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 1.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 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孟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思路的新的发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首先,殚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原因。

    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 强调“冲口而出”,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

    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冲口而出”,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 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科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诗论认为,真正的好诗蕴含“天机”“灵气”,而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 B . 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的创作态度如何能产生佳作。 C . 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 D . 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 B . 文章对两种心理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阐明诗人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能收获佳作,实则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C . 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 D . 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先揭示内涵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成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宋诗人刘克庄认为:“不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 B . 殚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C . “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创作方式,能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从而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利于发现“天机”。 D . 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以孟郊、贾岛等人为代表的“苦吟”派冥思苦想,雕琢语言,反复推敲,更注重求助于意识。
  • 2.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成为流行的新潮流。然而,人们对汉服却了解甚少。我们现在所说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总的来说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而不是指汉代的服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更加简易便捷的西式服装已经逐渐占据了主流。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一是服饰宽大,不适应当今这种快节奏生活,拖拖沓沓不说,穿起来也十分的麻烦。二是汉服的制作成本高,大多都使用真丝、绸缎材料,价钱相对偏高。三是汉服的款式不够新颖,女士的还好说,男士的过于单调,不利于推广。

    (摘编自《不要让汉服只是历史上的一种符号》,凯风网2019年5月3日)

    材料二

    汉服究竟有多热门?数据最直观。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者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而在年轻人积聚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汉服文化传播的边界也被不断拓宽,展示出惊人的影响力。截至目前,抖音上关于汉服话题视频的数量达到67万个,累计播放量突破180亿次。从小众爱好到大产业,像汉服一样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找到了复兴的载体,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不可否认,“汉服热”中还存在诸如商业化、表层化甚至功利化的元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商家刻意迎合市场,把服装做得过于花哨,与传统意义上的汉服背道而驰。越是面对这种现象,越需要我们用正确的、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方式来宣扬包括汉服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非一嗅到商业气息就“口诛笔伐”。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扬长避短,从而避免“汉服热”过度商业化和表层化呢?在目前汉服的推广中,我们必须把握一些原则。比如,汉服的创新,既要适应现代社会公众的审美需求,也要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离经叛道”。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符合现代社会心理和时代审美的汉服,增进社会大众对汉服的亲近感。

    汉服是民族精神和文明的一种符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着迷于汉服的古典之美,更热衷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汉服热”是民众朴素心愿的反映,是文化自信的回归。

    (摘编自《“汉服成大产业”诠释文化自信回归》,《重庆日报》2019年9月20日)

    材料三

    提起“汉服热”,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几年,穿汉服这股热潮,不但在学生中圈粉无数,而且不少上班族也会利用周末时间,拍一组汉服写真,来一次仿古出游。穿上这身行头,好看是一方面,但那种触摸历史、感知文化的丰富体验,更是让很多汉服爱好者如痴如醉。虽然汉服本身是用来穿的,但其样式、纹理,乃至其穿着的场合、礼仪等,都可看作是传统文化理念、价值的美学表达。可以说,“汉服热”的逐渐升温,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爱密不可分。因此,在汉服文化兴起、爱好者群体扩大的背景下,汉服产业的形成、壮大也在情理之中。当前,汉服产业已催生出设计、租赁、旅拍、配饰等新的商机,一些提供私人定制的高端汉服品牌,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汉服产业与“汉服热”相辅相成,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

    事实上,传统文化该怎么走入当下、贴近生活呢?就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对于汉服产业而言,如何用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体现好、表达好,正是产业发展最需着力的地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不要让传统文化因产业化而变味。

