈利模式。

    二是要有生态圈。只有冲破藩篱、合作共赢,才能爆发式成长。首先,是“走出去”——与外部企业开展生态型合作。传统制造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移动等新技术实现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这些新技术往往是外部新兴行业中的企业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其次,是“请进来”——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价值的机会。消饵与消费者的“楚河汉界”,利用顾客行为数据来提升自身管理质量,通过释放顾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改善创业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准则。

    “独角兽”在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创新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雅虎到谷歌再到脸书,“独角兽”企业成为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的领头羊。从产业变革来看,“独角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它颠覆了传统产业模式,成为产业的新核心,并带来产业的全新变革。

    “独角兽”还是城市名片和区域经济引擎。“独角兽”的辐射带动作用能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杠杆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独角兽”还成为区域城市名片,提升区域知名度,从而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摘编自长城战略研究所《新经济先锋:“独角兽”企业》)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国家重视创新政策的背景下,2017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增速明显,新晋企业数明显增多,企业规模估值额度也较2016年有大幅提升。 B . 在独角兽企业分布的18个领域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成为集中爆发领域,而大数据、旅游、软件应用和社交领域则相对处于滞后状态。 C . 无论是从数量分布还是从估值分布来看,独角兽企业都主要分布在“北上杭深”等大城市,其中杭州在数量占比上低于上海,而在估值占比上比上海高。 D . 从2017年行业分布图来看,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与人们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显著发展态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独角兽企业的多少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评价指标,得益于全球各路资本竞相将之作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B . 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成长的特点让它能够遵循新的进化法则,在依靠生态力量自发前进的同时,同样得借助外在因素。 C . 独角兽企业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价值的机会,利用顾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善商品和服务来提升自身的同时也服务消费者。 D . 独角兽企业能产生杠杆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或经济发展的引擎,因而成为区域城市名片,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月下美人泪

    肖建国

    惠州城有两大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

    先说黄金。

    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种花卖花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吗?

    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

    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

    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校长说,你回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

    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奇花异草。比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京门的王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

    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

    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其见光。到了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开放。

    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

    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冒,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黄金家喝了点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

    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昙花、菊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

    送人也看对象。王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

    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

    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说每到春天,木棉花开,这树冠就成了燃烧的火焰山。

    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有幼苗,有成品,有的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

    再看昙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

    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名地感到一阵心虚。

    就这样赏花?

    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

    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诗文,但此刻,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觉。

    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去,再也不回来。然而,笛声戛然而止。

    昙花开了。

    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很害羞地将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

