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思想政...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 )

    ①哲学是人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②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曾对他的学生说,学习哲学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水稻研究之中去,是他最大的心得。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提供了解决水稻研究问题的具体答案

    ②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6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他们成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的首批“住客”。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思维和存在相互决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中国古代有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金”是刚强的象征,“木”是活力的象征,“水”是智慧的象征,“火”是热情的象征,“土”是厚重的象征。它们相互作用而产生运动和变化,生成和谐共融、千姿百态的大世界。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④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

    ③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灾情,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湖南等地指导抗洪抢险工作,调度消防救授队伍参加抗洪抢险,督促指导各地落实责任,营救和疏散转移遇险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的举措(    )

    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③体现了意识能够改造世界    

    ④为有效防洪救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表明(    )

    ①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个要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
  • 10.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3月20日,时隔30多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发掘,出土了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已发掘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明跟中原文明存在许多交流,由此有人推测,三星堆文明可能来自夏朝一脉,但这还需要更多证据去证实。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所有的推测需要用真理检验其科学性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性活动

    ③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本质    

    ④人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列对“稳中求进”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

    ①“稳"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进”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稳”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进”

    ③只承认“稳”而否认“进”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④只要尊重经济规律就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中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是由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和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没有好处。其实,真正想脱钩的少而又少,真心要合作的多而又多。这是因为(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不可人为割裂联系

    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④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建立联系或取消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漫画《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他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见阳光》启示我们(    )

    A . 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 B . 矛盾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C .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D .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 15.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多处用典。从这些用典中,我们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用典体现的哲理都相近的是(    )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⑤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⑥ D . ④⑤
  • 16.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 对立统一规律 B . 辩证否定观 C . 联系的观点 D . 发展的观点
  • 17.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五代十国时期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下列对这首小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是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顺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材料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有(    )

    ①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不切实际的陈规成说    

    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③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破旧立新    

    ④真理的获得往往源于合理大胆的猜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一个关键变量。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上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推动科技创新需要(    )

    ①突破与现实不相符的陈规旧说    

    ②对原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全面否定

    ③以制度创新引导社会发展变革    

    ④勇于面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钟南山院士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起到了推动作用,该局的成立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强调了(    )

    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②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③社会基本矛盾总是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的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能够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原因是(    )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②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③坚持理论创新,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不断学习西方的优秀发展经验,并直接运用于本国实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历史唯物主义(   )
    A . 源于马克思深邃的思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C . 其理论内涵和外延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D . 体现了客观实践与科学思维具体历史的统一
  • 23.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5月1日起,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施行。其中第30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按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出户的,应按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届时,遛狗不拴绳或不佩戴犬牌将涉嫌违法。将不规范遛狗行为纳入法律体系是基于( )

    ①价值判断对价值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步

    ③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盛典上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努力。“顽强奋斗、不懈努力”启示中国共产党人(    )
    A . 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精准预见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顺利实现理想 B .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C . 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在尽锐出战、守初心中避免挫折走向胜利 D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前进过程中突破体能局限战胜困难
  • 25.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许多人尊称其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二、简答题(共4道小题,计50分)
  • 26.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2日,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七号改逼二运载火箭是按照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规划,在长七火箭基础上,与长三甲系列火箭组合形成的一款新构型火箭,全面继承长七火箭、长三甲系列火箭技术基础。研制团队突破了大长细比火箭姿态控制技术、适应典型故障模式的制导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少于7吨,有效填补了我国高轨运载能力上的空白。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此前该型号于2020年3月首飞中遭遇失利。随后,研制团队迅速定位故障,认真开展归零工作,高质量完成故障剥离和举一反三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后续,长征七号改遥火箭还将根据任务需求研制更大直径整流罩构型,以长征七号改火箭为基础,通过增加上面级等方案,实现零度轨道倾角卫星发射任务、探月、探火和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的?

  • 27.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闹释应当怎样实现中国梦。

  • 28.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无论是《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在建国70年征程中,“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功”理名三十年,终身报国不言悔;曾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英雄模范以使命和担当,传承和践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彰显崇尚英雄模范的国家态度,矗立家国情怀的灯塔,召唤更多人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 (1)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
    2. (2) 当代中国青年应秉承前人的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请你就此写两条名言名句。
  • 29. (2022高二下·陕西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启动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84年,国家成立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打破了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束缚,发现并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特性,经过6年艰难攻关,成功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6年,国家农业部立项超级稻计划,研究人员根据“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先后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目标,粮食亩产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出生于1930年的他,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深刻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他决意投身杂交水稻的研究,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袁隆平爱下田,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即使在晚年。袁隆平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他的心中始终有两个梦-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他说:“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的过程。
    2. (2) 结合材料二,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回答,袁隆平的事迹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