    (摘编自《“汉服经济”要让文化味更浓些》,《广州日报》2019年9月19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汉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成为流行的新潮流,这缘于传统文化的复兴,然而真正了解汉服的人却并不多。 B . 从目前来看,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者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由此看来,汉服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业。 C . 不仅学生喜欢穿汉服,就连上班族也都利用周末时间,穿上汉服来一次仿古出游,虽然他们也只是为了好看,但在无形中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D . 汉服是民族精神和文明的一种符号,穿上汉服可以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更多年轻人着迷于汉服古典之美,热衷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简易便捷的西式服装,这是时代快速发展造成的。 B . 抖音上关于汉服话题的视频播放量突破180亿次,汉服也从小众爱好变成大产业,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有了复兴的载体。 C . 汉服的样式、纹理,穿着场合、礼仪等,都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理念、价值的美学表达,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推广汉服。 D . “汉服热”中存在诸如商业化、表层化甚至功利化的元素这就需要我们在宣传汉服文化时,使用正确的方式让其能被更多人接受。
    3. (3) 如何才能使汉服得到更好的推广?请结合材料进行阐述。
  • 3.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宛其的春天

    夏立楠

    几乎每周,我们都会去帕提曼医生家一趟。年初的时候,我得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病,不爱吃饭,面色萎黄,个子也不见长。帕提曼医生是个维吾尔族老太太,不管啥时候见她,都盘着头发,爱笑,穿白大褂。“给他开了点钙片,记得按时吃,还有,不要受凉,坚持敷盐巴。”“好的。”我爸接过药,谢过帕提曼医生。我们又往回走,远处的山峦一直绵延到米吉克煤矿。我爸在米吉克煤矿干活,三班倒,逢白天不干活的时候,就会带我来看医生。我妈没工作,光照顾我就挺累,还要洗衣服做饭。我妈把脏衣服堆在小椅子上,往大盆里倒热水。我爸的衣服比我还脏,全是煤灰,丢进盆里后,水都染成了灰黑色。

    仲夏的时候,米吉克煤矿变得漂亮些了,喀普斯朗河支流两岸的柳树绿茵茵的。帕提曼医生就是在那个时候再次来到我家的,她穿着白大褂,挎着药箱,一到门口就问我的病情。我妈说,不是大病吧?帕提曼医生说,不算病,但是孩子要长身体,长期不爱吃饭,面黄肌瘦,那肯定不行。她还说她在大宛其牧场有个哥哥叫艾买提,在那里养奶牛,可以的话,我们去那边包片草场,单送牛奶也比干煤矿强,环境也不错,对我成长有益。听了帕提曼医生的话,我妈动心了,觉得可以离开米吉克煤矿了。

    到达大宛其牧场的那个晚上,我们在艾买提伯伯家住下。大宛其牧场的夏夜,似乎更凉爽些。风从门口的草场上吹来,院子里坐着两家人。在铺开的毯子上,我们吃着艾买提的阳刚子(妻子)端来的馕。她热情大方,一边招待我们,一边进屋做拉条子。

    那些日子,我目睹了艾买提一家的日常。艾买提的阳刚子能干,白天喂牛,早晨天不亮就起来挤奶,新鲜的牛奶装进瓶子里,艾买提把瓶子提上驴车,天不亮就赶着驴车把奶送到集市。

    在艾买提伯伯的帮助下,爸爸建好了木屋。木屋建好的那天,阳光特别明媚。买两头牛吧,艾买提说。我爸说,好呢,不过不懂识别牛的好坏啊。艾买提说,“改天我带你去巴扎上选选。”我爸没说话,他点燃一支烟,边抽烟边望着远方。我知道,我爸是手头紧,没买牛的钱。艾买提看出我爸的难处,说:“既然到了这里就是我的客人,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帮着先垫付,等你赚了钱,再还我也不迟。”我爸说,那怎么行。艾买提说,“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

    艾买提赶着驴车,我和我爸坐在车上,艾买提带我们去大宛其的巴扎上看牛。风景很美,路两边的白杨树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摇曳,泛着光,星星点点。我爸跟着艾买提在牛马市场上转,寻来寻去,相中了两头奶牛。