    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

    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

    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自言自语。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金之所以成为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除了他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更与他本人爱侍弄花草的兴趣密不可分。 B . 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 C . 小说中有关木棉树的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树如其人,木棉的形象实则是季献民不同流俗、热情洋溢的物化。 D . 作者有意识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民”表明他追求精神境界。
    2. (2) 小说标题“月下美人泪”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小说在写黄金和季献民养花时有很多对比,你从这些对比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文言文阅读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 , 擢上虞令。豪娃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逾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有建议罢教装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门下侍郎韩维罢,存言:“去一正人,天下失望,忠党沮气,谗邪之人争进矣。”又论杜纯不当罢侍御史,王巍不当罢谏官。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超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始,存之徙兵部,确力也。至是,为确罢,士大夫善其能损怨。岁余,加责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B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C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D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古文,文体名,区别于骈体文而言,与韩愈《师说》“好古文”中“古文”的含义相同。 B . 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属于文官,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C .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年龄为七十岁,也称“致政”、“乞骸骨”。 D . 保甲,是宋朝时期开始的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存不畏豪强,严格执法。有一豪门大户杀人,很久没人过问,王存到任后,严格审查案件,终于查清是州吏收受贿赂,最终罢免了受贿官员。 B . 王存为人耿介,敢于直言。他曾被宋神宗在便殿召见,多次上书指陈当时政事,虽涉及一些大臣权贵,但绝不依附,敢说别人难以说出的事情。 C . 王存独具慧眼,见解独到。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制度,他透彻分析,坚决反对:水官建议恢复黄河旧有的河道,王存据理力争,停止了工役。 D . 王存性情宽厚,不计前嫌。当年神宗去世后,因蔡确作梗,王存被移任兵部:后来蔡确获罪,王存却力争为蔡确减罪,自己也因此事被罢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②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 5. 古代诗歌阅读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思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 , 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矩知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洛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欢欣鼓舞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B . 领联用“千年计”与“一日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 C . “疾风雷”,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迅速颁布到西京的情形,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收复失地的快意,而本诗又含有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妙处。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感慨万千,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2. (2) “。”这是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
    3. (3) 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以“” 设问结尾,巧妙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音乐不是脱离于戏曲艺术而独立存在的纯音乐形式,它的结构布局、元素取舍必然要与戏曲的综合性特征__________。由此,戏曲音乐批评既要有将音乐作为声乐(唱腔)、器乐(伴奏)形式进行本体分析的能力,也要有将音乐放置在戏曲综合艺术下进行整体性观照的视点。在现代京剧《红军故事》的创作构思中,以老红军的回忆与讲述作为线索,__________起情节彼此独立但精神高度一致的三出小戏。因为这种文本结构方式使得该剧的音乐创作,虽然要突出每一出小戏的音乐品格,但要保持在整体上艺术风格的统一。在细节处理上,《半条棉被》一场的音乐在紧凑的剧情中展现了青衣、花旦、老旦三个不同行当的唱腔特色,并将梅派、程派等不同流派的演唱呼应联结,完成了京剧旦角演唱艺术魅力的集中__________。就音乐创作的__________而言,《红军故事》音乐风格以传统元素为主,全场音乐浑然一体,并无场次割裂之感。由此,(        )。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相得益彰    连贯    呈献    整体性 B . 相辅相成    连贯    呈献    综合性 C . 相辅相成    串联    呈现    整体性 D . 相得益彰    串联    呈现    综合性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这种文本结构方式使得该剧的音乐创作,虽然要突出每一出小戏的音乐品格,但要在整体上保持艺术风格的统一。 B . 这种文本结构方式使得该剧的音乐创作,既要突出每一出小戏的音乐品格,又要在整体上保持艺术风格的统一。 C . 因为这种文本结构方式使得该剧的音乐创作,既要突出每一出小戏的音乐品格,又要保持在整体上艺术风格的统一。 D . 这种文本结构方式使得该剧的音乐创作,虽然要突出每一出小戏的音乐品格,但要保持在整体上艺术风格的统一。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戏曲音乐的批评,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对应关系,注重微观与宏观参照结合 B . 戏曲音乐的批评,要注重微观与宏观参照结合,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对应关系 C . 戏曲音乐的批评,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对应关系,注重宏观与微观参照结合 D . 戏曲音乐的批评,要注重宏观与微观参照结合,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对应关系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首先是戒烟产品属性;其次是电子烟表现出的“安全性”;再次,电子烟还有减少卷烟消费以及减少二手烟等等属性。最后,电子烟的“潮流性”,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因为所谓的安全、无瘾而涉足电子烟。因此,电子烟直至目前还是颇具发展前景的。,前景在于其拥有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并不是说所有企业都有发展机会。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烟在制造工艺或者说科技含量上来说并不具有很高的市场壁垒,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就电子烟市场而言,传统烟草企业同其他企业具有同等的地位、平等的机会。

  • 9. 把下面这段新闻报道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塔斯尼姆通讯社当天援引伊朗民防组织指挥官贾拉利的话说,美国已多次对伊朗进行网络威胁或攻击,对这些反伊朗的活动负有法律责任。此前,伊朗曾多次遭到网络攻击,也曾多次遭受针对其核设施的电脑病毒攻击。2018年4月,伊朗遭到网络攻击,导致全国范围内互联网出现短暂中断。2010年9月,伊朗国内数万个互联网终端感染“震网”病毒,随后伊朗数次推迟布什尔核电站的供电时间并一度卸载已加载的核燃料。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悲悯:“悲悯,意思是哀伤而同情。其中,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折射出一种博大的爱。”

    请以“悲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