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农场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金秋九月我们进入初中,对我们七年级同学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主要指(    )
    A . 新同学 B . 新老师 C . 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D . 新学校
  • 2.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爱因斯坦的中学时光是在阿劳州立中学度过的。那里良好的校风和负责任的教师点燃了他好奇心的火花,他从一个不爱说话的孤僻的‘笨学生’,变成一个活泼开朗、求上进的好学生。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破格录取。26岁时发表了轰动世界的关于相对论的论文。这说明( )

     ①良好的校风能提升智慧、塑造性格                    ②中学时代是爱因斯坦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支点

     ③我们只要经历了中学时代就能取得成功            ④中学生活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个异性的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
  • 3.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下列关于梦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梦想是对生活的期盼,不能实现的梦想没有任何意义 B . 梦想一旦确立,其内容就不应该改变 C . 梦想可以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 D . 梦想是生活的必需品,没有梦想将无法生存
  • 4.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句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青年人(    )
    A . 成才的关键是得到机遇 B . 艰苦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 . 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D . 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 5.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李玉洁7岁罹患类风湿,14岁因瘫痪辍学,历经三年磨砺,靠着仅能打字的两根指头,她的25万字自传体小说《梦想在110厘米之上》终于出版了,她说:“110厘米是我坐在轮椅上的高度,但我的梦想是超越这个高度的,弥补不能站着的遗憾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挣脱枷锁、追求梦想”。这启示我们(  )
    A . 梦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转化为现实 B . 梦想是美丽而崇高的,现实有时则是丑恶的、可憎的 C . 梦想就是空想、幻想 D . 梦想的实现要靠我们的努力和坚持
  • 6. (2024七上·桂东期末) 毛泽东是一位博览群书、酷爱学习的革命家,他看问题能登高望远,眼界宽广,处理问题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正如他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 学习,能够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B . 学习,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C . 学习,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D . 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 7. (2024七上·余杭月考) 下列语句是对学习的苦与乐的描述,其中以学习为乐事的是(  )

    A . 头悬梁,锥刺股 B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 梅花香自苦寒来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8.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比起小学,中学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本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的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逐步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③照搬班级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④向古人学习,苦学、死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儿子:“爸爸,您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爸爸回答最恰当的是(    )

    ①“你需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②“你需要学会控制情绪。”

    ③“你需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④“你需要学会自尊自信。”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下列能说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一句名言是(    )
    A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 . 理想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C .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D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11. (2023七上·龙江月考)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下列关于梦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B .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C . 梦想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D . 梦想都是不切实际的,不会实现
  • 12.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 要有一个非同常人的计划 B .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C . 要确立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D . 要确立一个与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目标
  • 13.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七年级学生小李总是为自己个子不如班级的同学而感到没面子,进而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表明小李()

    A . 能不断从别人身上吸收优点 B . 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 .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D . 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 14. (2023七上·龙江月考)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赖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就很重要了。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属于(  )
    A . 在自我评价中认识自己 B . 从他人评价中认识自己 C . 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D . 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 15.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具有重要的意义。七年级(3)班学生王某为了正确认识自己,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把自己与同龄人进行比较   ②把自己与伟人、名人进行比较

    ③通过他人评价                       ④通过心理测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6. (2024七上·合江期末) “如果可以接受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这一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    )
    A . 正确看待自己的不完美 B . 完全接纳自己 C . 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 . 不断迎接挑战,战胜自己
  • 17. (2021七上·泗县期中)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启示我们应(    )
    A . 保持自尊自信,激励自我 B . 放大自己的优势,相信自我 C . 坚持实事求是,悦纳自我 D . 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 18.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上述对话告诉我们(    )
    A . 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 B . 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 . 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D . 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 19. (2023七上·安化月考) 生活中总有人这样想:他当了科学家,他成了文学家,他获得了奥运金牌,那么我呢?其实你不是最美丽的,但你是最可爱的;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不是最强壮的,但你可以最乐观。这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接纳自己

    ②要认识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最好的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④要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欣赏自己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0. (2024七上·龙马潭月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说:“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为此,我努力奋斗,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

    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对的写“正确”错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判断1分说明理由3分)
三、简答题
  • 22.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12岁时,周恩来在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即立志。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周恩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1) 伟人周恩来少年时的志向具有怎样的特点?
    2. (2) 从周恩来少年时的志向对他的人生道路的影响,说说我们当代青少年应有什么样的梦想。
    3. (3) 为实现梦想,我们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 23. (2021七上·双鸭山月考) 七年级的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1. (1) 你认为小梅有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 (2) 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3. (3) 要让小梅飞得更高,做更好的自己,应该怎么去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