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39 探究食物在口腔...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4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青岛) 下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探究了唾液和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 . 馒头屑的用量应该多于馒头块 C . 需要放在37℃温水中5~10分钟 D . 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③试管不变蓝
  • 2. (2022·襄阳)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 口腔 B . 食道 C . 小肠 D .
  • 3. (2022·鞍山) 如图所示,关于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将①②号试管置于37℃左右的温水中,以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B . 充分搅拌属于化学性消化 C . 滴加碘液后,①②号试管内液体都不变蓝 D . 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 4. (2022·益阳) 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依次经过的部位是(  )
    A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 . 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大肠、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5. (2022·湘潭)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馒头块+2毫升唾液

    处理方式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7℃水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A . 为缩短实验时间,可将水浴温度调至100℃ B . 水浴10分钟是因为唾液对淀粉的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 C . 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D . 甲、乙两组实验说明唾液能分解淀粉
  • 6. (2022·沈阳) 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分泌胆汁的是(  )
    A . B . C . D . 小肠
  • 7. (2022·广安)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温度

    检测

    结果

    1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74℃

    8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2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37℃

    ?

    3号

    2毫升淀粉溶液、1毫升唾液

    0℃

    ?

    A . 2号试管模拟的是淀粉在口腔中的物理性消化过程 B . 三只试管实验的结果都不变蓝 C . 该实验操作可以先加碘液后加唾液 D . 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 8. (2022·赤峰) 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食物,有关日常饮食及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入淀粉时,口腔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是睡液 B . 蛋白质在体内开始消化的场所是小肠 C . 科学合理的食谱中成分占比最高的是脂肪 D .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 9. (2022·长春) 下列选项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避免产生气泡

    C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

    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2022·仙桃)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相互关联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器官生理活动或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器官A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在吸气时,吸入肺的是氧气, B . 器官B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静脉血流进,动脉血流出 C . 器官C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均需消化才能吸收 D . 人体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器官D排出,还可以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
  • 11. (2022·仙桃)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结论,正确的是(  )
    A . 探究“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对照设置是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B . 设计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时,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C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加碘液显蓝色表明淀粉被消化 D . 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生物可以由非生物自发地产生
  • 12. (2022·牡丹江) 下列选项中的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             )
    A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 13. (2022·凉山) “碘液染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A . 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细胞中的气孔 B . 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 . 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D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
  • 14. (2022·广东) 某兴趣小组按照下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预测实验现象最可能为(  )

    组别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保温时长(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适量馒头碎屑

    2mL唾液

    搅拌

    37

    10

    适量馒头碎屑

    2mL清水

    搅拌

    37

    10

    A . ①变蓝    ②不变蓝 B . ①不变蓝   ②不变蓝 C . ①不变蓝    ②变蓝 D . ①变蓝     ②变蓝
  • 15. (2022·陕西) 下列实验中关于碘液使用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使用目的

    A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验证淀粉在口腔中被合成

    C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便于观察细胞核

    D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便于观察叶绿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2·临沂)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B .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D .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 17. (2022·陕西) 下列实验中关于碘液使用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使用目的

    A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验证淀粉在口腔中被合成

    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便于观察叶绿体

    D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便于观察细胞核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2·邵阳) 小明学习了《生物学》以后,尝试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表格中的选项与如图相符的是(  )                   
       

     1 

     
     

     2 

     
     

     3 

     
     

     A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B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咽 

     
     

     C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D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2022·云南)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是为了摸拟人的口腔温度 B . 两只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 . 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 . 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二、综合题
  • 20. (2022·绥化) 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③;⑦
    2. (2) 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 (3) 图中标号⑦分泌的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 (4) 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 (5) 图中标号④的名称是,它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三、实验探究题
  • 21. (2022·黑龙江) 初一(3)班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如下:

    试管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在  ?  ℃的水中10分钟

    滴加两滴碘液摇匀

    2号

    馒头碎屑+  ?  

    1. (1) 2号试管中应加入
    2. (2) 处理方法中应放在℃的水中。
    3. (3) 预测实验结果: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蓝。(填“变”或“不变”)
  • 22. (2022·自贡) 请回答下列有关探究和实验的问题:
    1. (1)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针对“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馒头为什么会变甜”这两个问题,某同学制订了以下探究计划:

      试管编号

      放入物体

      注入液体

      处理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馒头块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要探究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应选择(填编号)试管作为对照;要探究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系,应选择(填编号)试管作为对照。

      要探究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先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再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是试管不变蓝。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为唾液中的将淀粉分解成了,它遇碘不变蓝且有甜味。

    2. (2) 在今年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一些同学由于操作或回答问题失误,造成失分。请你帮助他们解决有关问题:

      做“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时,某同学用了最大光圈,凹面反光镜,但始终不能完成对光步骤,可能是他选择了(“10×”或“40×”)的物镜对准通光孔。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上”字在视野的右上方,他不断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上”字(“能”或“不能”)移动到视野中央。

      做“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某同学错误地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并盖上盖玻片。正确做法应该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吸引。

      某同学说他看到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你认为他看到的应该是。某同学说他看到的玉米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和1片子叶,你认为他可能漏掉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