    雨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多起来的,大宛其牧场的夏天,越发显得葱郁。我爸的一头奶牛产奶了,那些天,我妈起得早,天不亮就打开牛舍的灯,蹲在奶牛旁边挤奶,挤好的奶装在铁桶里,我爸用盖子盖好,提出去,绑在自行车的一侧。这样的一个早晨,我爸会骑着车穿梭在路上,他得把新鲜的牛奶送到周边的集镇,那里有客户订奶。我则在周边的草场上闲逛,拎着一根木棍当剑使,把草场上的草木当成敌人,幻想着自己是个白衣剑客。此时的大宛其牧扬,草长莺飞,苜蓿地里开满蒲公英与鸢尾花,沟渠里湍湍流淌着无穷无尽的溪水。

    不久,我爸要去库尔勒照顾生病的大伯,我妈想自己送奶,便推出自行车来学。从外面干活回来的艾买提说,车不用学了,他帮我们送。我妈说,那怎么好意思。艾买提说,没啥不好意思的,互相帮助。就这样,艾买提成了我们家的送奶工。为了表示对艾买提家的感谢,在艾买提的阳刚子赶着牛去柳树林放的时候,我妈就会帮她洗衣服。

    秋天就来了。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牧场都变了样,河流同往常一样,静谧地横亘在眼前,如同蓝丝带般。柳树林不再葱郁,绿黄相间,仿若油画。随着天气的转变,气温越来越低,奶牛的产奶量也降了下来。我爸开始为整个冬天的收入发愁。我爸说,艾买提,这牛产奶量低,有啥法子改善?艾买提说,要想催奶,倒是有法子,给你的奶牛喂些海带,多加盐,不过牛和人一样,也有休养的时候,你们汉族的中医里不是讲“秋收冬藏”嘛,冬天万物休养生息,奶牛也需要储备营养,不然来年怎么产奶?我爸点燃一支烟,笑了笑,说受教了,你懂得真多。

    艾买提的阳刚子说,奶牛的奶都让你巴郎子(小男孩)喝了,看吧,他来这里长了不少。被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自己确实比以前高了。我妈说,是你们的奶养人,艾买提说,大宛其牧场的水土好。我爸说,也感谢帕提曼医生,很久没见到她了,啥时候回趟米吉克。

    好景不长,没等我爸带我回米吉克,大宛其牧场就出了事。那天夜里,我们已经睡下了,初冬的大宛其牧场还是有些冷,雪早早就落了下来。牧羊犬在夜里吠叫,北风肆虐地刮着,屋前屋后有东西垮掉。

    ......

    “快开门啊!”我爸开了门,风使劲往屋子里灌。艾买提手里的电筒不怎么亮,他急忙把门关上,用后背抵住。“这风太大了,牛不见了。”“啊,牛怎么不见了?”我爸一边穿衣服,一边说着。“牛舍让风给吹塌了,牛不知道去哪里了,都怪我,早知道应该把砍来的木棒堆在牛舍上。”“说这些也没用啊,我们现在出去找吧。”我爸穿好鞋,披上衣服,急急忙忙在屋里找电筒。

