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①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①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哲学的精华,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经验,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④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
①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中国梦的深厚源泉是持续奋斗的精神
③中国梦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④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
①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②中国式现代化优势显著,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①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②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④发展壮大了农村私营经济,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①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强化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③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④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①消除市场调节弊端,推动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
②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
③扩大政府经济职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①企业碳排放超标→企业限产、减产→企业退出生产市场→实现碳中和
②企业碳排放超标→购买碳排放量→运营成本增加→倒逼企业减排降碳
③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大幅提高碳交易价格→利润增加→扩大生产规模
④企业出售剩余碳排放权→利润增加→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绿色生产
①是具有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②以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满足广大官兵的所有需求
③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可以有效规避军人的健康风险
④能够更好地维护军人健康权益,提升军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①我国通过社会再分配实现了有为政府的作用
②我国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最本质的特征
④作为公共产品的疫苗只能由国家进行配置
①可促进湖南经济发展转型,淘汰传统产业
②有利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③需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主导全球市场
④将成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先后有不同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①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立场
②巩固壮大全党上下团结奋进的群众基础
③增强广大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④指引党员接续奋斗,更好发挥先锋作用
①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获取并保持自身利益和领导地位
②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③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①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具有提案权、监督权和决定权
③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要对选民负责
④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①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②民主党派积极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制定
③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监督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
④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反映社情民意
①能保障人民在权力运行各环节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丰富了民主的形态,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在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有效性
④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全民民主,能凝聚全体人民的共识
①街道有效履行职能,推进居民自治 ②社区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保行有方向 ④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扩大基层民主
①能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②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③是推进行政机构的职能、权限、程序法定化的要求
④需要立法机关将公民的期盼上升为国家的法定意志
①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规则意识,法律观念
②公民依法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决策权
③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执政,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必要惩戒
④学校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
①不断改进执法方式方法
②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
③以提高严格司法为目的
④健全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国家好青年才会好。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中国青年共同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购物消费,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改变。
青年好,国家会更好。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599万多名青年志愿者长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时代成就青年,青年当不负时代”。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此次《规划》主要内容:一是继续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6G、光纤宽带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等;二是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三是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其中,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强调国产替代,要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瞻性领域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四是提升政务领域的数字化(数字政务)和新型数字生活。“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加强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为我国数字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达到6.51张。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10.14亿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失业、工伤保险分别达到2.22亿人、2.7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全国共有4311.1万人享受城乡低保,447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021年8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抚恤补助标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
从播种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书写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将党史教育延伸基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百年党史,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明灯,是我们发展史上的营养剂,感受革命精神,汲集百年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以史鉴人,资政育人。百年历史征程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影响了许多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父母应持证“上岗”的呼声不绝于耳。为此,202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家庭教育立法的规划。此后,全国先后有约1O个省结合当地实际颁布了家庭教育地方条例。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总结各地经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2021年,历经三次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从家庭责任(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家庭教育作出明确规定,将家庭教育由过去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