    外面的风还在呼呼地吹,狗声不见了,或许是跟着他们去找牛了吧。雪似乎越下越大,早上天露出曙光时,我急忙推开门,艾买提的阳刚子已经穿上马靴,喊我妈和她去找牛,去找我爸他们,让我在屋里等着,哪儿也不许去。 旷野里白茫茫一片,阳光微弱,风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雪越下越大,越飘越多,我看见她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里,足迹渐渐被新雪覆盖。我在心里祈祷,希望他们能找到牛,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我还没有见过大宛其牧场的春天呢,艾买提不是说,春天的时候,这里比秋天还美丽嘛,会开很多花,会有很多蜜蜂,它们嗡嗡嗡的,萦绕不断。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米吉克煤矿环境恶劣,以致于帕提曼医生只选择在仲夏柳树绿茵茵的时候来到我家给我看病,而不愿在其他时间前来。 B . 艾买提垫钱为爸爸买奶牛,爸爸却有顾虑,艾买提的“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的话表现出他的专断,却也打消了爸爸的顾虑。 C . 大人都忙的时候,我在草场上闲逛,假想自己是个白衣剑客,反映出我虽处在风景优美的大宛其牧场,却感到无聊和寂寞。 D . 牛走失后,艾买提和爸爸冒着风雪深夜找牛;第二天早晨艾买提的妻子和妈妈又去找牛和人,体现了他们相濡以沫的互助精神。
    2. (2)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没有具体讲述春天的故事,却以“大宛其的春天”为题,这样设计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 4.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文言文阅读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 , 擢上虞令。豪娃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逾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有建议罢教装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门下侍郎韩维罢,存言:“去一正人,天下失望,忠党沮气,谗邪之人争进矣。”又论杜纯不当罢侍御史,王巍不当罢谏官。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超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始,存之徙兵部,确力也。至是,为确罢,士大夫善其能损怨。岁余,加责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B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C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D . 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乡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古文,文体名,区别于骈体文而言,与韩愈《师说》“好古文”中“古文”的含义相同。 B . 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属于文官,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C .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年龄为七十岁,也称“致政”、“乞骸骨”。 D . 保甲,是宋朝时期开始的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存不畏豪强,严格执法。有一豪门大户杀人,很久没人过问,王存到任后,严格审查案件,终于查清是州吏收受贿赂,最终罢免了受贿官员。 B . 王存为人耿介,敢于直言。他曾被宋神宗在便殿召见,多次上书指陈当时政事,虽涉及一些大臣权贵,但绝不依附,敢说别人难以说出的事情。 C . 王存独具慧眼,见解独到。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制度,他透彻分析,坚决反对:水官建议恢复黄河旧有的河道,王存据理力争,停止了工役。 D . 王存性情宽厚,不计前嫌。当年神宗去世后,因蔡确作梗,王存被移任兵部:后来蔡确获罪,王存却力争为蔡确减罪,自己也因此事被罢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②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 5.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问题。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①喈(jiē)喈:鸡鸣声。②夷:平,指心中平静。③胶胶:鸡鸣声。④瘳(chōu):病愈,此处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既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更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B . 这首诗通过变换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现思妇情感的变化。 C . 每章首两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鸣四起的图景。 D . 这首诗的写景用词十分讲究,如“潇潇”从听觉写出夜雨骤急,“如晦”从视觉展现眼前的景象。
    2.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 6.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 (2)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 (3) 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7.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___________,总是___________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___________。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___________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 , 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谈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摘自《苏东坡传》)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概而论            徒劳无功            轻而易举            杞人忧天 B . 一概而论            徒劳无益            一蹴而就            悲天悯人 C . 一般而论            徒劳无益            一蹴而就            杞人忧天 D . 一般而论            徒劳无功            轻而易举            悲天悯人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B .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人间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C . 像这样的人物,苏东坡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D . 人间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8.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来,元宇宙(Metaverse)成为科技图和资本圈大热的话题。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封城与居家隔离限制了现实中人与人的交互,元宇宙被认为①____________。2021年,有意发展并建造元宇宙的脸谱公司(社交网站Facebook的母公司)将公司名称改名为“Meta”,以纳入公司的虚拟现实未来愿景。

    不少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看好元宇宙的未来,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②____________,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

    左鹏飞认为,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升级的合力作用下,元宇宙的场景实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代表着未来的大方向,建议我国从技术、标准、应用、法律等层面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从技术方面来看,③__________,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需提升。我国应加大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左鹏飞说。业内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关注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概括第三段文字的要点,要求使用因果关系的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四、作文(60分)
  • 9. (2022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进步刻录着青年的足迹、凝结着青年的奉献。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当代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每一代青年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迹和时代答卷。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感,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自觉把自身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把个体发展与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才能担当时代大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